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乳钉纹簋(音鬼)是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食器,1959年在安徽省由屯溪市弈棋公社修建飞机场时出土,埋藏地下已逾2500余年,仍然完好无损。它造型别致,独具风格,为春秋时期吴越地区铸造的一件很具特点的铜簋,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即国宝级文物,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簋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行于商周时期,春秋逐渐衰落,战国时就很少见了。簋的形态变化最多,一般是圆腹,侈口,圈足。商代簋无盖、无耳,或有双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双耳或四耳;吴越地域的簋则基本上都是双耳无盖。此件乳钉纹簋呈圆形,口微侈,鼓腹,圈足,平底,通高16.5厘米,口径27.7厘米,重7公斤,设有双耳,耳背附镂空棱脊,这种装饰,极为少见,精致美观。腹部饰斜方格乳钉纹,规整突出,且以细密雷纹填底。颈、耳、足均用半浮雕手法饰以变形夔纹。夔是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此簋上的变形夔已发展为几何图案化装饰。繁缛细密的变形夔纹与形象突出的乳钉纹组成了有规律的花纹图案,粗中有细,和谐统一,造成了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美感,这些都是当时吴越地区制造青铜簋的鲜明特点。与乳钉纹同时出土的一批铜器中,还有三件铜鼎和一件几何变形兽纹簋。簋的形状大小与乳钉纹簋基本相同,只是腹部作扁圆形,据专家研究,屯溪出土这两件青铜簋皆为吴越之器。

    商周春秋时期的中原铜簋,器物敦厚凝重,纹饰粗放简单,到了春秋后期逐渐衰落。可是,这个时期的吴越地区铸造铜簋却异常发达,而且器壁很薄,花纹细密精致,既承袭了中原地区铸簋传统样式,又在生产技术和艺术水平方面注入新的生命。因此,考古专家盛赞这件乳钉纹簋是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的完美结合,既是一件实用器皿,更是一件具有很高价值的工艺美术品,为同类器物中所罕见。

    簋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它和列鼎制度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与鼎配合使用,而且是以偶数出现。据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安徽屯溪同一古墓出土三鼎二簋,正与文献记载的情况相符。考古发现证明了历史的真实。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已经埋藏在地下超过2500年的乳钉纹簋,在1959年安徽省屯溪弈棋公社修建飞机场时出土,是春秋时期的一件青铜食器。 B、乳钉纹簋因为是春秋时期吴越地区铸造的具有特点的铜簋,独惧风格,所以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即国宝级文物。 C、簋相当于现在的大碗,是用来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容器,春秋时期盛行,战国时就很少见了。 D、簋这形态变化最多,商代与西周和春秋的簋主要区别就在于盖和耳。商代簋无盖,无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双耳或四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本第二段从形状、口、腹、足等方面详细的介绍了乳钉纹簋的样貌。精致美观的双耳背附镂空棱脊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装饰。 B、乳钉纹簋颈、耳、足用变形夔纹装饰,且夔一发展为几何图案化装饰,足见当时器物装饰艺术的高超。 C、繁缛细密的变形夔纹与形象突出的乳钉纹组成了有规律的花纹图案,粗细和谐,有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美感,这些是当时吴越地区制造青铜簋的鲜明特点。 D、专家研究称屯溪出土的这两件青铜簋皆为吴越之器。几何变形兽纹簋的形状大小与乳钉纹簋基本相同,只是腹部作扁圆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周春秋时期的中原铜簋与这个时期的吴越地区铸造的铜簋差异很大,吴越地区铸造的铜簋器壁很薄,花纹细密精致。 B、乳钉纹簋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工艺美术品,在同类器物中罕见。 C、因为这件乳钉纹簋是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的完美结合,所以它承袭了中原地区铸簋传统样式,又在生产技术和艺术水平方面注入新的生命。 D、簋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与鼎配合使用,而且是以偶数出现。徽屯溪同一古墓出土三鼎二簋,正与文献记载的情况相符。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索,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 ,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践,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团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昨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 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字。

    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探更广地认识世界。

(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文明起源的研究中,社会复杂化常常被提及。早期复杂社会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人类社会群体内部出现了制度化的不平等.二是社会群体之间有了等级分化、主从关系。仰韶文化历时约两千年,其社会形态也经历了从简单的平等社会到复杂社会的转变。

    作为仰韶文化早期的遗址.半坡村的发掘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6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村庄。考古发掘表明.仰韶早期半坡文化的聚落形态表现出氏族社会的特征,迄今已知所有的居址和墓地都显示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较为平等的简单社会形态。社会并没有出现明显分化。到了仰韶中期的庙底沟类型.社会分化逐渐凸显,聚落社会内部越来越分化,与其他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融合也越来越密切。大聚落、大型公共建筑、缺少奢侈品的大墓,构成了庙底沟社会复杂化过程的显著特点,也体现了与中国其他主要史前文化区的不同。仰韶文化后期,在经历了庙底沟时期强劲的发展之后,仰韶文化出现了衰落迹象,南方的屈家岭文化和东方的大汶口文化从两个方向分别进入中原腹地,其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呈现出一种衰落趋势。由于受环境限制和文化中保守因素的束缚。当太湖地区已经进入古国文明阶段时。仰韶文化分布区仍处于文明前夜·成为被周边文化影响的区域。

