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绣眼与芙蓉》,完成下列小题。

绣眼与芙蓉

赵丽宏

    ①曾经养过两只鸟,一只绣眼,一只芙蓉。

    ②绣眼体型很小,通体翠绿的羽毛,嫩黄的胸脯,红色的小嘴,它黑色的眼睛被一圈白色包围着,像戴着一副秀气的眼镜,绣眼之名便由此而得。绣眼是江南的名鸟,据说无法人工哺育。一般都是从野地捕来笼养。它的动作极其灵敏,虽在小小的笼子里,上下飞跃时却快如闪电。它的叫声并不大,但却奇特,就像从树林中远远传来群鸟的齐鸣,回旋起伏,变化万端,妙不可言。

    ③那只芙蓉是桔黄色的,毛色很鲜艳,头顶隆起一簇红色的绒毛,黑眼睛,黄嘴,黄爪,模样很清秀。它的鸣叫婉转多变,如银铃在风中颤动,也如美声女高音,清泠百啭。晴朗的早晨,它的鸣唱就像一丝丝一缕缕阳光在空气中飘动。

    ④两只鸟笼,并排挂在阳台上。绣眼和芙蓉能相互看见,却无法站在一起。它们用不同的鸣叫打着招呼,两种声音,韵律不同,调门也不一样,很难融合成一体,只能各唱各的曲调。它们似乎达成了默契,一只鸣唱时,另一只便静静地站在那里倾听。

    ⑤在鸟儿的欢唱中,日子不觉得也欢快起来。

    ⑥一次在为芙蓉加食后我忘记了关笼门,发现时已是一个多小时以后,想那笼子可能已经空了。却没想到,芙蓉依然在笼中欢快地高歌,全然无视洞开的笼门。更没想到的是,从此以后,绣眼的鸣唱声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阳台上只剩下芙蓉的独唱,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⑦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芙蓉的叫声似乎有了变化,它一改从前那种清亮高亢的音调,声音变得轻幽飘忽起来。那旋律,分明有点像绣眼的鸣啼。莫非是芙蓉在模仿绣眼的歌声来引导它重新开口?然而绣眼不为所动,依然保持着沉默。芙蓉执着地独自鸣唱着,而且唱得越来越像绣眼的声音。而绣眼不仅停止了鸣叫,也停止了那闪电般的上下飞跃。它只是瞪大了眼睛默默地立在那里,仿佛在回忆,在思考。它是在回想自己昔日的歌声,还是在回忆那遥远的自由时光?我感到困惑。

    ⑧日子一天天过去,芙蓉照旧每天欢歌,已多日无语的绣眼显得更落寞了,它整日在笼中一声不吭,常常一动不动地呆立在横杆上。一天下午,我从外面回来,刚进门,就听见阳台上传来很热闹的鸟叫声,那是绣眼的鸣唱,但比它原先的叫声要响亮得多,也丰富得多。我感到惊奇,绣眼重新开口,竟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走近阳台一看,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鸟笼外,来了另一只绣眼。笼中的绣眼在飞舞鸣叫,笼外的绣眼围着笼子飞舞,不时停落在鸟笼上。那只自由的野绣眼,翠绿色的羽毛要鲜亮得多,相比之下,在笼里的绣眼毛色显得黯淡无光。不过此刻它一改前些日子的颓丧,变得异常活泼。两只绣眼,面对面上下飞窜,鸣叫声激动而急切,仿佛在哀哀地互相倾诉,在快乐地互相询问。

    ⑨那两只绣眼此刻的情状,让我看到了“欢呼雀跃”是怎样一种生动的景象。这情景深深震撼了我:从野地捕来笼养的小鸟,它们无奈地进入人类的鸟笼,痛苦地做了人类的囚徒。绣眼的重新开口,应该是对自由的呼唤吧。想到这里,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还没碰到鸟笼,就惊飞了笼外那只野绣眼。我打开笼门,再退回到屋里。笼里那只绣眼对着打开的笼门迟疑了片刻,便一蹦两跳,飞出了鸟笼,它拍拍翅膀,飞过楼下的花坛,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⑩它一定是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这样想着,内心不觉得欣慰起来。

(1)、请用文中词语,将“我”的情感变化补充完整。

欢快→→惊奇→震撼→

(2)、文章着重写了“绣眼”情绪变化的三个阶段,请分别加以概括。
(3)、根据要求,品析下面语句。

①它整日在笼中一声不吭,常常一动不动地呆立在横杆上。(从描写角度)

②不过此刻它一改前些日子的颓丧,变得异常活泼。(从修辞角度)

(4)、第⑧段中“这情景深深震撼了我:从野地捕来笼养的小鸟,它们无奈地进入人类的鸟笼,痛苦地做了人类的囚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写出了芙蓉毛色鲜艳、模样清秀、鸣叫婉转多变的特点。 B、文章中芙蓉安于现状,已失去了对自由的追求,所以绣眼不把它视为知己。 C、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写作者对绣眼的喜爱,对芙蓉的谴责。 D、第⑩段中“它一定是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绣眼能够重返大自然,重新回到自由天地的祝愿。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一日的春光

冰心

       ①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②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③天下事都是如此——

       ④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⑤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⑥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⑦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⑧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⑨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⑩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⑾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⑿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⒀春在眼前了!

