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
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②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
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材料一: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是同学们制作的关于某一主题的知识卡片内容。
主题: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特点1: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 特点2: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特点3: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
材料二: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现实。
材料三:中国的指南针传入欧洲之后,海船敢于、也有条件驶入大洋深处。此外,地圆学说的日益流行,使许多人坚信从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便能抵达东方。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四:明成祖朱棣支持郑和所率的船队进行远航,船只上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是航海史上伟大的成就。
——摘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希望探索出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找到马可•波罗所描述的黄金、珠宝和香料之国。他曾说过:“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他明白地表露过,在追求黄金和传播宗教之间,更侧重于前者。哥伦布远航横穿大西洋到达美洲,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摘自《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材料五:马引入美洲后,犁耕开始取代过去的锄耕;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的咖啡成为北美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玉米进入到亚洲,推动了对边远地区的拓荒;美洲的作物比较容易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欧、亚、非的农业歉收问题,使很多地区的人口得到快速增长。
——摘编自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材料一 【社会制度和谐】
A :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 分封制:稳定周初政治形式 | B :公平选拔人才制度 | 行省制: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 |
材料二 【君臣关系和谐】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己过。
材料三 【国家交往和谐】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