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要求:大前提必须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
示例:“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是勇者,所以最终取得了胜利。
①。
②。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他觉得不够味,一位演员提醒他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你这”式语法在任何情况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只要把“你是”改成“你这”,便是从单纯的没有更多含义的叙述语,变成了坚决的判晰,而且把必须有的附带语去掉了。
①“你这”不一定在任何情形下都比“你是”更有力。
②{#blank#}1{#/blank#}
③{#blank#}2{#/blank#}
小王、小张、小赵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中间一个人下海经商,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学,一个人参军了。此外,关于他们,还知道以下条件:
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
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
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
1947年,福克纳被要求评价美国最重要的作家,提到海明威时,他说:“海明威没勇气,从没用一条腿爬出来过,从没使用过一个得逼着读者查字典看用法对不对的词。”海明威知道后大发雷霆,因为他一向是以硬汉形象立于文坛,而且以此为豪的,“没勇气”可能是他最不能接受的评价。海明威让他的一位将军朋友出面为他的勇气作证,这位将军写了三页纸的长信,来证明海明威当战地记者时是多么英勇无畏。
海明威和福克纳原本是朋友,但从此之后成了敌人。海明威也针锋相对地攻击福克纳,甚至说:“只要我活着一天,福克纳就别想因为得到诺贝尔奖而高兴。”
福克纳与海明威的矛盾源于一种逻辑误解。请具体说明。
著名作家冯骥才出访法国的一次宴会上,一个西方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
如果你是冯骥才,该怎样回答呢?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