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们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娱乐社交等物质生活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人们用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盛占城稻大米饭吃,用景德镇生产的瓷杯喝茶;穿着蜀地产的丝绸衣服在夜市中用交子购物,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至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商人驾着泉州产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15-16世纪以后,原产美洲的作物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开始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中进口量骤增30倍。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的海外市场也在为扩展

——《探索史》

材料三:下图是19世纪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斯蒂芬森制造的火车机车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追求的一种时尚。当今,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1)、材料一反映了南宋经济的什么现象?说出南宋时期的经济发展使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后完成的证据?
(2)、说出出现材料二现象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斯蒂芬森制造的火车机车”的动力?火车的发明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4)、依据材料四,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5)、结合上述材料,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
举一反三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发出外交邀请信函,有10个国家应邀参加伦敦博览会,这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直到今天,世博会已经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 
                                                                                                                                   ——引自中广网《回顾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
材料三 工业革命以来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近乎残酷的空气治理法案随之而来,让伦敦走上了铁腕治污的救赎之路。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英国为何能首先举办世博会?
(2)根据材料二,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