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调研考试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他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私人刻书以文集最多,坊间刻书则以售卖营利为主,除了刻印经文以外,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品类丰富繁多。

——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谷登堡的印刷术一经发明,立即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开来,20年间就传遍了欧洲。15世纪末,欧洲大约有3万种,2 000多万册书籍被印刷发行,印刷种类也从宗教文件扩大到自然科学、哲学、文学和教科书,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垄断的知识……1474年,距(欧洲)活字印刷术发明仅30年,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活字印刷版就发行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在他生前就有了活字印刷版,他是抚摸着他的著作的印刷本去世的……印刷机的出现,使“危险思想”的传播变得对统治阶级更加危险了。在欧洲的封建统治者看来,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思想是异端邪说,必须禁止其发表。

——饶立华《谷登堡的印刷术与大众传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宋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
(2)、与材料一相比,欧洲印刷业的发展有何特点?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代 戏曲之代表 表演区 观众区 说明
春秋战国时期 优伶 贵族厅堂、殿庭、
院落
殿庭、坐席、
帐篷
优伶大都为奴隶
汉魏时期 百戏 百戏是歌舞杂技的融合;
观众区的抬起
隋唐时期 歌舞 歌台、舞台、乐棚 神庙广场 表演区的抬起
宋元时期 杂剧 舞亭、乐亭、后台
(准备区)
神庙广场、瓦舍勾栏 表演台加上屋顶;
出现了固定的演出场所
明清时期 南戏、京剧、
其他地方戏
增加伴奏区 神庙广场、街巷、会馆、
城乡宗祠、酒楼、茶园
前台加宽,后台加大

——摘编自罗德胤、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

材料二

19世纪末,教会学校组织学生演剧,让中国学生堂而皇之地登上舞台,不仅有助于扭转、打破国人的传统偏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所演之剧,不再是中国旧式的戏本,演剧的方式,也完全不是中国传统旧戏唱念做打的做派,而是直接用外语原文演出外国经典戏剧作品,演剧方式也是严格依照西洋戏剧的样式和要求进行,使其成为当时国人眼中的新潮、时髦之举。进入20世纪之后,伴随着清末“戏曲改良”运动,学生演剧逐渐跃出校园走向社会。受该运动的影响,学生所演的自创剧目的题材也基本上取材于社会时事,主题则和“时装新戏”一样主要来自维新派的社会、政治改良思想。

——摘编自范方俊《清末学生新潮演剧与中国现代戏剧的发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