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让中华礼仪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中华民族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对东亚乃至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礼制分为吉嘉军宾凶五类,每类礼制有多种仪式和样态,有些只能在国家仪式中使用,有些可以通用于各个层级,让人们在仪式中体味崇高、庄重、肃穆、威武、豪迈、仁爱、和乐等多种情感。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历程中,礼制、礼俗仪式逐渐体系化且一以贯之,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祥和、提升民众文化素质、塑造民族形象和提升民族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文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新形势下,我们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库维护好、开掘好、利用好,绝不能抛弃传统、丢掉根本,绝不能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礼制、礼俗的合理内涵历久弥新,可以从中发掘中华文化的精气神、发掘建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例如,祭礼是培养民众敬畏感的重要方式,成人礼是提升青年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二者都是增强国人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有人说,古代的仪式已经落伍,必须抛弃。这好比说古人的建筑都已过时、必须推倒重建一样,是不可取的。人类的历史需要记忆。博物馆悉心收藏断砖残瓦,正是要留住它负载的历史。现代奥运会,一个重要的仪式是在雅典由女祭司采集圣火。这种仪式包括仪式主持者的服饰,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看不到了,但希腊人将它们保留下来,并通过奥运会向世界展现了古希腊文化。世界各国人民由此了解爱琴海文明,绝没有人说他们是装神弄鬼。这对于我们结合时代条件使中华礼仪文化焕发时代光彩,有着启发意义。

    有人心存疑虑,担心弘扬传统礼仪会导致社会复古。这是不必要的。复古不仅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没有人能使今天的中国退回到西周去。即使是古代儒家,也是主张与时俱进的。《礼记》就明确指出:“礼,时为大。”与时偕行、随时损益,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特征。在社会实践中,我们的祖先也是这样做的。如宋代的成人礼源于《仪礼·士冠礼》,但仪节作了删减;象征成人的三加之冠,周代是缁布冠、皮弁、雀弁,宋代则改为冠巾、帽子、幞头;与之配套的服装,也由玄端、皮弁服、雀弁服改为深衣、皂衫、公服。虽然有这些变化,但成人礼的人文内涵没有被削弱,而且与市民现实生活密切融汇,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流传。当前,一些地方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在清明、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主题活动,打造“成人礼”“开笔礼”“中华传统婚礼”“敬老礼”等民俗礼仪活动,受到人们的欢迎。不少家长反映,参加“成人礼”后,孩子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一些地方依托旧祠堂、古书院和闲置校舍建设的文化礼堂,也成为传承弘扬中华礼仪文化的有效载体。

    传承弘扬中华礼仪文化,要做的事千头万绪,当务之急是为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制定一套既与优秀传统接轨、又体现时代特色的礼仪。我国自古就有冠、婚、丧、祭等人生礼仪。人生是漫长的,但关键之处只有几步。在成年、婚配等关键节点上,家庭、社会通过礼仪的方式给当事人以必要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不能复制,精神却可以传承。把握中华礼仪文化的精神,发挥中华礼仪文化的现实效用,有助于擦亮历史沉淀的精神瑰宝,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也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大的文化支撑。

(摘编自2016年2月1号《人民日报》,作者彭林,清华大学教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礼仪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主要分为五类,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B、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中,礼制、礼俗仪式也在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固定体系并且一以贯之。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命脉,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增强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D、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与时借形,随时损益,现在很多仪式都已削弱了原来的人文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交代了中华礼仪的内涵和意义,接着以继承为核心不断深入,最后剔除疑虑。 B、文章在论述要善于继承中华礼仪文化之后,举例阐述了古代礼仪与时代结合的情况。 C、文章综合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深入浅出地阐明观点。 D、文章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分析,得出了继承为先、创新随之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中华礼仪传承得好,在新形势下,我们也能让它焕发时代光彩。 B、如果把古代的仪式完全抛弃,那就会毁灭人类的历史,是不可取的。 C、弘扬传统礼仪不会导致社会复古和倒退,这是礼仪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D、礼仪文化有很多载体,只有各个方面与时代相结合,才能更好得到弘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传奇小说始于唐代,它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古典小说逐渐从萌芽走向成熟。

   “小说”一词始见于《庄子》:“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的小说,指的是琐碎的言论,内容如何,不得而知。西汉刘歆在《七略》中提及“小说家”的名称,但所记之书后世不传。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给“小说家”下了定义:“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了文言传说故事或名人轶事的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葛洪的《神仙传》、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到了唐代,出现了记述奇闻异事的文言短篇小说,名唐传奇。传奇小说产量丰富,除了《聂隐娘》外,代表作品还有《虬髯客传》《莺莺传》《南柯太守传》《柳毅传》《李娃传》《红线传》《章台柳传》《长恨歌传》《霍小玉传》《梅妃传》《枕中记》等。这些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和典故,常为后世文人所用,宋元明三代不少戏剧故事,都是在唐传奇的基础上继续演绎创作出来的。

