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麦黄黄  杏黄黄

    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

    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

    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母亲两眼霎时湿润了。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

    ⑧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工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上。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 , 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父亲说着把杏子给了哥哥。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吧咂吧嘴,又塞给了妹妹。

    ⑨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找到活。正要回家,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

    ⑩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第二年春天,我家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里,长在我的记忆里。

(1)、请你谈谈第⑧段划线文字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好处。
(2)、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第⑧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第⑩段“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里,长在我的记忆里。”
(5)、“扎羊角辫的小妹”长大成人后,“父亲”已经年过发甲了。今年麦黄黄的时候,“父亲”生病住在医院,“小妹”来看望“父亲”,她会对“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发挥你的想象,以“小妹”的身份说几句话。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篇科技作品,完成问题。

DNA计算机

刘颂豪等

    ①DNA计算机是一种生物形式的计算机。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是一条双螺旋“长链”,链上布满了“珍珠”即核苷酸。科学家研究发现,DNA分子通过这些“珍珠”的不同排列,能够表达出生物体各种细胞拥有的大量基因物质。数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以及计算机专家从中得到启迪,正在合作研制未来的液体DNA电脑。它利用DNA能够编码信息的特点,先合成具有特定序列的DNA分子,使它们代表要求解的问题,然后通过与生物酶(在此相当于加、减、乘、除运算)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相互反应,形成各种组合,最后过滤掉非正确的组合而得到的编码分子序列就是正确答案。

    ②由于DNA分子能同时进行大量的生化反应,所以DNA计算机在结构上是超大规模并行的,这种“试管型”的计算方式,在理论上可处理传统计算机的硅芯片和电流难以处理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计算量随计算规模成指数增长的问题。

    ③DNA计算机以核苷酸为内存,且具有超大规模并行结构,所以DNA分子计算机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惊人的存贮容量和运算速度。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储1万亿亿的二进制数据。十几个小时的DNA计算,相当于所有电脑问世以来的总运算量。未来计算机的芯片和磁盘都用DNA溶液来代替,其强大的功能将令人惊讶。而且,DNA计算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只有电脑的十亿分之一。

    ④DNA计算机诞生于1994年,发明人是莱昂那多•阿德莱曼(Leonard  Adleman).阿德莱曼用“试管”DNA计算机做实验,测试出了DNA计算机的可行性。他的“试管计算机”在几秒内得出了结果,但他花去了数周时间去拣出那些正确的答案。

    ⑤传统电子技术将在2020年后的某个时候达到物理极限。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科学家在简化和按比例放大这种技术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采取了不同于其他先驱者所进行的试管实验的办法,而是把DNA链固定到一块镀金的玻璃载片(一种DNA芯片)上。其他研究人员则希望把DNA计算技术送回到活细胞中。像科幻小说中描述的向大脑植入以DNA为基础的人造智能芯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像现在接种疫苗一样简单。

    ⑥DNA分子计算机将是计算机发展的方向之一。现在已经设计出了DNA逻辑门、DNA片段以及更多超前的东西,现在DNA计算机最大的问题是很难检测其计算的结果。一旦这个问题得到解决,DNA计算机将会很快问世。但不要过早地期待它取代传统计算机(塑料制品与硅片的结合).大部分专家预言:比起用来运行文字处理程序和发送电子邮件,未来的DNA计算机的应用极可能集中在破译密码和绘制飞行航线方面。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儿子的礼物

琦君

    一位好友的女儿,寄来她在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给我看。内容是写她十几岁的儿子在幼年时亲手雕了一对烛台送给她,做母亲的当然是万分珍爱。儿子渐渐长大了,有一天,他发脾气,顺手拿起一只烛台扔向母亲。母亲于吃惊与盛怒之下,拾起地上的烛台,竟连同柜子上的另一只一起扔进垃圾桶。儿子怔在那里,怨怒的眼神仿佛在说:“你扔吧,给你的东西,你爱怎么扔就怎么扔。”第二天一早,她后悔了,去垃圾桶边想把烛台拾回来,却已被清洁工收拾走了。

    她心头感到无比的刺痛,尤其是想起儿子当时雕刻的那番心意和所花的工夫。她叹息道:“为什么美好的东西,总是在失去之后才觉得格外可爱?”

