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尽管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超越时代、具有永恒意义的作品,但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人无论如何都难以脱离自己生活的土地而飞翔。创作也同样如此,企图漠视、回避、拒绝现实都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优秀文艺都是这个时代现实精神及其发展必然性的表现。它们或者呼唤新的社会理想出现,或者表现特定现实中人们的生活与努力,或者揭示出这一时代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追求。

    有一种观点认为,表现现实,就不能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必须以批判的眼光来揭露现实中的负面现象。对这样的观点需要进一步分析。一种立场是为批判而批判,为揭露而揭露,看不到战胜这些困难、挑战的强大力量。这样的作品与现实不符,难免片面、浅薄,会消损其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另一种立场是,在直面问题的同时,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爱、正义、理想,并给人以未来与希望。对这些负面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而真正具有强大艺术魅力的作品总是要给人以前行的力量。

    还有的人认为,创作最关键的是要写出超越时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状态,至于是不是表现了现实生活,并不重要。这种观点当然是有问题的。我们提倡艺术表达的百花齐放,也倡导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但是,不论什么样的题材与手法,都难以脱离作家艺术家生活的现实。即使是那些历史题材、魔幻题材也是现实生活的某种反映。它们并不一定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但依然彰显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精神与智慧,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情怀。

    存在上面错误观点的原因,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急遽变化的疏离、隔膜与迷茫。现实生活的快速变化要求进行更为深入的感受与研究——不仅仅是某种表面的,更应该是穿透表象进入本质的;不仅仅是局部的,更应该是透过局部通达全局的。任何自以为是、故步自封的行为都将被时代抛弃。

    文艺作品不能满足于简单的真实与生动,虽然要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但是,那些能够成为一个时代文化标志的高峰之作,总是要给人以精神的激励,要为这个时代提供思想资源、价值引领、智慧启迪。现实生活丰富多彩、高下杂陈。我们感受到什么样的生活,并进行怎样的表达,决定了创作者的格局,也决定了作品的品格。这涉及创作者能否承担时代使命的问题。虽然并不否定那些小题材、小情调、小格局的作品,那也是文艺百花园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的存在,才能够有万紫千红的绚丽光彩。但是,更期待那些能够对时代的发展进步提供力量与启迪,具有宏阔气魄、博大品格,能够表现一个时代精神追求与历史必然性的史诗性作品出现。

(摘编自杜学文《呼唤深刻表现恢宏变革现实的文艺作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时代优秀文艺的创作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作品也不会产生永恒意义。 B、揭露现实生活负面现象时,站在不同立场创作的作品实际上是有高下之别的。 C、不论什么样的题材与手法的作品,都是用生活中的人与事体现现实情怀的。 D、小情调、小格局的作品与时代文化高峰之作不同,它不会给人以精神的激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大量篇幅阐明了创作离不开现实的观点,这也是写作本文的根本目的。 B、文章第二,三段采用驳论的方式,先破后立,分析阐述,明确了作者的主张。 C、作者肯定文化高峰之作,也不否定小题材作品,这样分析说理使论证更严密。 D、文章先阐明观点,再澄清错误认识,指明原因,最后呼吁创作者承担时代使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给人前行力量、有强大艺术魅力的作品的创作者不能自以为是、故步自封。 B、如果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急遽变化深入感受与研究,就能避免一些错误认识。 C、改变为批判而批判,为揭露而揭露的立场,作品的艺术魅力就会有大的提高。 D、创作者只有具有大的格局,才能创作出能够表现恢宏变革现实的文艺作品。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宋代,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必须以共利双赢为基础,否则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就无法实现,即使暂时实现也很难持久。正如宋代耿延年在总结信州铅山铜场兴衰的原因时指出:“惟务与民共利,经久可行。不欲专利于官,而有害于民;不欲取办一时,而贻患于后。”入中也是如此。官府依据入中法招募商人入纳粮草于规定的沿边地点,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他处领取现钱或金银、盐、茶、香药等,“若官尽其利,则商旅不行”。

