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自测卷

课外阅读拓展

    富尔顿(dùn)是美国的工程(chéng)师、发明家。

    富尔顿小时候只爱画画,不爱读书。一天,老师对他说:“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  攻)课都不行,会(流  留)级的。要重视(shì)科(kē)学知识的学习呀!”可是,他把老师的话当做耳边风。

    有一次,富尔顿去(钓  钩)鱼。他坐的小船遇(yù)上了大风,划起来费(fèi)劲极了。他想:“装上风帆(fān)只能随风飘(piāo)游,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改变这种(壮  状)况呢?”

    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顿坐在空船里,把脚浸(jìn)在河水中,心里还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他惊喜地发现,原来是两只脚不断(duàn)摆动划水的结果。

他又想:能不能用十字叉的轮子来代替划船的桨?轮子该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最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呢……这些问题靠画画不能解(jiě)决,怎么办呢?这时候,富尔顿才领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决心重视学习科学知识。,从此,富尔顿发奋(fèn)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为第一艘蒸(zhēng)汽轮船的发明者。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把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用“\”画掉。
(3)、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轻视—— 省力——

(4)、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句子(    )。
A、富尔顿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错就改。 B、要想有所作为,就要重视学习科学知识。 C、富尔顿是第一艘轮船的发明者。 D、只要多参加活动,就能增长见识。
举一反三
课内阅读

一棵树上的两种收获

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向外生长,逐渐漫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也悄无声息地伸进了东邻。

又到了开花时节,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他给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樱桃蔓过来的枝条上也有害虫。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家的石榴引起的。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蔓过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过了几天,他竟然发现所有的害虫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感到很快乐。

一场大风雨后,残花遍地,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部分进行了捆绑。捆完时,他忽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忽地想起,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后才回来,石榴也许就会错过花期。他没多想,也将那石榴残枝进行了修理。几天之后,两棵树又是一片生机盎然。

果实成熟的季节到了,东家的孩子吃了自己家的石榴后,看见了蔓过来的樱桃,他哭着要吃。西家的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没关系的,你拣大的给孩子摘些吧!”东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这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因此特别高兴。

几个月后,换了新邻居。起先是东家觉得西家的树枝碍事,便拿起剪刀剪了个精光,而西家觉得东家在找自己的事儿,索性趁他家没人时,打落了正在绽放的花。

秋天,该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了,两家的树枝上光秃秃的,只有几片残叶在秋风中诉说着凄凉。

生命本是一棵华美的树。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该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奉送到别人的面前。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秋赏月

    今天是中秋节,月亮一定比平时更加美丽迷人,于是老师和我们同学约好一起到景山公园去赏月。

    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向万寿亭进发了。道路两边绿树浓密,小草丛生,不知不觉天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我们登上亭顶极目远眺,啊!北京城的夜景真迷人啊!

    远处高大雄伟的建筑物密密层层地排列着,在夜景的笼罩下,仿佛蒙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影影绰绰,迷迷茫茫。近处,无数条大街小巷交错穿插着,好像是一支精心织成的大网。夜的降临也给花草树木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无数盏电灯闪耀着,远远望去仿佛是嵌在建筑上的金星,又像是光亮的珍珠撒遍全城。

    正在这个时候,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看,月亮出来了!”立刻,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东方。果然空中浮云飘舞,天边隐隐出现了一道金色的光。这淡淡的光越来越亮,越升越高。我睁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里。只见东方天际出现了一道娇媚般的月牙,正一纵一纵地向上升。随着月亮缓慢地升高,它周围的云也由暗蓝色渐渐地变成紫微微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最后,月亮奋力一跃,终于冲破了云层地阻挡出现在天空。瞧,多像一个圆圆的大金盘呀!刹那间,同学们欢笑起来:“月亮升起来了!月亮升起来了!”万春亭上欢呼声此起彼伏。此刻,我的心完全被月亮夺去了,似乎那美丽的灯海,宏伟的建筑,平静的湖水,浓密的树木顿时都显得默然无光了,就连那满天的星斗,也好像刹那间消失了。

    皓月当空,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暗蓝色的天幕上,那颜色美得可爱。在老师的提议下,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月饼,一边听着关于月亮的故事。听着听着我不禁抬头向空中望去,只见一片红云飞来,挡住了月亮的小半边脸,好像给它蒙上了美丽的面纱,红云在飘动,月亮在上升,啊!这是一幅多么绝妙的画卷啊!

