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答案】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答案】
    (4)图中所反映的这条交通道路又被称为?请写出其主要路线。沿着这条路,中国的哪些技术西传,西方的哪些“宝贝”东来?这条路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4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总览全国一切军争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各级官员都由朝廷直接程任免。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三省六部间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牵制。

    ——选自《历史七年级》

    材料二: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家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黄河、汴河分治而叉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具体方针是“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这次治河使黄河安流将近800年。汉武帝时开凿了漕渠和白渠。漕渠自长安至黄河,长约三百里,既可灌溉田亩,又可通漕运。白渠引泾水入渭水中,可灌溉良田万余顷。

    ——选自《文物秦汉史》

    材料三:从西汉开始,中国的丝绸沿着丝绸古道,运到地中海地区,很快成为那里各个民族、各个社会的普遍追求,丝绸贸易成为古代世界最大宗的贸易。13世纪末以后,中国的丝绸锦缎又成为意大利各地显贵及罗马教廷的时兴服饰。从唐代开始,瓷器在中国对外输出品中逐渐成为大宗货物。在17世纪以前,瓷器在欧洲只是一种新奇的珍玩,到了18世纪初,瓷器开始走入千家万户并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的收藏品及装饰品。

    ——选自《中国历史文化》

    材料四:在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很多,其中有南方的南诏。南诏的生金、丹砂、浪人剑、棉布等土特产传入唐朝,南诏乐也传入唐朝。南诏从汉地吸收不少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成都工匠在南诏传授纺织技艺,南诏手工业发达起来,与蜀地不相上下。唐文化也大量传入南诏。

    南诏遗址出土的有字瓦                   南诏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方形花砖(左)

                                                          莲花纹瓦当(右)滴水瓦(下)

    遗址内这些有字的瓦和陶片,质地青灰色,相当坚硬,瓦上印有文字,这些文字类似汉字。方形花砖和莲花纹瓦当,其形制和纹样都与唐长安城大明宫和兴庆坊出土的砖瓦几无二致。

    ——选自《文物隋唐史》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