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芜湖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
昆虫的绝技
在北极地区,由于环境严酷,气候恶劣,昆虫的种类要少得多,总共也不过几千种,主要有苍蝇、蚊子、螨、蠓、蜘蛛和蜈蚣等。其中,苍蝇和蚊子的数量最多,占昆虫总数的60%-70%。
大的动物和鸟类,可以靠身上的长绒毛抵御严寒,但昆虫却永远只能赤身裸体。那么,它们怎样才能度过北极严酷的冬季呢?实际上,绝大多数昆虫,在一年当中大约有9个月的时间身体都处在冷冻状态,它们存在于土壤、泥巴或沼泽里,和周围物质冻在一起。我们知道,冰是一种晶体,但是,如果昆虫的身体结晶的话,就有可能扭断它的脉管从而破坏其肌体。为了防止这一点,北极的昆虫们演化出了一种绝技,就是它们能够自动地将其细胞中的水分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有效地避免结晶。还有北极的牛蝇,是一种极可怕的寄生昆虫,它将卵下在驯鹿的绒毛里,孵化出来之后即钻进驯鹿体内,顺着血管周游全身,长大之后又回到驯鹿的脊梁骨附近,穴没而居,而且开了一个天窗,以便呼吸新鲜空气,直到长成之后钻出驯鹿体外,进行新的一轮繁衍生殖。按理说,小驯鹿细嫩鲜美,又无防御能力,是最好的美食佳肴,但牛蝇却从不攻击它们。①因为如果牛蝇在小驯鹿身上产卵繁殖,虽然要容易得多,但却有可能导致驯鹿群的锐减甚至灭种,到那时,牛蝇本身也就难以生存下去了。小小的牛蝇,竟早在人类数十万年之前就懂得如此深奥的道理,不能不引起人类去深思。不仅如此,牛蝇在每群驯鹿中下卵的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它们使受卵驯鹿的头数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也尽量避免在同一头驯鹿身上下卵过多。如果在一群驯鹿的身上下卵过多,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驯鹿群的灭绝。而如果在同一头驯鹿的身上下卵过多,就有可能导致其死亡,或者由于体弱而被天敌吃掉。这样,它们的后代也就会随之同归于尽了。
生活在北极的昆虫,还面临着另外一种特殊的困难。毕竟北极地广人稀,连动物也很稀少,昆虫怎样才能找到自己进攻的对象呢?据生物学家研究表明,蚊子身上有一种非常先进的红外线探测器,能在相当远的距离,准确无误地遥感到人和动物身上发射出来的红外线,从而顺藤摸瓜,群起而攻之。②而人类所用的红外线探测器,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不仅庞大笨重,而且所显示出的图像还模模糊糊。若与小小的蚊子相比,人类落后了不知有多少个世纪。至于那些蛾子和蝴蝶们,是怎样相距遥遥就能谈情说爱,就更使生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了。
在北极的陆地上进行野外工作,最可怕的东西是黑蝇。它们有非常灵敏的嗅觉,老远就能闻到人的气味,便立刻成群结队地飞来,“嗡嗡”叫着,轰炸机似的,使人心惊肉跳。因为,即使你穿再厚的衣服也没有用,它们那钢针一般的嘴,连脚上的老皮也能叮透,然后深深地扎进你的肉里,吸食你的血液。与此同时,还吐出一种毒液。被叮咬之处,凸起一个大泡肿胀疼痛,甚至溃烂,那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节选自《北极:地球之巅的奥秘》,作者位梦华)
“跟着书本去旅行”刷屏了朋友圈,引起了文佳的兴趣。她搜集了一些关于旅游的资料。
材料一
①2019年,央视推出了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身临其境受教育,触摸历史、感知文化,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在节目带动之下,许多地方火爆“出圈”,旅游发展的内涵不断丰富,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而助力。
②自疫情褪去后,人们的旅行热情高涨,“跟着课本去旅行”一度成为热潮,成了一种新潮的旅行方式。各地文旅利用互联网平台,纷纷发出“在XXX拍到了语文课本封面”的介绍推广,跟着书本去旅行的一段段视频,让课本中描述的字字句句成为眼前的风景,让书本上的插图变得全面立体,让大家共同感受语文课本里的中国有多美。
③百闻不如一见,专家表示,欣赏美不胜收的景色,是一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实的感受与收获,打破了“纸上谈兵”的肤浅。同时更大的意义在于,激发孩子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浓烈情怀。
④这种寓教于乐的旅行推荐打开了看见新世界的新方式,也引领着观众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更好地探索和发现自己的人生。
(来源:《扬子晚报》有删减)
材料二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 马力: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供需两端发力,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加快恢复,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顺应形势变化推进产业提质升级。二是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加强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建设。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今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18.3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万亿元。
2023年暑期旅游相关数据与2019年同期比较结果
项目 | 各地酒店预定量 | 景区门票预定量 | 热门城市机票预定量 | 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人次 | 民航境内客运航班班次 |
增长率 | 140% | 35% | 40% | 4.76% | 6.31% |
(来源:《第一财经》有删减)
材料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南昌滕王阁景区东门服务中心内,背诵《滕王阁序》的声音此起彼伏。滕王阁景区接待人员告诉记者,景区从2021年就开展了“背经典免门票”活动,2023年又推出了VR(虚拟现实技术)自助背诵平台,由数字虚拟人化身唐代诗人王勃,担任“考官”,为游客评分,达标的游客可以免费游览滕王阁景区。事实上,我国已有多地景区在推出“背经典免门票”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游览方式,注重游客的沉浸式体验。例如,四川剑门关景区除延续背诵《蜀道难》可免门票的做法外,还创设了沉浸式场景,打造了崖壁灯光秀《剑门长歌》,开启川北首例夜游经济项目,用新时代的语言向游客讲述千年雄关的精彩故事。这些景区努力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从传播自身文化品牌出发,积极探索新形式实现了推广景点和增加客流量的良好愿景。
(来源:《扬子晚报》)
材料四
走街串巷,欣赏悦目的城市风景,在传统街区和老建筑中感受广州底蕴;漫步珠江两岸,感受烟火气,沉浸式体验时尚消费。这就是新型旅行方式——“城市漫步”。 它开启了人们重新认识自己城市的新角度。红墙金瓦的古建筑群,树影婆娑,古色古香,这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一年四季都有别样的美,仿佛闯入了绿野仙踪,这是广州华南植物园;在橙光暮色的时候,来沿江路近距离感受历史繁华的长堤,邂逅一场美丽的黄昏;光孝寺的黄花风铃木、余荫山房的白花风铃木、陈家祠的紫玉兰惊艳了时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用脚步“丈量”街头百态,在自然与人文风景线间穿梭,成为重新认识广州,爱上广州的新方式。除了城市漫步,郊野露营、非遗体验、文旅夜经济等一大批新业态蓬勃兴起,满足了人们对旅游业多样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可以说,游客需求的变化催生了消费理念的更新,助推了产业发展,为今夏旅游业带来了新气象。
(来源:《广州日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