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徐州市区联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阅读《回忆我的母亲》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1)、根据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②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2)、结合文段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人生是立体的
        ①人不仅能创造工具,而且能创造自己。比如:人生之长、宽、高这三个尺寸,便是我们自己建造起来的。
        ②人生的长度或曰寿命,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人生在祈祷中恳求神赐给他们健康,而不知道他们自己是健康的主人。他们是以无节制的行为违反健康的行事,这就是以自己的情欲背叛了健康。”真不愧为古希腊首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话与现代健康观何其相似!他的话令人想起当今世界卫生组织的警告:疾病,60%是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即来自不良的生活方式。你欲得到健康、享有长寿吗?请按巴尔扎克的“秘诀”:“有规律地生活”,自己去创造它们吧。
        ③人生的宽度或曰视野,是自己创造的。建国时光能够以往知来,以古知今,以见知隐,以微知著,以近知远,以一知万。博学广涉之士翱翔于何其广阔的时空!人生宽度太窄,就成了狭缝—烦恼,也是人自己制造的。心理学家指出,烦恼有60%是因为无知(或无才、无识)引起的.
人生的深度或曰成就,是自己创造的。拿破仑一世说:“不热烈勇敢地追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世上绝无这样的人”。教育家、心理学家大体上认同:对于一个人的成就智力因素的贡献只有20%,而非智力因素的比重即占80%。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代又一代伟大科学家,集人类优秀综合素质于一身,生发令人惊异的想象力,推动科学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④成功与幸福人生的极致,具有令人向往的长度、叹为观止的宽度,以及惊世骇俗的深度,意大利有句谚语:“应当以事业而不应当以寿命来衡量人的一生。”人生之成功与幸福是可以度量的,它等于人生长度、宽度与深度三者的乘积,或可将它称为“人生容积”。人生容积越大,里面盛装的成功与幸福就越丰富,越醇厚、越甜蜜。
        ⑤伽利略的人生宽度让人惊讶。他不仅在天文学、哲学、数学。物理学诸领域均有建树,而且深爱音乐,还曾创作滑稽戏,并在剧中扮演角色。伽利略于1642年离开人世,但他的人生长度仍在延续:即使当年将他判为罪人的教会,也不得不于1979、1980年两次认错,纠正那个不公正的审判。这是一个拥有巨大容量的人生,容纳着银河与太阳,容纳着木星和月亮,容纳着许多运动学定律,容纳着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⑥在谈论人生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将目光聚焦于“想象力”。人生还与想象力有关吗?人生深度的不同,源于想象力的差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认为,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确,人们至今知道他、记得他,不是因为他曾享有82岁的长寿,而是因为他在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那》《复活》那样的深刻作品。法国作家雨果比托尔斯泰年长26岁,也活到83岁,进一步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想象就是深度。成功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都拥有丰富生动、深刻奔放的想象力。
        ⑦人生多种多样:欢乐幽默或愁苦抑郁,成功充实或平淡无奇,丰富多彩或音调乏味。拥有怎样的人生,拥有多大的人生容积,不是父母所遗传,也不是他人所赠与。立体的人生,全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懂得了这一点,人人都能争取更大的人生容积,人人都能创造一个充满欢乐、拥有成功、丰富多彩的人生。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
      ①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② 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③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 , 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④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
      ⑤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d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⑥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有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⑦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⑧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阅读《花边饺里的母爱》,根据要求完成文后问题。”

花边饺里的母爱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种,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蒙面侠医

    各位官人,要想听我的故事啊,倒也不妨,且待我沏上一壶好茶。

    昨天,小人给各位官人讲的是“泥人刘”的故事。都说泥人的手艺难登大雅之堂,可在滨州,泥人刘捏的泥人不但登堂入室,而且常常被摆在厅变显眼的位置,为啥?因为泥人刘捏的泥人太绝了。泥人刘有三绝;一是捏的泥人惟妙惟肖自不必说,绝的是面部有各种表情,恰似凝固的一瞬间就像人被突然冻住了似的,比画像传神百倍;二是泥里掺进了头发丝还有不知名的中药材,绝的是泥人既不裂,还有一股淡淡的药香,摆在屋里神清气爽;三是特制的泥人能预报天气,晴天眉眼带笑,逢雨雪天,泥人身上出淡雾气,经久不散,不用看天,就能知道阴晴冷暖,端的是十分罕见。