  宋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商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谓之买扑。宋代在买扑承包经营中,官府所定竞标价必须适中,即一方面竞标者以这一竞标价承包后,通过经营可以获取承包利润;另一方面,官府作为招标者,以这一竞标价转让经营权后可以尽可能地获取财政收入最大化。这就是“承扑者无破败之患,而官入之利有常而无失也”。换言之,竞标价不能太高,否则竞标承包者就很有可能不赢利,甚至亏损。另一方面,如竞标价太低,官府作为招标者无法从转让经营权中获得财政收益,同样,这种买扑承包也没必要存在。

宋代的入中法能较长久地实行一段时期,其基础也是官商双方共利双赢。如有一方不能从中获得好处,就会中止双方的平等自愿合作。入中法中政府得到的好处甚多,既通过卖茶获利。更重要的是又可通过商人解决沿边军需供给难题。而对于商人来说,则可获得较丰厚的商业利润。

  相反,入中法的失败,其关键原因就是大量茶引无法兑现茶叶而贬值,使商人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商人只好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正如文彦博指出的:“非茶法弊,盖昔年用兵西北,调边食急,用茶偿之,其数既多,茶不售则所在委积,故虚钱多而坏法也。”

  宋初以来的矿冶业,不问冶户冶炼的多寡,必须按照国家硬性规定的矿税课额缴纳。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难以探明矿藏量,如果实行课额制,很难准确保持官府与坑户、冶户之间共利双赢的合作平衡点,使双方的平等合作关系失去坚实的基础。到王安石变法期间,与召募制相结合的分成制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二八抽分制。如绍兴七年,朝廷同意“金银坑场并依熙丰法召百姓采取,自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使官府与坑户、冶户的共利双赢找到了一个“经久可行”的平衡点。尤其对于后者来说,避免了因生产不足但课额不减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坑户、冶户的再生产获得了一定的保证。

  宋代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确立官民平等自愿合作关系时,重视以共利双赢为基础。如在出让坑冶坊场经营权时,注意根据各州买扑坊场历届课利的增减情况,酌中确定一个课利钱数额。作为本届承包的最低价。南宋政府出卖、出租官田宅时,要求立价“量度适中估价,务要公当,不致亏损公私”,并严防官吏在估产立价中营私舞弊。

(摘编自方宝璋《略论宋代政府经济管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金文是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古人习惯于将铜称为金,因此铜器上的铭文就叫金文。又因为这种文字在钟鼎之类的青铜器上出现最多,所以又名钟鼎文。青铜器在商周时代有着强大的宗教力量和政治力量,“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它是巫或王(王也是最大的巫)在祭祀仪式上用来沟通上天、通达祖神旨意、实现合理统治的手段与工具。

    铸造青铜器的泥制模型—陶范质地松软,比龟甲、兽骨容易雕刻,所以早期金文相对于甲骨文更能自由地表达出象形表意的内在精神。此时期金文文字的大小、长短不一,书写的章法只讲究纵向的顺序而无视横向的严整,字体或长或短,犄角错落,顾盼生辉。

    西周以后,青铜器铭文大大发展,在性质、内容、形式、字数、书体方面都与前期有很大变化。刻铸的位置由隐蔽逐渐转向器物显要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制、宴飨礼仪等多方面,成为宣扬祖先功业、借以传之后世的文告。铭文有了“史书”的性质,开始讲究行列秩序,对字体进行有意的布置与规范。从西周中期开始,这种追求行列整齐、字形工整化的倾向进一步加强。到了周穆王时代,这种方正整饬的铭文就较为常见了,金文的书写秩序化初步形成,铭文的笔画也受其影响摆脱象形的束缚走向线条化,汉字的形体结构不再自由随意,长短阔狭趋向统一,布局也显得齐整圆融。西周中晚期,一些长篇铭文的书写开始被规范在阳线方格中,由于这种格子往往长大于宽,因此填写其中的铭文字体显得比较细长。此时金文的铭刻已经超出了宣告神谕王命内容的意义,而是追求秩序的“礼乐”精神的一种体现。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礼崩乐坏”,诸侯国自行其是,许多美化修饰类字体纷纷出现,这些字一方面纵向拉伸字体,另一方面增加弯曲宛转的线条以填充线条之间的空隙,如鸟虫篆。依据郭沫若先生的看法,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而多数金文依然保持整饬的面貌,一方面与当时日趋便捷的手写体保持同步,一方面力求满足青铜器典雅规整的要求,还要适应范铸与刀刻的特点,作为“正体”的金文就这样不断地对手写体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与处理,从而逐步发展为以端庄秀丽的长圆形为主体的字形特征。