       ⒁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⒂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⒃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⒄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⒅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⒆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老井有多老?村里没人知道,就连最年长的奎三爷也摇头,捋着他雪白的长胡子说,从他记事的时候,老井就这样老了。井口的青石,已经沧桑得看不出它的年纪,猜不出它的年龄。

       ②是谁挖掘了这个井,又用青石垒砌起来?这是个无解的谜。可以想象的是,这个井一定与最初建立这个村庄的人有关。一个或几个人,跋山涉水,步履蹒跚,从远方流浪到了这里,发现这地方有泉眼,便落下脚来,挖掘并垒砌了这口井。

       ③井边建起了房子,人们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村子便形成了。这口井是村庄所有人的乳母,有谁不是喝着它的奶水长大的呢?谁的日子,又能离得开这口井呢?

       ④井口的青石板上,印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脚印,大的,小的,宽的,窄的,深的,浅的,无数个脚印堆积在井台上,写出了村庄无形的编年史。谁能解读这部编年史?唯有老井,但它永远都沉默不语,将一切的秘密都藏在了心里。

       ⑤村庄人的一天,是从井口开始的。每天天还朦胧着,便陆续有扁担挑着水桶“吱吱扭扭”,一路往老井而去。然后,这声音从老井返回一户一户的家里,那清亮亮的井水流进灶台上的铁壶里,流进鹅鸭鸡猪羊共用的石槽里。

       ⑥新娶进门的媳妇,第一天清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老井打水。是让老井认识,也是让全村人认识。新媳妇挑着扁担,风摆杨柳,袅袅娜娜,低着头,红着脸,小步走在大街上。路边的妇人便指指点点:那是某某家新娶的媳妇,看,长得多俊哪。

       ⑦老井附近有个古槐,两个人手拉手才刚刚抱得过来。树下有个小广场,村里人没事就聚在这里。夏天在树下摇着蒲扇乘凉,卖西瓜的经过,有人就买个西瓜,用绳子吊着,放在井里,呆上一会儿再捞出来,吃一口,甜在舌尖,爽在心里。

       ⑧老井知道谁家的婆婆和媳妇处得好,婆婆媳妇一起说着笑着来挑水,灌满了水,媳妇抢着挑,婆婆争不过去。它知道谁家的儿媳懒惰,很少踏足井台,来挑水的,总是年迈的婆婆。儿媳偶尔来,也是满腹怨气,絮絮叨叨地说给老井听。

       ⑨老井知道谁家的日子过得如意,谁家的日子过得不顺心。过得如意的人来,留给它一脸的笑颜。过得不顺心的,留给它一地叹息。

       ⑩老井是村庄的眼睛,日日夜夜睁着。即使是在深夜,人睡了,鸡鸭鹅羊们睡了,就连看家护院的狗也打了瞌睡,只有它,一刻也未曾合过眼。它看着村里的炊烟一柱一柱升起来,飘散去。看着头顶的月亮阴晴圆缺,看着发生在月下这片土地上的悲欢离合。看着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走出村庄,然后再回来时,成为村庄的客人。

       ⑪岁月的风尘总是能模糊一个人的眼睛,也模糊了这口老井。渐渐地,它看不清这世道了。村里的小楼越来越多,垃圾也越来越多。农田里化肥、农药用得越来越多,野地里萤火虫、蚂蚱却越来越少。

       ⑫村里人渐渐冷落了这口老井。因为井水又苦又涩。这不再是老井分泌的乳汁,而是老井的泪水。每次回乡,我都去看望老井。从它眼睛里,我分明看到了忧伤。

       ⑬“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老井安安静静地守在那里,用含着泪的眼睛,回望着村庄的过去,也在眺望村庄的未来。

阅读散文,完成小题。

五台山的白杨

陈奕纯

    人世间最美丽的是什么?

    一眼之间的美容易发现,然而凡是大美,总是无形地隐藏在事物的深处,必须用心深谙其神韵。

    在豫中平原,在黄河古道,你常会一眼看到广袤的成片成林的白杨树,旗帜一样飘扬在大地上,尽情地展示生命的蓬勃与妖娆,成为一道道景观。

    但是,最美的白杨树,在五台山上。

    五台山的殊像寺山门外的一大片开阔地上,便长着一簇高高的白杨。这十六棵白杨树的根部紧紧地长在一起,到半空后逐渐散开,越向上越疏放。远远望去,就像盛开的莲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显得格外圣洁美丽。