    今儿,我要给各位官人讲的故事,比这“泥人刘”还要精彩十倍,这是一位“蒙面侠医”的故事。听过之后,端的叫人扼腕叹息。

    清末年间,在江南一带出过一位非常奇特的侠医,称其“侠医”,是他治病不收穷人钱;说他奇特,是他行医时必定蒙面。无人知晓他的姓名,也没人见过他的庐山真面貌。

    他擅长针石之道,尤其精通“灵龟八法”的针义要诀:大凡治病只取“内关、公孙、外关、临泣、列缺、照海、后溪、申脉”这八穴。

    尽管“灵龟八法”非一般庸医所能掌握,应用这种针法必须推算气血流注穴位的时间,行针时还要将精气贯注针尖,用补法还是泻法全凭他指尖的瞬间感觉。但在病人看来,他就是在病人的脚和手各扎了两针,且不出半个时辰,就让病怏怏的人活蹦乱跳起来。

    那一带的人把他传得神乎其神。

    因他居无定所,但凡求诊者,一般都在大街醒目处张贴求诊告示,只要你不是大恶之人,他都会如约而至。

    有好奇者曾问,你为何要蒙面行医啊?是长得丑陋怕吓了人,还是有其他难言之隐?

    哈哈,他语焉不详地一笑,说:你猜。或说:美好者,不祥之器也

    是年,当地有个知府得了“雷头风”,每每发作,炸痛如破。知府膝下仅一子,甚是聪明,饱读读书,却不求功名,因看不惯父亲的所作所为,长年游历在外。

    知府管不住他,也就随其游荡四方。但如今重病在身,思子心切,便贴出告示,请求儿子回来一见。

    如此,儿子才回得家来。看见父亲病成这样,便问:请郎中了吗?

    管家马上说:请了,都请好几拨了,全是名医,就是不见好转。不过……

    不过什么?公子扭头问:还有谁没请到?

    管家踌躇了一下说:江湖有个蒙面郎中没请过,坊间传说他甚是了得,他的“灵龟八法”能治各种疑难杂症。

    就一个民间郎中,你们也信?公子的表情甚是怪异。

    不妨就请那个郎中来试试。父爷气息微弱,但态度坚决。

    就怕他不来。管家说:听说他只给穷人治病,不给富人和官人治病。

    试试,你不试咋知道他来不来,我们多给银子就是了。老爷喘着气,极不耐烦地把手一挥。管家吓得连说:是,是。

    是晚,蒙面郎中倒是如约出现了。把脉后,说:大人的病是一定能治好的。但大人必须答应在下的一个条件。知府说:只要能治好病,什么条件都不成问题。

    郎中说:近年这一带水患不断,民不聊生,望大人能放粮赈灾,减赋减税,并从此爱民如子。此病定能彻底根除。

    知府抬眼瞅他一眼问:你真的是郎中吗?管那闲事?

    是不是,一试便知。郎中蒙着面朗声说:我马上给你扎两针,先控制你的病情,等你兑现请求后,我会根治你的疾病。

    听声音咋这么熟呀。老爷嘀咕了一句,说:好,我答应。

    如是,郎中飞出两针,分别扎在知府的外关和临溪穴。须臾,知府的头痛当场治愈。咳,老爷拍了拍脑袋,高声叫道:管家,多给赏钱,同时给管家使了个眼色。

    郎中淡然说:大人的头痛症已然痊愈,望能遵守诺言,否则将有瘫痪之忧。言毕,飘然而去。

    什么?老爷立刻朝管家摆摆手说:那下次你什么时候来?

    等你兑现承诺。郎中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此人不能留!老爷沉着脸说:先放粮赈灾,等治完病再说。

    蒙面郎中再次出现在知府大人家已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那天老爷的心情特别好,见到郎中说:本官没食言吧?郎中说,我也不会食言。老爷说,那就开始吧。

    郎中说,还要等等,现在气血还未流到穴位,流到之后,才能一针根除你的旧疾。

    也就一盏茶的工夫,郎中说了声:到了!旋即飞出两针。老爷兀自一挺身子,哟了一声,脸色顿时红润起来。

    好了。郎中拨出银针,转身收拾行囊。就在这时,暗处飞镖已到。郎中吓了一跳,刚想闪开,一把飞镖已扎进他的颈部。郎中应声倒地。

    管家这时冲出来,迅速掀起郎中的蒙布。一见之下,大惊失色:少爷!