    笔画圆转是金文字体的突出特点。西周早期的文字笔画中肥而首尾略有锋芒,到了西周晚期的籀篆体则首尾如一,线条圆匀宛转,字体圆润典雅,这一方面可能有刻意修饰美化的成分,另一方面与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也不无关系。因为青铜液浇铸时的高温冲击会磨损字模的笔形之口,而脱范清砂、打磨器物又会进一步磨损字口。这就使铭文的笔画变得浑圆,难见锐锋。范铸的字模经过铜水的浸润,加强了线条的厚重感,再加上青铜材质本身所具有的坚韧结实的质地、自然展露的色彩,共同构筑了金文端庄肃穆的古朴之美。

(选自陈虹《汉字在古代器物上的感性显现》,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或许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统礼制因其长期附着在传统政治体制之上,必然具有种种封建之质核,然而同样无可否认的是,对于个人来说,礼及礼制是立身处世的一套准则;对于群体来说,礼和礼制又是人际交往的文明规则;扩而大之,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礼和礼制则是为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制度而设计的。因此,礼制中必定蕴含着中华先民的生命经验和生活智慧。这种经验与智慧的深厚积累之核心,就是一个“仁”字。

    《礼记》载:“礼者,理也。”即统治者以“礼”来治事理政,也就是以“理”来治事理政。在儒家理念中,政治上最大的“理”就是要施行德治主义的“仁”政。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即在仁政中,德与礼相互为用,不可分割。

    在孔子看来,仁政有诸种具体表现,国家在施政过程中必须具备。仁政的具体表现有五项特质:“恭”“宽”“信”“敏”“惠”,概而言之,便是庄重、宽容、诚信、勤勉及惠人。这些准则亦是各种具体而微的礼制规范由以制定和实施的内在理念。因而仁、礼关系可以简要地表述为“礼”为“仁”之用,“仁”为“礼”之体;或者说“礼”为“仁”之流,“仁”为“礼”之源。

    “仁”的原初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最古老的政书《尚书·仲虺之诰》有“仁,爱也”语,《诗经·郑风·叔于田》有“洵美且仁”语,是指民风。《左传·襄公九年》有“体仁足以长人”语,仁者爱人,施仁政可以发展人的才能。这些理念原本是先秦族群社会普遍存在的血缘亲情关系的天然反映,同样具有历史正当性。在这种基于血缘关系的小共同体中,由长者(族长)主导的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父权和父责相统一,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君仁、臣忠”。显然,这是一种对君臣父子双方都有约束力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原初含义是: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各安其位,各行其责。所以,从原生儒家的君权、父权中推不出后世“三纲五常”中绝对专制的理念来。恰恰相反,原生儒家的观念是“圣道”高于君命,儒士为王者师,信仰高于权位,所以孟子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类的民本思想,荀子有“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犬行也”的道德原则。

    从血缘亲情中生长出来的仁爱观念,再外推一步,即是“忠恕之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根据曾子的解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的正解就是“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其反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基本精神都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也就是孟子所说:“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此孟子推出“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将此作为“仁”之“四端”。孟子所言,实质就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故可简称为“人性”,也就是“仁”的具体表现。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节选自葛金芳《中华礼制内在凝聚力的学理资源和现实挑战》有删减)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我们这个时代,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一次巨大的变革。我们正在经历从“考试式学习”向“破案式学习”的过渡。

    此话怎讲?

    过去的学习,知识的门类是固定的,问题也是清晰的。而且这些知识都已经被体系化,以文字的方式确切地写在经典里,你只要去学就可以了。

    所以,你的求知方式应该是勤奋、专精、系统化地学习,而学习效果由各种各样的考试来衡量。这种学习模式被称为“考试式学习”。

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有过著名的“刺猬与狐狸论”:刺猬之道,一以贯之(一元主义);狐狸狡诈,却性喜多方(多元主义)。传统社会显然更需要刺猬式的专家,但是今天,“考试式学习”模式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原因很简单:第一,人类的知识总量已经太大了,大到任何一个人,用任何一种方式都无法消化。第二,知识的确定性正在丧失。知识本身在频繁更新,今天还是共识的东西,明天可能就不对了。问题越来越多,但是确切的答案越来越少。