    看着她的文章,我止不住泪水涔涔而下。我感触于母心之苦涩,也悔恨自己既不是一个孝顺体贴的女儿,又不曾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如今垂暮之年,任纵横老泪也冲不去心头的伤痛。

    和作者一样,我也有一件儿子送的礼物,那是他在童年时用火柴棒搭起来的立体“快乐”二字。那真是玲珑剔透、巧夺天工。我是那么珍惜它,把它放在玻璃橱最妥帖最显眼的地方。年复一年,火柴棒的红蒂头褪色,骨架因胶水渐渐脱落而松散了,它已不能竖起放,我只好把它小心地收在一只盒子里。几度搬迁,我总是小心地带着它。现在,它就放在床边书架上,我常常端起盒子细看,真不能相信这是儿子的杰作。悠悠二十年岁月的痕迹,都刻在那一根根带有微尘的暗淡火柴棒上,而它所给予我的是一份诚挚的“快乐”。我心里有太多的感激,也有太多的感慨。

    记得那个深夜,他把房门关得紧紧的,亮着灯不睡。我以为他在偷看从摊上借来的脏兮兮的“小人书”,几次敲门催他睡,他只是不理,我气得一夜未睡好。次日早晨他上学了,却见书桌上端端正正摆着这件精致的手工,边上一张卡片上写着:“妈妈,给你快乐。”我的感动无法名状,我真是快乐了好多时日啊!

    他渐渐长大了,我们母子时有争吵,他曾愤怒地出走,数日不归,我守着虚掩的大门,通宵达旦,看着“快乐”二字泫然而泣。固然儿子并没像这位朋友的孩子那样,拿起自己做的手工扔向我,但他对我珍惜这件礼物所表现的无动于衷,却使我心酸。每次央求他修补一下火柴棒的骨架,他总是漫不经心地一再拖延。我了解这是无法勉强的,时光不会倒流,童稚亲情不复可得。儿子成人了,我已老了。当年母亲说得对,“一代归一代,茄子拔掉种芥菜”,母亲那时已知代沟无法逾越了。

    我再想想这篇文章的作者,我是看着她长大的。她在初中时,每周两次放学后,带了两个弟弟,背着书包到我家来读古文。他们专注的神情都还在眼前,一下子他们也将近中年了。她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尝到了做母亲的滋味。但在给我的信中,她仍幽默地说:“母亲来时,总是事事看我不顺眼。”这就是两代的不同吧。

    她在文章结尾时说:“希望儿子成长为一个有用而快乐的人。”足见母心尽管苦涩,却是永远满怀希望的。

    她道出了天下父母心,也给了我一份温暖与启示。

    我也不再为儿子送我的那一对骨架松散的“快乐”二字而感触万千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扬扬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的情结。阅读小圳推荐的散文,完成问题。

 

我的英雄情结

⑴我不是英雄,但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却一直有着一种英雄情结。而这种英雄情结从我童年时期就已经产生,它将伴随我一生一世……

⑵作为60版的人,我的童年就处于文革后期以及结束的那一段时间。那时的物质生活极端贫困,吃的总是青菜蘸豆豉辣子水下包谷饭,甚至有时还吃不饱;穿的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土布衣服加解放鞋,内衣根本没有,天冷了就加一件,再冷就再加一件,一层一层地摞起来穿,从里到外都是一样的衣服,新一点的就套在最外面;天热起来再一件一件地脱下去,如此循环。

⑶至于文化生活,那就更其贫乏了,偶尔看一场电影,比过年还要欢,而且还是到两公里外的邻村沙子坡去看。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沙子坡村是我们心中的电影圣地。从地图上看,该村是六枝特区嵌进普定县的一个小村庄,以隔三岔五要放一场露天电影而出名。当今晚沙子坡要放电影了,这个消息就会不胫而走,传到附近的村寨,于是人们就异常兴奋起来,早早地收工,早早地吃了晚饭,早早地准备好玻璃灯盏或亮篙,傍晚时分便三五成群地往沙子坡赶去。年轻人和小孩子是这些人群中最积极的,看完电影回来还要热烈地进行议论,津津有味地谈论电影中人物或故事情节,就像牛吃草一样要慢慢咀嚼和回味许多天。如果有一场电影没有得看,光听大家议论那里面的精彩镜头,就要把自己后悔死。因此,我也是这些看电影人群当中积极的不要命的人,虽然那时的年龄还比较小,但只要听到附近村寨要放电影的消息,拼了命也要去看。

⑷记得一次在沙子坡的露天电影场放的恰是《小兵张嘎》,场坝上人满为患,早就没有了好的位置,因为从中午起,本村的人早就用各种各样的板凳把有利位置占住了,加上各村寨众多的不带板凳地观众,把能站人的地方都挤得水泄不通,甚至连树丫吧上都咔满了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影屏幕,全部都如痴如醉。