    春天或夏天到五台山,你看到白杨树的每一根枝杈都沐浴着阳光,每一片叶子都碧翠油润,每一棵树都毫不懈怠地送给人们清荫。深秋,白杨树经历秋风的萧瑟,汽车从白杨林里穿过,那纯净的金色紧紧地吸引着你。山道弯弯,十米一景,一弯一色,道道山谷,白杨树像列队的士兵,在你的眼前昂首相送。脚下的金子哗哗地随风飘舞,或者厚厚地铺在地上。空中飞舞如蝴蝶般的叶子,像一路歌声护着你的车送你下山。

    我把发现美的眼仰视晴空,心中万里无云。我把美的视角投向深层,打捞起自身的灵性,我有新的发现。人类的铺张,是放纵欲望;大自然的铺张却是施与众生。如果我的眼睛承接了大自然的铺张,心中的欲望就会淡化、消融,看世界的眼光视角就会不一样。

    我仰望着白杨树,看它铺展在空中的华美,我的心如清风中的睡莲,一瓣一瓣绽放,芬芳的心香在弥漫,随之一股豪迈的气息,在胸间激荡升腾!忽然之间,我心生一种激情,我多么想铺展开一块硕大的画布,把五台山这样的高天静地淋漓地挥洒出来!

    我走出了草木葱茏、河水轻盈的山谷,奔向高高的大台。山巅之上,草木稀疏,这里全然没有了山下游人如织的景象,这里是清冷的。一条白亮的路,如手势,如隐语,如画,如诗,指向山巅之上的大台。一个人,两个人,或三四个人,走在路上,这里没有喧哗,没有言语,人们都在默默地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人在无声的时候,是在走向回归,是从喧嚣的热闹中,反观自身。

    一个人,一袭明黄的长袍。他三步一卧,犹如婴孩扑向母亲的胸膛,肢体匍匐在大地,目无外物,那肃穆,那谦卑,只向天地。行走的人,被他慑住,痴痴地望着,似乎他的身上有一股威严,有一股不可窥测的神圣。人们只是静默地看他,大声喘息似乎都怕惊扰了什么,举手投足都怕亵渎了什么。

    这行走在路上的人,摒却尘嚣,让自己的心沉淀,寻找到自己。这样的时刻,身外的事物是美的,自身是美的。这个时候,你才更清楚:看到了自己,才能够看到一切的美。

    五台山,这里的宁静,这里的氛围,让人慢下来,静下来。让人的心打开,打开才能够让人张眼看天地大美,才能够看透世道人心的良善。

    因而,我才重新看到那十六棵白杨,我才能够看到一坡一弯的白杨。白杨,它的根脉深深地抓向大地,它才有飞扬于云霄间磅礴的大美。

    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尼采说:“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是啊,人,有那匍匐大地的谦卑,才能够倾听天地人心的丰厚与沧桑。

    我每来一回五台山,心就有一次醒悟和提升。

    所以,我一次次地登临五台山,一次次地仰望这里的白杨。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7年6月,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小文为了撰写关于“一带一路”演讲比赛稿而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整理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白皮书)

材料二:

得益于对外开放的制度,贸易投资壁垒的消除,相互投资和产业合作领域的拓展,“一带一路”的贸易投资合作方面硕果喜人。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近2.9万亿美元,较2013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此外,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中国一亚欧博览会等众多贸易投资平台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在加强设施联通方面,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让中国与共建国家合作交流更畅通。2021年12月,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让老挝突破重山封锁,变“陆锁国”为“陆联国”;十年来,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下表是2011-2022年中欧班列开行量及货运量:

(整理自《人民日报》《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等)

材料三:

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共建国家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丰富投融资主体,使得共建国家之间资金融通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22年底,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已直接为1300多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此外,中国借鉴国际权威机构做法,结合共建国实际情况制定债务可持续性分析工具,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避免给共建国家造成债务风险。

合作共赢,离不开民心相通。共建国家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教育交流、民间交往等,使“一带一路”在民心相通上取得显著成效。如在教育交流方面,中国院校在132个共建国家办有313所孔子学院、315所孔子课堂,以传文化来达民意。

同时,中国打造了一批“小而美”项目,铺就了通民心的发展大道。这些项目聚焦农业、绿色能源、卫生、教育等领域,发挥援外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投资少、见效快、惠民生。如中企在非洲援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改善当地医疗条件;中企在南美洲的圭亚那安装太阳能路灯,让当地村民出行更安全;中企在非洲雇员本地化率达89%,有效带动当地人口就业,实现脱贫致富……可见共建“一带一路”不是空谈,而是民众生活中的水和电,是学校和医院,是值得期待的明天。

(整理自《红旗文稿》《光明日报》等报刊)

材料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与此同时,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完备的产业体系也为共建国家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经贸合作空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中国债务陷阱”的说法站不住脚,中国不仅不是“债务陷阱”的源头,还是帮助共建国家摆脱贫困的重要合作伙伴。此外,在面对一些共建国家债务问题时,中国提出了更加包容、更加灵活、更加创新的债务可持续分析框架,这有别于一些西方发达经济体过多追求财务回报的债务框架。

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共建“一带一路”弘扬丝路精神,增进各国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等多领域人文交往,让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整理自《人民日报》《求是》等报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