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治世篇】
材料一: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交往篇】
时间 |
史 实 |
640年 |
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五千两,珍玩敏百,向唐朝请婚 |
641年 |
他在柏海(今青海玛多)亲自迎接,谒见李道宗,行予婿之礼 |
644年 |
他派禄东赞入长安上奉表文,中言自己是唐太宗的子婿,并献用黄金铸成的“企鹅”一只,作为吐蕃对唐友好的表示 |
650年 |
他去世后,……,在他的汉族妻子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 |
材料三:,
【文化篇】
材料四:贞现、开元之治,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这使得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达到空前高度,唐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许多诗人开始了漫游生活,眼界大开,为诗歌提供了新的素材。
第一步:了解唐朝对外交往的现象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
第二步:搜集唐朝对外交往的史料
材料二:
图1 | 图2 | 图3 |
陶黄釉大食(古代阿拉伯)人俑,出土于唐朝墓葬,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 《桂苑笔耕集》,新罗人崔致远来唐写的个人诗集,深受唐文化影响,对新罗文学界影响深远。 | 东罗马金币,其上刻有东罗马国王像和女神像,出土于陕西咸阳一处唐朝墓葬。 |
第三步:探究唐朝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
材料三:唐代中国是亚洲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当时的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那时和唐朝通使交好的国家,主要的有70多个。唐政府机构中有鸿胪寺,专门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设立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再加上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汇集了众多的外国宾客,是世界闻名的国际性大都市,长安的太学里有外国留学生。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第四步:交流共享,谈唐朝对外交往的启示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