月光皎洁而又明亮,它照亮了大地,沟通了人们的心。我们说呀,笑呀,跳呀,唱呀,万春亭上一片欢腾。难忘的赏月情景,将永远印在我们的心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门牙

    这是下班前的最后一个病人了。

    经过检查,我对这位白发老人说:“你这颗门牙蛀了,得拔掉。”

    “过……过几天吧。”他犹豫着说。

    想拔牙和不想拔的都有,可想拖些时间再拔的倒不多见。我看了看病历卡,这是一位退休人员。他的坏牙齿已蛀到牙根,还拖什么呢?

    怕疼么?过几天拔就不疼了么?也许那时更疼哩。再说病牙会不断地刺激神经,而且殃及“左邻右舍”。

    怕缺了门牙不美观?这么大年纪了,还讲究个啥呀!况且,拔了它,不久还可以再镶上的。

    “拔吧,拔了好。”我劝老人。

    “再过几天吧,几天,好吗?”老人恳求道。

    既然这样,我省点事有啥不好。今晚又逢职称英语考试培训上课,这挠头的英语我还真得预先温习一下,那个女教师可厉害了,经常猝不及防地把学生叫起来提问。

    ……病历卡变成了课本,诊所换成了课堂。当老师迈进教室的时候,我立时傻眼了:挺立在黑板前的,竟是那位患牙病的老人。他把讲义放到讲台上,随即操起一口流利的英语,作为开场白。

    他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那意思我们都听懂了:女教师病了,由他代课。

    尽管坐在末排,我还是能望见:那颗摇摇欲坠的门牙,正顽强地屹立在牙床的前沿阵地,站它的最后一班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亲情是一碗浓香的粥

    有人说亲情是一首温婉的老歌,是一副精美的名画,是一块浓甜的巧克力。

    我要说,亲情是一碗浓香的粥。

    今年终于可以抽空回乡下看望父母。父母的年纪大了,奔出门来迎我时,步履竟然有些蹒跚。母亲扎上围裙一个劲儿地对我说:“给你熬粥吃,熬粥吃!”母亲眼中,一碗粥,就是人间至美的佳肴,一定要亲手为儿女们慢火熬上。打小我就爱喝妈妈熬的粥,她会把身边所有能放进去的杂粮都放进去。金黄的小米,裂绿的绿豆,洁白的糯米,圆润的莲子,结实的栗子,滋补的红枣。黑米粥带着独持的药香,皮蛋瘦肉粥编香好味,南瓜粥有细腻香甜的余韵,花粥美容养颤,当然还有腊八粥的醇厚香味。

    母亲在厨房忙碌了好一阵子,厨房里渐渐飘出粳米的特有香气。香气一点点浓郁起来粥香如蝶,满室翩跹,锅内深红浅绿,脂稠玉浓,伴着气泡上下翻飞,飞珠溅玉,美如流花。我的眼睛竟然随着那馥郁的香气而慢慢湿润了。这哪里是一碗粥啊,这分明是母亲心底对我那份至浓至醇的爱啊!

    母亲端来一碗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粥,我先用嘴唇轻轻碰触,感知它的温度,再用牙齿撞进它绵香软糯的怀内,用舌输送着它的清爽嫩滑躯体,然后我的味蕾一点点地通泰舒展,我的身体一段段地褪尽疲意,我的心灵一寸寸地扫去凡尘喧嚣。

    伴着袅袅的粥香,我与父母亲人闲话家常,碗边的话,像是投进岁月长河的石子,淡淡然了无回声,清朗得如同天上人间。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自拟了煮粥的标准:“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调之粥。”急躁之人理解不了粥的妙处,父母亲的一切平凡而琐碎的爱,就如同不疾不徐的火,持久平和,才能熬出这一锅好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