    那怎么办?美国顶级畅销书作家庞德斯通在《知识大迁移》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开脑洞的办法:除了专长之外,你要尽可能多地、碎片化地掌握一些知识的皮毛,不用系统,不用深入。

    过去的知识是固化的,学习者跟它的关系,有点像人和财富,是占有关系,占有得越多越富有。但是现在不行了,知识多到你根本就占有不过来。

    打个比方,过去水很少,而自己这个容器很大,往自己这个空桶里装水,当然是装得越多越好。而现在,水已经多得像大海,你就别想往身体里装了,学会在水里面游泳就好。

    不管什么知识,都成了你踏入未知世界的踏板。一个片段的知识,会成为你求知路上的援兵,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起作用的接应。它不是答案,但它是通向答案的钥匙。

    还记得那个爱下围棋的数码工程师吗?过去,围棋只是业余爱好,但是现在,正因为他对两边都懂一点,所以,击败人类棋手的人工智能AlphaGo才可能是他开发的啊。

    那些一鳞半爪的知识,孤立地看可能没有用。但它极有可能在机缘凑巧时,填补一个你认知世界的空白维度,那它就是价值连城的。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到华生的时候。他马上判断出他是一个从阿富汗回国的军医。为什么呢?因为华生有医务工作者的风度,同时还有军人气概,那他肯定是个军医。左臂动作僵硬,说明刚刚受过伤。那当时什么地方刚刚打完仗,有可能让一个军医受伤呢?阿富汗。所以,结论就出来了。

    你看,福尔摩斯只需要一个片段的知识——阿富汗刚打完仗,就足以让他完成一整套推理。他并不需要深入细致地了解这场战争。

    这就是“破案式学习”。过去的学习,是面对已知的学习。现在的学习,是面对未知的学习。人人都是福尔摩斯。

    (选自《青年博览》2019年第7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科的创立,至今尚不到百年。进入20世纪初期。无论是对于中国哲学文的研究文献的梳理、方法的探索,还是基于传统的现代转化而尝试构建中国哲学体系,均取得一定进展,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哲学学科最初的建立,可以说是学习和依傍的产物。一方面,它所研究的材料和对建文中国的:另一方面。它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框架主要是外来的。这种状况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延续着,只不过问题意识和思想框架发生了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日益紧密,进一步丰富了国人对世界的理解,对传统的态度也逐渐发生变化,中国哲学研究进入一个活跃时期。比如,冯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描述中国哲学的逻辑发展。又如,汤一介思考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试图构造以真善美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等等。在通史之外,无论是断代史还是学派和人物的研究都向纵深发展。以出土文献为代表的新材料发现,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带动了人文学科内部的知识互动。这一阶段研究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日益形成中国哲学主体性自觉。

    中国哲学主体性自觉,体现在更加重视中国思想文化的固有格局,而不是依赖西方的哲学定义或者既定的思想框架来择取材料、肢解原有的知识体系。经学传统重新被关注就是一个例子。冯友兰晚年特别强调,要重视《周易》哲学研究。其弟子朱伯昆所著的《易学哲学史》,不仅系统梳理了易学中的哲学问题,而且确立了传统经学在中国哲学领域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后来的学者除继续探索易学哲学之外,还进一步讨论《诗》《书》春秋》等的哲学思想,丰富了对中国哲学的整体理解。

    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自觉,还体现在更加注重对中国哲学独特价值和普遍意义的发掘。21世纪之初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是对中国思想传统内在价值的一次系统反思,也是对长期简单以西方哲学框架构建中国哲学学科的系统反思。经过此次讨论,中国哲学研究者增强了对哲学多样性的认知,认识到不应把欧洲哲学或者美国哲学看作哲学的唯一形态。在这一背景下,学术界更加自觉地关注中国哲学的独特价值和普遍意义。当然,这不等于不去寻求与外部世界的会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新时代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更加急迫。新时代构建中国哲学学科,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一方面,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传统,更加平和地处理与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与世界的对话,更加从容地借鉴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在中国和世界的会通中确立更加坚实的文化根基。在这个背景下,通过继承和借鉴、知识和话语创新来呈现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已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共识。

(王博《增强中国哲学主体性自觉》,2019年7月8日《人民日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