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五四制)下学期历史3月双周检测试卷

如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箱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工业项目发展均衡 B、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举一反三

综合探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系列研究,请你参与。

【世界篇】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世界近代史》

【中国篇】

材料四:(见图)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绕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奕訢、曾、左、李,还有众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忧国之士都借它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材料二: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材料四: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