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着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B、其一犬坐于前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温故而知新(《论语》) D、恐前后受其敌              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行甚远

②顾野有麦场

暇甚

④屠自后断其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②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文中屠户最终战胜狼的原因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 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主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阅读下面甲乙文言选段,完成后边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蕖:荷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