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能弯曲的屏幕将怎样改变生活

雷册渊

    ①电视变成挂在墙上的一个画轴,电脑能一键自动收卷成钢笔大小随身携带,手环摘下来铺平就成了智能手机……未来生活中,显示将无处不在,而柔性显示或许就能让这些畅想变为现实。那么,备受终端厂商青睐和大众期待的柔性屏是什么?我们的生活又将因此产生怎样的改变?

    ②柔性屏就是柔性显示屏幕的简称。它主要采用OLED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实现创新突破。

    ③众所周知,玻璃是很难弯曲、折叠的,而塑料则可以任意弯曲。传统的显示屏都是以玻璃作为基板材料;而柔性屏则是以塑料作为基板材料,再加上各种功能层和部件构成的显示屏。因此柔性与刚性相对,主要是基板材料不同。

    ④目前,人们常用的电脑、电视、手机显示屏大多采用的是液晶显示技术(LCD)。液晶自身不能发光,因此需要背光源、偏光片、彩色滤光膜等繁复的组件,屏幕的厚度很难降下来。常见的LCD显示屏就像三明治一样,由两片玻璃夹着液晶材料,主要靠后面的发光部件提供光源,从而显示出缤纷的颜色。

    ⑤与液晶显示技术不同,OLED显示技术主要依靠材料自发光。它不再需要背光源、彩色滤光片等部件,只需要一片充当底层的基板材料,通过蒸镀到基板上的显示材料就能使屏幕发光。这些显示材料本身就很轻薄,因此OLED显示屏要比LCD显示屏轻薄不少。

    ⑥进一步说,由于基板材料已经从玻璃换成了塑料薄膜,屏幕变得可弯可折、能屈能伸。因此,柔性屏的概念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⑦可弯曲、可折叠、低耗能的屏幕,给了终端厂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崭新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手机领域,还有家用电视、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等等。

    ⑧未来汽车的中控区域或许会“消失不见”,更大更宽的车内空间不是梦。柔性显示屏幕更适合汽车内部的复杂空间,汽车中控区域将会集显示、按键等交互设计于一体。想象一下,当汽车里厚重的中控台变薄了,甚至可以收卷安置在后视镜上,车内空间必然会增加不少。未来我们的家居生活可能会更智能。柔性屏幕让显示无处不在,当屏幕贴在水杯上,每天喝水时联网的显示屏会报出你当天的健康数据;当屏幕贴在冰箱上,不用打开冰箱门,显示屏就会告诉你今天该做什么饭……

    ⑨目前,相比于大屏的领域,OLED在柔性领域的发展有一些滞后,这是因为柔性显示要求的技术条件更高。

    ⑩首先,柔性显示需要一个柔性的基板,而目前的玻璃基本无法完成这样的设计。很多液晶电视也能做到弯曲的效果,但这是硬性将玻璃基板烤弯达成的,对于显示效果不能做到完全没有影响,并且烤弯也仅仅是达到曲度的要求,远远未达到所谓的“柔性”。此外,柔性屏幕也需要新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与柔性屏幕的生产需求并不契合,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⑪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东亚已经成为全球显示技术的中心,目前中国的显示产业规模扶摇直上,中国成为显示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我国的显示产业不仅市场份额有所上升,技术差距也在逐渐缩小,有些领域甚至实现了赶超,显示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也逐渐建立。或许,未来我们可以成为引领柔性屏幕发展的先锋。

(选自《读者·校园版》2017年10期 有删节)

(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柔性屏的基板材料、显示技术及优点。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并且烤弯也仅仅是达到曲度的要求,远远未达到所谓的“柔性”。(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未来汽车的中控区域或许会“消失不见”,更大更宽的车内空间不是梦。(为什么说“更大更宽的车内空间不是梦”?)

