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桂林市、贺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谈论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时,我们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图腾崇拜,古人对于作为图腾祖先的动植物,集团中的成员都加以崇敬,不敢随意损害毁伤或生杀,这种对自然的畏惧心理发挥了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在人类进入农耕文化后,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古人对自然的态度是认识自然,然后去顺应自然,诸如“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谷雨前,好种棉”;“清明后,谷雨前,高梁苗儿要露尖”。……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荀子也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样的思想和境界,散见于各类古典文献及道家儒家等著述之中,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王震中《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渊源及其对自然的保护》

材料二:19世纪以来,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西方国家陆续颁布了一些防治大气、水、农药等污染的法规。……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国家相继成立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并通过征收排污费解决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问题。但这类被动的“尾部治理”措施收效亦不甚显著……1970年4月由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地球日”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动;同时,70--80年代在环境科学的研究过程中,西方国家从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摸清了主要污染物质的污染规律。……8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污染,普遍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问题。

——梅雪芹《工业革会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产生的渊源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推动西方国家环境得以较好解决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们从中应得到的启示。
举一反三
家谱、族谱是我国民间一种特有的文化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出现了家谱学著作,例如《潜夫论·志氏姓》《帝王年谱》等,还有碑刻家谱《孙叔敖碑》,记载了该家族数百年的历史,碑文已经具备家谱的性质。汉代的家谱作用是“明系世、辨昭穆”,记载内容有家族世系、生卒、字号、官位、葬地等。东汉及魏晋以后,族谱便以纸质方式大量留存下来。而唐朝时期,修家谱、重门第的风气达到顶峰,唐太宗为了让自己所在的关陇士族皇族一脉作为第一族,下令重修族谱。武则天也下令重修族谱,加入自己所在的庶族一脉。

——摘编自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

材料二

《水澄刘氏家谱》及其系列宗族、乡约、保甲文献,是宋明时代宗族重建运动的重要代表。其内容有:“初,刘氏家庙所行,皆世俗之礼。先生一一正之,置祀田,辑宗谱,立乡约。乃立宗长一人,总宗教、宗翼二人佐之,宗老一人以齿(老人),宗干一人司钱谷,宗纠一人司赏罚。举宗之事,皆质成于宗长。宗长未听,而投牒于官者,罪之。月朔,宗长率宗人而谒庙,有善恶皆书之。置义田百亩,定卸(通“恤”)例:一卸贤,二卸鳏,三卸孤,四卸嫠,五卸丧,六助婚。罪人与醮妇不卸。”

——摘编自刘宗周《水澄刘氏家谱》

材料三

明清时期,家谱进入完善期,家谱功能逐渐转化为教育、伦理功能,宣扬和实践“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伦理思想。明清讲究“孝治天下”,家谱也是注重“尊祖”“敬宗”等德化功能。孙中山先生指出:“族谱记录着中华民族由宗族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重视精神谱系”的建设,要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探月精神、深潜精神,为新时代精神文化提供丰富的滋养。

——摘编自沙其敏《中国族谱与地方志研究》、[日]多贺秋五郎《中国宗谱》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