   传奇小说的主人公不尽是鬼神,而多是人。或是才子佳人,或是英雄侠客,总之,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性格的人。比如《聂隐娘》和《红线传》,主角是参与到地方官吏斗争之中的刺客侠士,反映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各股地方势力之间相互斗争仇杀的社会现实;再如《李娃传》和《霍小玉传》,主角是情路坎坷的世族子弟和妓女,反映了唐代士人以迎娶大家闺秀为荣的等级森严的婚姻状况。大唐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为传奇小说提供了无限宽广的创作空间,使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浓的现实和时代气息。

   虽然传奇小说包含丰富的社会内容,但加入了很多纯粹想象的元素。比如《聂隐娘》中描述隐娘与精精儿打斗,说是有红白两面旗帜在床的四周击打旋转,后有一人从空中掉下来。又描述空空儿的神术,说是人不能看见他的变化,鬼不能跟随他的踪影,他能从虎穴进入阴间,能用无形攻击有形。再如《梅妃传》中描述梅妃的魂魄进入唐玄宗的梦境,诉说皇上逃难时,自己死在乱兵手中,有人把她安葬在梅树下,随后玄宗前去挖掘,果然找到尸首。这些记述都超越现实,既惊悚又刺激,要说这些可能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只能说是纯粹瑰丽奇特的想象而已。

   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发现《幽怪录》中诸多篇章已经残缺,但编者却认为残缺亦无妨,因为无关风教。明人、清人比较注重道德教化,做文章要有社会意义,即便言及怪力乱神、奇闻异事,也要奖善惩恶,而唐人,是真爱浪漫,爱作不受现实羁绊的无边无际的想象,一面描写现实社会中的人,一面却赋予他们高于现实的特质,不论有无实际意义。

(节选自梁晓菲《从<聂隐娘>看唐传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由运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筹算”演变而来。《老子》中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孙子》《管子》等著作中也有“算”“筹”二字出现,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已比较普遍。唐代末年,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但由于史料匮乏,珠算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算盘是何人发明也无从考察。

    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数术记遗》:“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可见东汉已出现了珠算方法及理论。北周甄鸾为此作注说: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用于停放游珠,中间部分用于确定算位;每个算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作数五,下面四颗,每颗作数一。但这种计算工具与现代算盘形制不同,现在通行的“穿档算盘”,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档中横以梁,通常梁上方每档穿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方每档穿五珠,每珠作数一。定位后拨动算珠,就可做加减乘除及开乘方等运算。

     “算盘”名称最早见于宋代算书《谢察微算经》,因此可以确定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

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一颗木制算珠,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药铺的柜台上有一形似算盘之物,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确认,那就是与现代算盘形制类似的穿档算盘。宋末元初学者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里有以“算盘”为题的五绝一首,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时谚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日算盘珠,言拨之则动。”元代谚语把资历渐老的奴婢比作算盘珠,也表明此物当时已很常用。此外,宋代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因此,许多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滞缓,算盘诞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经济文化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极有可能。珠算因计算工具简便、数理内涵独特而被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26秒,这样精确的计算就是利用珠算完成的。我国研发第一颗原子弹时只有一台计算机,为应付庞大的计算工作,就出现了众多算盘高手齐聚一堂演算原子弹数据的场面,最后的计算结果准确无误。但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在当今社会似乎已无用武之地。尽管在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珠算方兴未艾,连美国都要引进珠算作为新文化;但我国学珠算的人却越来越少,算盘也越来越罕见。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美国《大西洋月刊》近日评选出“50个最伟大发明”,中国算盘也入选其中,并被评价为“第一批能够提高人类智力的工具之一”。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认为,看待珠算,不要仅限于其计算功能,而应看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科学研究证明,珠算心算对幼儿和青少年有开发智力的作用,对特殊儿童有智障补缺与康复的作用,对老年人健脑和延缓衰老也能发挥作用。很多珠算“粉丝”也相信,就像有了飞机、汽车,照样还需要自行车甚至步行一样,珠算与电子计算器并不矛盾,它们各有各的功能,相得益彰。

(摘编自《指尖的文化:算盘的历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代货币——贝币

    ①我们的祖先使用货币的时代是很早的。在原始的交易场上,凡交易双方愿意接受的物品,都可以作为交换的媒介而具有货币的职能。于是,渔猎时代的武器和猎具——石斧、石刀,游牧时代的皮革、齿角,农业时代的农具和谷物、布帛,以及历代用以装饰的贝壳、蚌珠、玉石等等,都曾充当过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而在所有的实物货币中,贝币的流通时间可能是最长的,流通的地域也是最广的。

    ②海贝的品种很多,现在还生存的品种,据统计有150种以上。它们生长在浅海中,以印度洋、太平洋一带为最多。在没有成为货币的远古时代,海贝因人们所喜爱而成为装饰品。《说文》:“婴,颈饰也。”这正是挂在妇女们颈上的用贝串成的“项链”。可以说,这是人类最古老的项链。

    ③在交换还不发达的古代,贝壳作为贵重的装饰品,首先通过偶然机会,以后便逐渐成为常用的一般等价物。从我国发掘出土的古贝看,大多数都只有齿纹的一边是完整无缺的,背面往往被磨平或穿孔,这大约是为了携带和保存之便。