    从社会复杂化的角度看。从距今6000年开始,仰韶文化图内的社会分化日渐明显,即从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的过渡时期。数次重大遗址的发掘证实.这一时期大小聚落内基本的社会组织单元都逐步向小型化分解。由从前规模较大的氏族等大集体转变为家族或大家庭等较小群体。半坡类型时期.无论是西安半坡遗址,还是宝鸡北首岭聚落遗址.都表现出向心的凝聚式的聚落形态.反映的是平等的社会形态:而到了庙底沟类型时期,聚落中出现了建筑工艺很高的特大型房址,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出现了分化。西坡遗址考古发现。大墓和中小墓交织在一起,同时,在西坡墓地中发现了玉钺,这在以前的仰韶中期文化中没有发现过。一般而言,玉钺象征着武力和权力。这些都表明当时的社会分化达到了相当程度。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这一时期是该区从氏族到国家发展的转折点,从那时起,生产技术有很多新突破,社会出现了真正的分工,氏族社会发展至鼎盛,由此进入解体时期,同时随着文明因素的出现,开始了文明、国家起源的新历程。

    近年来,伴随考古领域的一批重大发现,人们对仰韶文化又产生了许多新认识。西坡遗址大型房址和墓地的发现、杨官寨遗址大型环壕的发现,为在仰韶文化中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未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仰韶文化的聚落形态、社会制度等有望得到全面揭示。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生;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天万物复苏,面对烂漫春光,有人在“红杏枝头”品味春意,于“拂堤杨柳”陶醉氤氲春雾,有人却语竭词穷、词不迭意,停留在“哇”“超赞”的简单感叹。尽管众人眼中的景色“远近高低各不同”,但网络语言风靡、文化内涵缺失的现象,不经意间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日常交流和情感表达。

    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哧”等区别。可以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

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词汇更有价值。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的风头正盛只是暂时的,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

    更进一步看,身处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一段时间以来,从教科书上的“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也空前复杂。在语言的吐故纳新中,倒映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如何对待语言、如何更好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对待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与沟通就能心心相印。

(选自盛玉雷《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人民日报》2019年4月3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信息技术革命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劳动的一次飞跃,以往的体力劳动渐进式地改变了人类的肌肉、韧带骨骼等生理机能,帮助创造出了美妙的艺术,那么,在愈来愈脑力化了的信息革命劳动中,也必将会促进人类创造出属于这一时代的崭新艺术。信息技术的革命已经在改变着人类的劳动方式、艺术创造的方式。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审美审视。

    ②数码艺术有别于传统艺术的最显著特征是受众与艺术品之间的互动性、参与性。它根本性地颠覆了艺术审美基本原则和程序,使受众第一次真正地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批判地接受,把受众从艺术品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③互动较多地是在利用数码技术设备和作品的教学过程、游戏过程中,学会运用数码技术和艺术,可以使你的教学成效倍增,可以让你的游戏作品拥趸者众,增添受众的兴趣和技能。所以,在数码时代,过程也许比结果更为重要,而且,有了这么一个生动活泼的过程,结果也一定是出彩的,二者并行不悖,相互提携促进。

    ④数码技术和数码艺术给受众提供了广泛参与的最大可能,也让艺术突破了作者和读者、台上和台下的樊篱,使艺术真正意义上走向受众,受众可以在缪斯女神面前充当一回创作者。如某些剧作中的人物命运安排,情节的增删、着色等,受众都可以参与到创作中去,一部作品的最后完成,可能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可能让这部作品永远没有一个结尾,永远处在改编变化之中。

    ⑤我们知道,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以一定的物质作为载体的,可是,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种艺术像被移易于数码磁片上后所表现出来的那样轻捷。它摆脱了传统物质媒介的桎梏,超越了现实实在物的各种限制。使艺术作品不再是象牙塔中的摆设,而真正地在艺术形式、艺术数量上有可能走向最广大的民众。因而,我们迎来了艺术审美的普众化的时代,也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创造了美的意境和美的氛围。我们的时代进入了一个“数码复制的时代”。

    ⑥如今,一幅画、一段音乐、一个动漫作品,都可以在数码技术的千手观音面前,变得像捏面艺人手里的面团一样,可以任意摆布。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突破了传统的观众只能被动观赏接受的形式,可以让观众参与到作品的表现中来,也可以让观众参与到创作中来。传统的作为最终成果的艺术作品也许在以后将会改观,也许不再存在一成不变的躺在历史中的艺术作品。在这个时代,人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创作者,也成为观众,也成为批评者。可以说,这才是艺术的真正批评和解放,这才是艺术的真正回归。

(摘编自陈永泉《数字化时代和审美审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