    居然是知府的公子,怪不得他要蒙面行医,原来是怕被人认出来。哎,知府杀了自己儿子,当场就疯了。可惜了,多好的郎中,咋就死了,坊间议论纷纷。

    那一刻,天空飘起了雪。

(选文有删改)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迟开的风信子

何永康

①去年秋天,我随一伙舞文弄墨的人,受邀到雅安的一个风景区逗留了两天。行程结束时,好客的主人送给大家每人一个小礼物——一枚风信子的种子。风信子原是花中稀罕之物,与主人的情谊一样珍贵,于是在行程中格外地小心呵护,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它在一路颠簸之后是否安然无恙。

②风信子种子形状恰如一头大蒜或者说像一个洋葱,被卡在特制的圆形玻璃瓶瓶口。我严格按主人吩咐,把少许清水灌入瓶内,水位以不浸泡到种子根部为宜,它只需要吸收水气即可生长。过了半月,透过玻璃瓶,可以看见白色的根须冒了出来;又过半月,根须延伸到了水中。再往后越来越多的根须便在瓶子里盘满了。但瓶口的鳞状圆球却毫无动静,猜想是处于一年中最冷时节之缘故,花叶还处于冬眠状态。等吧,等待春风,等待花信,不然何以叫风信子呢?

③到了腊月,陆陆续续有朋友晒出他们的风信子开花的图片,还配上“报以梅花一处开”的文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而我的风信子依然静默如故没有一丝破壳吐绿的意思像一个入定的老僧一副我行我素、无欲无求的样子。

④我咨询那些已然开花的花主,好心者回答:“或许是温差的原因吧?”有那“幸灾乐祸”的家伙则说:“你那是一枚公花的种子。”我无心去探究花的性别,只揣度人家是不是采取了什么催长措施,比如施肥、加营养素。大家却都说没有,就是隔三差五换一次清水,那么就只能是温差的缘故了。于是我就用烤火炉给风信子升温,几天下来也毫无起色,反倒有点萎靡了,便知拔苗助长的手段使不得。

⑤我心有不甘,就在网上检索,一个小知识说:风信子与水仙酷似,有“洋水仙”之称。这让我灵光一现,依稀记起早年养水仙的事来。那水仙也是很久不冒叶芽,让人着急。听人说在鳞茎上用刀划开一个“十”字形的口子,可以助长。当时我便照着做了,果然奏效。

⑥眼见得大年三十临近了,我已经不奢求风信子开花了,但即使是“公花”也该冒出几片叶子来,多少给人一点吉兆吧?我找出一把小刀,打算以一个外科医生的姿态,对温吞吞毫无生气的小圈球动手术了。但我比划了好一阵儿,最终还是放弃了。毕竟,我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果断划破水仙表皮的“我”了,心性已平和许多,也早就学会包容生活中的不如意,那就再包容一次吧,包容一个植物成长的缓慢。

⑦快乐成长只是一句理想化的祝词,成长过程更多是痛苦的过程,缓慢的成长,说明经受的痛苦更多更深。我像理解我身边很多命运多舛、进步迟缓的年轻人一样,理解我这枚生长迟缓的风信子。何况,这风信子不适应异国他乡的生态环境,或者说有个体差异,不也是正常的吗?我于是释然、淡然甚至是超然。

⑧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去了阳台,打算把晒了几天太阳的风信子请回客厅,我担心对面的人家晚上放的鞭炮、烟花会灼伤它。不经意间我看见那个球状的家伙头顶居然冒出了一堆绿色和紫色。绿色是几片厚实的叶尖,包围着一团紫色的花瓣。哈哈,终于睡醒了!哈哈,终于开花了!

⑨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去顾望,但见风信子的叶子已经向四面舒展地张开,中间一根粗壮的花茎擎起了一个椭圆形的花簇,数十朵小花齐刷刷竞相开放了,这是早春送给我的最好的新年礼物。迟开的风信子,迟开得恰逢其时!我由此想到了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中的一句话“因为开得迟,所以日子也经得久。”那么,我的风信子也开得迟,花期是不是也经得久呢?

⑩花有早开,人有早慧;花也有迟开的,人也就有晚熟,乃灵敏与慢热两种不同的类型。一味求早无异于拔苗助长,难免会因急功近利而误入歧途,而一味地追求大器晚成也未必就能奏效。

⑪迟就迟吧。迟开的风信子,不也是花吗?

(选自《中国艺术报》2021年03月22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