(3)、请指出文章第四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章第一段中说“未来生活中,显示将无处不在,而柔性显示或许就能让这些畅想变为现实。”请联系文章内容,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畅想变为现实”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天使的礼物

                                                                                                                  刘继荣
        ①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②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③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④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 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⑤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⑥回家后,儿于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儆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远不够。窗外传来孩于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⑦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 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⑧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 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⑨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 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⑩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⑪长叹一声。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 流满面。
        ⑫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叠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⑬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⑭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⒂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⒃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 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 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⒄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⒅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 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⒆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⒇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选自 《最感人的情感小小说——穿过风雪的音乐盒》,有删改)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

【甲】渡河(周海亮)

    终于来到河边,河边不见一个人影。

    几天来他一直躺在丛林里。他想他也许撑不住了,夜里,他能够听到皮肤燃烧出“嗞嗞”的声音。他的五脏六腑全都着起火,他冲天空呼一口气,淡蓝色青烟袅袅。

    他病了,越走越慢,越走越慢,终与队伍失去联系。他冲最近的战友喊,等等我!声音被风吹散,瞬间无影无踪。然后他摔倒,失去知觉,待醒来,丛林里只剩自己。他不知道他们是否找过他,找过或者没有找过,都不再重要。他被孤零零地扔进丛林,这才是现实——也许敌人,近在咫尺。

    他们需要马上渡河。半年来他们东躲西藏,疲如奔命,队伍仍然越来越短,就像一条被砍掉大半的蛇。其实他们不配像蛇。他们更像兔子,耗子,像一切死到临头的惊恐万状的动物。他们必须渡河。渡河,还有活着的希望。否则,必将全军覆没。

    河水黄浊,河面浩荡,岸边芦苇句旬,白色的芦花却纷纷扬扬。他沿着河岸走,五脏六腑再一次燃烧起来。终于他走进那个颓败的村落——十几栋泥草房,十几株山碴树,十几只瘦羊,十几个拥挤在一起的坟莹……

    他问老人,是否有部队渡过了河。

    那也算部队?老人说,当兵的面黄肌瘦,军装就像麻袋,步枪就像烧火棍,长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孩子。不足二百人吧!那也算部队?

    他们过河了?

    两天前就过河了。村里只有两条渔船,他们用了最快的速度,还是从黄昏忙到天亮。长官最后上船,护着两挺重机关枪。这样的队伍竟然有两挺重机关枪!长官说,它们是队伍的希望……

    叫我得追上他们。他说,希望您能帮我过河。

    你要自讨没趣?老人说,他们本该等你的,是不是?你只是失踪,不是阵亡。村子里丢只鸡全村人还到处找呢!

    队伍不能冒险。他说,为了我一个人,才甲上二百多人……

    那就留一两个人等你。老人说,家里的狗跑出去,晚上还得给它留着门呢。

    后有追兵……

    追兵在哪里?老人说,这么多天,我连一个兵虱子都没看到。

    无论如何,请您帮我过河。他说,我得追上他们。

    没有船了。老人说,他们渡河以后,将两条船全烧了……然后,他们端着枪,命令我跳下河,游回来……他们根本不在乎我的死活……

    你可以摘下门板。他说,把两扇门板绑到一起,再找一根竹竿。我知道,这办法管用……

    你想掉进河里喂鱼?

    我想渡河。他目光执着,求求你,帮我渡河。

    老人在门板下面捆上两张鼓圆的羊皮,老人的船仿佛被捆绑在一起的飘浮在河面上的两只死去的山羊。门板发出“嘎哎嘎哎”的声音,似乎随时可能断裂。他趴在门板上,听到水底的呼呼风声。

    他们离开时候,说起过我吗?他问老人,比方说,为了大局,我们不得不放弃那个兄弟……

    屁都没有一个。老人说,除了最后上船的长官……长官说,重机关枪不能湿,那是队伍的希望……

    可是他们应该等等我的。他说,我只是失踪,不是阵亡……村子里丢只鸡,全村人都要出去找……

    所以,就算渡过河,你仍然追不上他们。老人的竹竿轻轻一点,羊皮筏打一个趔趄,水面上猛地一蹿。或者,就算你追上他们,又能怎么样呢?就像一条失踪的狗重新回到家里,主人会给他道歉?说不定,会狠狠揍它一顿……

    我们是一个整体……对一支完整的队伍来说,我很重要……

    你可有可无。老人说,一百个你加起来,也不如一挺重机关枪重要。

    他长叹一声,不再说话。回头看一眼岸边,岸边芦苇句旬,芦花苍茫。突然他感觉自己就像倒地的芦苇或者随风而逝的芦花,他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无论是对他的部队,还是对他的世间。老人破败的村庄在这一刻突然变得生动并且亲切,牛,羊,青草,庄稼,沟畔,老人十九岁的脸上长满雀斑的女儿,一扭一扭的随风摇摆的炊烟……

    追上部队,你终究是死。不是死在这一场战斗,就是死在下一场战斗。所以现在,我是在送你去死。老人收了竹竿,说,船到岸了,你愿意走,就走。不过,如果你愿意跟我回去,我会让春玲给你煎两个荷包蛋。

    他抱着枪,久久不语。突然他问老人,他们真的没找过我?