⑸我只好挤在一个最偏僻的角落,与屏幕形成的夹角不到30度,斜斜地看,虽看得不够舒服,但总算一睹小兵张嘎的小英雄形象,特别是他敢用木枪缴了化妆成汉奸的罗金宝的枪,敢与老鬼子龟田斗智斗勇,消灭了鬼子,最终替奶奶报了仇,实在让人佩服。从那个时候起,我的心里就燃起了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埋下了当英雄的种子。

⑹此后看的电影多了起来,我的英雄情结也就逐渐丰富起来。看过电影《上甘岭》,知道除了日本鬼子之外,还有美国鬼子,都坏得让人咬牙切齿。插曲《我的祖国》,从那时起就开始学唱,知道了“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的道理。看过电影《渡江侦察记》,又知道坏蛋还有国民党反动派。同时,佩服的英雄也多了起来,《英雄儿女》中志愿军战士王成在关键时刻大喊“向我开炮”,然后拉响爆破筒与一大帮美国鬼子同归于尽;《地道战》中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地道巧妙地打击日本鬼子,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闪闪的红星》中的小英雄潘冬子勇斗胡汉山,亲手用柴刀砍死了这个大恶霸,让人十分解气……

⑺从初中读到高中,从高中读到中专,直到参加工作,当上了教师,人也越读越文,还多了一副眼镜,好像原先的英雄梦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但英雄情结依然有增无减。想要投笔从戎,却找不到一丝出路。

⑻三弟在80年代中期参军去了云南,还以为能够到老山前线去过一下真正的英雄瘾,结果因为邓大人伸出一个手指头裁军一百万退伍回了家,他的英雄梦也破灭了。我呢?中专毕业分配工作时,叫我去县公安局报到,心想在公安局也是有机会实现英雄梦的,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公安局,找到了那个满脸是白斑的刘政委,刘政委看了我的报到信,从上到下仔细地打量了我一番,问我你的眼镜是多少度的?我说四百五。他摇了一下头,把报到信退还了我说,小鬼,你的眼睛不适合干公安啊,还是另外分配一个单位吧。最终,我分配到化处中学,提起了粉笔,念起了磕嘴经,英雄梦自然更加渺茫,英雄情结也被埋到心底的更深之处,算了,乖乖的教书吧!

⑼于是,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读书,什么文史哲之类的无所不读,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清楚地了解了“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等耻辱的历史,了解了国家近代以来的多灾多难的原因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对“英雄”的含义有了更广泛的理解(A)。英雄不仅仅有那些奋勇杀敌壮烈牺牲的壮士和烈士,更多的还有那些手捧书本和握着笔杆子的文弱书生。鲁迅弃医从文,以文救国,将笔杆子作为投枪匕首,不但唤醒了无数麻木的民众,而且令反动派闻风丧胆;陶行知以教育救国,开办学校,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功在千秋;闻一多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关键时刻,伸张正义,反对内战,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不惜一死;(B)                                  

⑽远的不讲,就是在普定,伍效高经商不忘报国,不惜重金创办普定建国中学,撑起了新中国前普定教育的一片蓝天;任可澄在军阀混战时代任贵州省长,续修《贵州通志》,为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袁晓岑用他手中的一支画笔,潜心作画,成为当代中国花鸟画的铺路者……

⑾谁说他们不是英雄?凡是能够报效国家,为国争光,作出奉献的人,不管他是文弱书生还是赳赳武夫,一样都是英雄!不管他身居高位还是一介平民,一样都是英雄!战乱时代出英雄,太平盛世依然能够出英雄!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磕嘴经”念得好,育出满天下的桃李,他何尝不是英雄?自此,我的英雄情结得到了升华。

(节选自《我的英雄情结》作者叶正鼎,中国民盟盟员,有删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黑脸

刘建超

老街地处中原,盛产小麦。老街上做饮食买卖的也多是开面铺。陕西臊子面、北京炸酱面、四川担担面,老街人对吃面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在琳琅满目的面铺中,老街人当家的面还属本地的烩面和浆面条。

也有例外,东街大石桥旁的黑脸刀削面馆也是老街人常去的地方。老街人亲切地称呼面馆老板“黑脸”。

黑脸五十出头,肤色黝黑,面馆起名黑脸真的是名副其实。

黑脸年轻时外出打工,在山西大同学习刀削面手艺,多年后携妻带子返回老街,在大石桥旁租个铺面,开了馆子。

现在的面馆和面都用机器,省时省力。黑脸坚持手工和面,他说面也是有灵性的,和面就是与它亲近,以手揉搓,它才给你上筋道。

①黑脸左手托举面团,眯缝着本就不大的眼睛,像被催眠了一般,右手拿弧形刀,浸入削面状态中,削出的面叶形似柳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面片片飞起,欢舞着跃入热水翻滚的大铁锅内,捞起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