    ④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可能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在相当长的古代社会中,妇女一直是原始贸易的主要参加者,而海贝作为她们佩戴的贵重装饰品,经过她们之手而成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那应是很自然的事。

    ⑤在汉字中,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如财、货、贸、费、赁、赊、赎、贵、赋、赐等等,由此可见,贝币的使用在我国源远流长。

    ⑥从出土文物和甲骨文材料中我们知道,我国殷商时代主要的货币就是贝。当时一般是把五个贝串在一起,两串形成一个标准单位,称为“朋”。甲骨文有“易多女有贝朋”“光取贝二朋”“贝十朋”等记载。商王将贝朋送给臣属,便是一件大事,须占卜问祖先看看是否当送。而收礼者必须铸铜器来加以纪念。由此可知,贝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物品,是财富的价值代表或结晶。

    ⑦周人取代商人而统治中原时,仍然使用贝币。在西周的社会经济中,货物交换发展,贝的流通数量日趋庞大。如殷代甲骨文中不过是“二朋”“十朋”的数量,而周代的全文中,“百朋”甚至“万朋”等数字就很常见了。个人的交往动辄即有百朋之数,社会上的交易之大自然可想而知。由于天然贝的来源有限,于是出现了各种仿制贝,即以贝为模本,用其他材料仿制而成。现已发现的有蚌贝、骨贝、石贝、陶贝、铜贝、金贝等等。其中,最有重大意义的是贝与铜的结合而产生的铜贝,因为它是同后代的金属铸币连在一起的。周代的铜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铸造货币。而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把铜贝发展为一种椭圆形的小铜币,中国的钱币学家称为“鬼脸钱”和“蚁鼻钱”,这是中国古代铜钱的滥觞。

    ⑧春秋时期,经济进一步发达起来,各种金属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并开始排挤贝币而取得统治地位。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贝币仍在流通,也仍然作为贵重物品而随达官贵人、富有阶层进入坟墓做殉葬品。

    ⑨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采取了法律手段统一全国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取代了原来繁多的其他实物货币。贝开始逐步退出流通领域,成为单纯的“器饰宝藏”,从而脱去了“一般等价物”的外衣,返璞归真了。秦始皇的措施,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它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

    书斋有三大特点。一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迸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书斋宜明朗、清静,不可太宽敞。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人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步衰减。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然而,从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上看,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促进精神文化生活品味的提高,这为书斋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摘编自《书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一二三四”格局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显著特点和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土地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800万,被视为全球经济未来的第四个增长极。从面积、人口、GDP总量等方面对标纽约湾、旧金山湾、东京湾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初具世界级湾区规模。据2017年统计数据,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GDP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以2016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旧金山湾区,逼近纽约湾区;经济增速分别是纽约湾区的2.26倍,东京湾区的2.19倍,旧金山湾区的2.93倍。

(摘编自《粤港澳大湾区来了!》,《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15期)

材料二:2000-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GDP及同比增速

【注】GDP同比增速:第n年的GDP绝对额与第n-1年的GDP绝对额相比的增长幅度(%)。

(摘编自《粤港澳大湾区:演进发展、国际镜鉴与战略思考》,《改革与战略》2018年第3期)

材料三:

    湾区对科技创新资源具有集聚效应,湾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高质量发展,其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高能创新要素集聚和发达,科技、金融与产业化的市场机制完善,高科技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发达。粤港澳大湾区既背靠珠三角地区强大的制造产业体系,又有全球前沿的高科技产业与人才汇聚,已经成为连接国际先进技术和产品的重要平台。结合科技变革趋势,构建创新体系,培育创新空间,实现创新驱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需求。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1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3个国家创新型城市、4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超过200所普通高校和200万在校大学生。其中,香港和广州拥有8个国家级高新园区、16个“863”基地,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平台与空间载体。截至2015年底,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万家,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总量为155074件。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还培育了一批领先世界的创新型企业,在全球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摘编自《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特征、瓶颈与策略探讨》,《岭南学刊》2018年第4期)

材料四:

    广州南沙地处珠江出海口和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在整个大湾区中,南沙具有天然地理优势。广州要集中力量建设南沙自贸区,让自贸区真正成为对外贸易、吸引投资以及企业走出去的门户枢纽。广州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要以广府文化为粤港澳重要的文化资源和黏合资源,让广州的“软实力”在湾区的整合中发挥独特的价值。广州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突出位置,2016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00多家,总数达到470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超过12万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近190家,新引进世界500强项目16个、投资272亿元。广州GDP总量大,但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企业活力相对弱一些。特别是金融产业目前比较薄弱,如果能够探讨出新的模式,会给大湾区注入新的动力。

(摘编自《大湾区龙头城市之广州——发挥“9+2”排头兵作用》,《小康》2017年17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刮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木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子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这可称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如《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最终必然会使读者从表面的“误导”中走出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感受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础上的人心的“冷漠”,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

    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语调和明确的思想倾向性构成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力量,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借助叙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无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经验经由完全中立的叙述间接转移到读者的灵魂波动中。无论“内部”或“外部”,第一人称“我”的“当事人”和“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

(摘自姜振昌《<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