    老人无奈地摇摇头。下船!老人说。

    他们还烧光了你们的船?

    他们还烧光了我们的船……他们手里有枪……你下船吧!

    我手里也有枪。他跳下船,咬咬牙,说。

    什么意思?老人愣住了。

    把船烧掉,然后,你游回去。他拉动枪栓,恶狠狠的语气,却流下眼泪。

【乙】小小说的阅读鉴赏(徐金国)

    ①小小说篇幅短小,却尽显小说艺术的魅力。那么,怎样才能阅读欣赏小小说呢?

    ②解读人物形象要“窥一斑而知全豹”。小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常常是通过截取人物心理、情感、情绪、思想意识和人物命运的某一细微特征或变化,在细节上着力,于细微处见精神,让人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小小说在人物的刻画上,或只写人物性格中的一个小隐秘,或只写人物心理上的一道波痕,或只写人物情绪上的一丝变化,或写人物思想意识上的一点升华,或只写人物命运的一次小小撞击。以澳大利亚小说家泰格特的《窗》为例,作者寥寥几笔写了不靠窗病人心理上发生的细微的变化,却揭示了善良的人性是如何一步步被邪恶所吞噬。小说结尾通过不靠窗病人“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与此前靠窗病人描述的公园美景形成强烈对比,两个人物的善良与丑恶灵魂跃然纸上,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③解读主题思想要多元深刻。小说虽然篇幅短小,却意蕴丰厚。虽然写的都是小题材、小细节,撷取的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但却是对生活的高度浓缩与升华。故事背后往往是集中反映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直抵生活的本质。小小说的主题常常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能够引发读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如米兰昆德拉所说,小说的内容永远是生活,但小说家的使命却不只需要对生活进行描绘、再现、加工和解释,而且还要担当起认识生活真相的艰难使命。小小说也同样承担了这样的重要使命。以周海亮系列的战争小小说为例,他的笔端顾及到了战争的一切人物。譬如《芒种》里的伤兵山子,《空袭》里的母亲,《俘虏》里的几个俘虏等。在战争的漩涡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上演着各自的人生悲喜剧。他更多地将笔墨挥洒在战争中的人性内容上,以充满悲悯、善良的人文情怀,关注战争环境里人性的坚守、升华或扭曲、异变,使作品的立意更为深远、厚实。所以阅读小小说时,我们必须透过情节、人物和事件,读出小说深处的思想意蕴。

④解读故事情节要细致续密。有人说小小说是“在方寸炙间舞蹈”。小小说要在尺幅之间跌宕起伏,尽显波澜,关健在于构思的精巧别致。首先是构思要新颖独特,悬念迭起。比如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小说开篇,患肺炎的琼珊把生命与窗外的常春藤叶紧紧联系到了一起,如果最后一片叶子落去,琼珊的生命也将凋谢,眼看藤上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但最后的一片终于没有落去,琼珊也因这片不落的常春藤叶而获得新生。而一生潦倒的老画家贝尔曼一直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画出不朽的杰作,最终老贝尔曼以一片常春藤叶完成了他一生的杰作。在小说的情节设置上,作者不断将一个又一个悬念抛给读者,使读者欲罢不能。其次是小说的结局处理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比如《窗》的结局:当不靠窗的病人终于移到靠窗的那张病床上,他见到的却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样的结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又完全在情理之中。只有一个心中充满美好的人,世界才会变得无比美好,反之亦然。如此的结尾,不能不让人惊异于小说家精妙的构思。再次是含蓄曲折,让人回味无穷。小说《窗》以“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结束,戛然而止,让读者产生无尽的遐想,真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⑤王蒙说:小小说是一种智慧,一种敏感,一种眼光,一种对生活理解。所以,我们阅读欣赏小小说也需要用一种智慧敏感的眼光去理解、去感悟、去思考。只有这样方能抓住关健,充分领略小小说的艺术魅力。(有删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喊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话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蓬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农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

    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逡巡,看他走在占地一甲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都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

    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皇帝的新装(节选)

    ①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②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那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③“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⑤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