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家的经典著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人恒过,然后能改。

(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用六位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B、第②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C、第③段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 D、第④段的结论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国家
举一反三
阅读议论文《储蓄人生》,完成1—4题。

①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了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

②一个人呱呱附地,便开始储蓄亲情。这一储蓄会伴随他或她走过一生。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它们。有了亲情这笔储蓄,即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是富有的,而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③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学识的储蓄需要锲而不舍。一个人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重要的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不断地充实和更磨擦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⑤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难、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么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瑶池马湖

川湄

    ①看图片,马湖不是一泓水,是一块碧玉;看镜头,马湖不是一块凝脂似的琥珀,而是烟雾苍茫的一方静水。

    ②抵达四川凉山马湖边三面环山的小镇,车子停在马湖朋友家院子里的时候,我还没有窥见马湖的一丝眼神,而灵魂深处的马湖已是呼之欲出,光芒万丈了。

    ③马湖在我心上沉睡已久。走过万水千山,我终于将拥有一个真切动人的马湖。

    ④马湖湖面开阔,整体上随两岸的山而逶迤流转。太阳下,它有静水深流的碧波之纯净;晨昏间,它有浓情蜜意的云雾之丰满。马湖的湖光山色,日夜变幻无穷,令人目不暇接。这是我的心、我的眼、我的皮肤所触摸的马湖。对于美丽的马湖,除了感受内心潜滋暗长的爱,除了耽于爱而消磨的时光,还有什么好说?

    ⑤在马湖广大湖面和森林里,一个人的幸福是无法言传的,到处都是美景。

    ⑥山外的人爱马湖,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机缘,你只需要怀着所有的幻想,来到马湖边,看马湖它湖水变幻,看马湖人悠然消夏。在湖水里游得尽兴了,爬上岸来,你会被招呼进林中空地喝酒吃肉。朋友的彝人大家族,男女老少几十人围坐在烤炉边,烧烤玉米、土豆、鸡肉、羊肉和牛肉。这时候,手机音乐响起来,彝族火把节的音乐,原生态的《留客歌》,在马湖如同夏日蝉声,随时会破空而来。

    ⑦马湖多情的湖水、幽暗的森林、美丽的朝霞和浓雾,并不见得比马湖边上的人情更让我留恋。也许这样对比是没有道理的,自然而然来到我心里的想法,我不能主观地用任何生活哲学去抹掉它。感情生活中有一切的生活哲学。在马湖这令我失去常规意识的超然出尘之地,我有一些很自我的私藏,比如马湖特产舌尖上的美味“西施莼”。

    ⑧马湖不用语言,用它的纯美告诉我,最理想的生活,就是这种大自然所暗示给我们的生活:无畏的生命,在无尽地生长。马湖有天籁种种:流水潺潺,夏蝉如歌,鸟鸣啾啾,友人絮语。像山风吹动野草一般,马湖森林和湖水中交响乐一般丰厚的夏之声响,把我心里久久压抑着的灵性、柔软和欢乐,轻轻地唤醒。

    ⑨马湖的清凉之光,马湖藏着蘑菇之类奇珍的森林,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和孩子们一起欢笑,似乎拂掉了天地间的尘埃。我可以像白马一样纵身跃入马湖,让马湖的清波,冲刷掉眼里的尘埃,也带走心上的尘埃。马湖三日,我去过三次海滨浴场,经历过两场马湖的洗礼,纵情畅游于马湖的无忧之水。

    ⑩马湖给了我遗忘的能力,遗忘我对于尘世幸福的渴求,遗忘求而不得的痛苦。得到太多的人,才会渴求更多,过分渴求幸福是不对的。失去太多的人,又会产生恐惧,而恐惧又会使我们失去更多,失去感受美好的能力。宠辱皆忘,这四个字,应该就是智慧者的处世之道。忘我,这两个字,则应该是最高智慧者的处世之道。

    ⑪一帖水墨路三千,马湖归来不看湖。

(选《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7月2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 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 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 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 射者中,弈者胜, 觥筹交错, 起坐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 人影散乱,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 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乙】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有琴一张, 有棋一局, 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 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 老于此五物之间, 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 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 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有删减)

【注】①三代: 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 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 逃避名声。不求名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