黑脸的汤料和牛肉也是一绝,牛骨汤炖得柔滑如玉,酱牛肉用的牛前腱,肉里包筋,筋内有肉,层次分明。

每天饭点,黑脸的铺子拥满了食客,等待吃面的长队都成了一道景。

不管是生人熟人,一碗面六块酱牛肉,每块肉似鹌鹑蛋大小。

黑脸两百碗面卖完就打烊。有人说还有不少顾客,多做点多赚点嘛。黑脸眯缝着眼睛也不说话。老街人知道黑脸厚道,这是给别人留生意做。

黑脸的儿子谈了个女朋友,长相甜美俊俏。

儿子也是显摆,热闹的饭点带着女朋友来店里吃面。

面端上来,碗里也是六块肉。

儿子说:“妈,惠惠爱吃酱牛肉,你给多添点肉。”

黑脸说:“在店里吃,就这样。”

女朋友惠惠撅起了粉嘟嘟的小嘴,儿子的脸上也挂不住,回家就和黑脸争辩。

黑脸说:“家里有家里的说法,铺子有铺子的讲究。给你的碗里多加肉,让其他顾客怎么看?亲朋好友就多加多添,咱铺子还有没有诚信?惠惠爱吃酱牛肉,来家里管吃管拿,你带她到铺子里显摆啥?”

黑脸老婆拿着包好的酱牛肉塞到儿子手里:“去,给惠惠赔个不是。

儿子低头不言语了。

老街饮食协会要搞美食评选,评出老街人最喜爱的十大美食,还要授牌匾,登报纸,上电视。

邻居老马来给黑脸传消息,说是顾客投票环节已经结束了,竞争激烈呢。下一步是评委暗访品尝环节,不少店铺都带着礼物去打点评委了,你黑脸是不是也该有所表示啊。

黑脸眯缝着眼睛说:“打点啥,咋打点?说来说去还不得是手艺地道吗?歪门邪道评上个牌子,老街人吃了不是那么回事,那不是让人戳脊梁骨嘛,这事,呵呵,我不干。”

周六中午,面铺里正热闹着,邻居老马进来,他指着靠门口的一张桌子,悄悄地对黑脸说:“瞧见那三个人没有,就是来暗访的评委,悠着点啊。”

面捞上,汤加好。黑脸老婆迟疑了一下,从木桶里打出酱牛肉放入碗里。

三碗面刚刚端上桌子,就见黑脸手中拿着勺子筷子跟了过来,他把面中多打的肉块捡了出来,说:“对不起啊,上错了。”

急得一旁的老马直拍大腿。

让邻居老马没想到的是,黑脸刀削面还真评上了老街十大名吃。

开了春,老街突降大雨,水淹了整条街,店铺都关门了。

那天,歇了几日的黑脸刀削面馆又忙乎起来,黑脸和媳妇揉面、熬汤、酱肉。

黑脸左手托举面团,眯缝着本就不大的眼睛,像被催眠了一般,右手拿弧形刀,浸入削面状态中,削出的面叶形似柳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面片片飞起,欢舞着跃入热水翻滚的大铁锅内

黑脸的老婆守着盛酱牛肉的木桶,给每碗面添肉。

儿子和女朋友惠惠把面封装打包,开车送到了清淤开渠的志愿者手中。

大家听说是黑脸送的刀削面,很是惊喜。打开饭盒,清香扑鼻,面里还是六块酱牛肉,只是每块肉的大小比鹌鹑蛋大了一倍。

(选自《当代人》2023年第9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一起去看山

阿 来

①有好些年没有去四姑娘山了。但这座雪山,以及周围地方却常在念想之中。

②这座藏语里叫做斯古拉的山,汉语对音成四姑娘、因为那终年积雪美丽的山确实是有着四座逸世出尘的山峰,在逶迤的山脊上并肩而立,依次而起,互相瞩望。四姑娘山最高峰海拔六千多米。我没有那么好的身体去追求这种极致的体验。但从低处凝视、想象,也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③第一次去四姑娘山,是跟随一个朋友,为刚辟为景区不久的四姑娘山拍风光片。

④那天早晨,我们来到了四姑娘山下的日隆镇长平沟。太阳从背后升起,把我骑在马背上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收割后的青稞地里。鸟儿们在马头前飞起来,又在马身后落下去。云雀的姿态最有意思。它们不像是飞起来的,而是从地面上弹射起来,到了半空中,就悬浮在头顶,等马和马上的人过去了,又几乎垂直地落下来,落到那些麦茬参差的地里,继续觅食了。麦茬中间,有好多饱满的青稞粒和秋天里肥美的昆虫,鸟们正在为此而奔忙。附近的村庄,连枷声声。这是长平沟之行一个美好的序篇。

⑤山路转一个弯,进入森林,背后的一切就都消失不见了。落尽了叶子的阔叶林如此疏朗,阳光落下来,光影斑驳,四周一片寂静。而森林的寂静是充满声音的。那是很多很多细密的声音:岩石上树上的冷霜融化的时候,会发出声音;一缕一簇的苔藓在阳光下舒张手臂时也会发出声音;起一丝风,枯草和落叶会立即回应;还有林梢的云与鸟,沟里的水,甚至一两粒滑下光滑岩壁的沙砾,都会发出声音。寂静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充满了更多声音的世界。都是平时我们不曾听过的声音,是让我们在尘世中迟钝的感官重新变得敏锐的声音。中午时分,风从林梢上掠过,用潮水般的喧哗掩去了这四野的寂静。

⑥山谷看起来开阔平缓,但海拔一直上升。阔叶林带渐渐落在了身后。下午,我们就是在那些挺拔的云杉与落叶松间行走了。夕阳西下时分,一个现成的营地出现了。那是一间牧人小屋,在小屋里生火做饭,小屋很快就变得温暖了。

⑦吃过晚饭,天黑下来。大家闲聊起山中的各种趣闻与经历。聊着聊着,困意袭来,就都在火堆边睡去了。我横竖睡不着,就悄然起身,把褥子和睡袋搬到了屋外的草地上,躺在被窝里,看月亮。我喜欢看这山中静寂无声的、光色洁净的月亮。风停了,月亮悬在空中,用另一种色调的光把曾短暂陷落于黑暗的群山照亮,群山便愈发广阔深沉起来。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凝视一条冰川。那道冰川顺着悬崖从雪峰前向下流淌——纹丝不动,却保持着流动的姿态。然后,在正对我的那面几乎垂直的悬崖上猛然断裂。我躺在几丛鲜花灌木之间,正好面对着那冰川的断裂处。那幽蓝的闪烁的光芒如真似幻。马儿们,就站在我的附近,垂头吃草或者咕吱咕吱地错动着牙床。我却只是静静地望着那几乎就悬在头顶的冰川十几米高的断裂面,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芒。视觉感受到的光芒在脑海中似乎转换成了一种语言——一种幽微深沉的语言……一匹马走过来,掀动着鼻翼嗅我。我伸出手,马伸出舌头。它舔我的手,粗粝的舌头,温暖的舌头。那是与冰川无声的语言相类似的语言。

⑧然后,我就睡着了。越睡越沉,越睡越温暖。

⑨早上醒来,头一伸出睡袋,就感到脖子间新鲜冰凉的刺激。睁开眼,看见的是一个银装素裹的白雪世界!我碰落了灌木丛上的雪,雪落在了颈间,那便是清凉刺激的来源。一夜酣睡,竟然连下了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都不知道!

⑩那天早晨,兴奋不已的几个人也没吃东西,就起身在雪野里疾走,向着这条峡谷的更深处进发,直到无路可走。沿途中最漂亮的景色是一个小湖。世界那么安静,曲折湖岸上是新雪堆出的各种奇异的形状。那些形状是积雪覆盖着的物体所造成的。一块岩石,一堆岩石、杜鹃花的灌丛,柏树正在朽腐的树桩,一两枝水生植物的残茎,都造成了不同的积雪形状。湖水中央是洁白雪峰的倒影。这是我离四姑娘山雪峰最近的一次。她就在我的面前,断裂的岩层,锋利的棱线,冰与雪的堆积,都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⑪后来,我还在不同的季节到过四姑娘山。春天和秋天,不同的植物群落,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调。夏天,所有草木都枝叶繁茂,长成一样的绿色,浩荡、幽深、宽广……而这一切的背后,总有晶莹的雪峰在那里,总有蓝天丽日在那里。让人在这美丽的世界中想到高远,想到无限。

⑫记起来一个情景,当我趴在草地上把镜头对准一株开花的棱子芹时,一个陌生人轻轻碰触我,不要因为拍摄一朵花而在身下压倒了看上去更普通的众多的毛茛花。我也曾阻止过准备把杜鹃花编成花环装点自己美丽的年轻女士。这就是美的作用:美教导我们珍重美,美教导我们通向善……

(选自阿来散文集《以文记流年》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