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七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高祖(刘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给馈饷,不粮道

(2)、下列各组句子画线词意思不同的两组是(    )

①当世事    百万军        ②决胜千里之外   不求闻达诸侯

③未知二    以彰咎        ④可计日待也    有一范增不能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

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②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4)、写出源于选文中的两个成语
(5)、甲、乙两文都谈到了用人的问题,你认为诸葛亮和刘邦都强调了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冬天里的一团火
谢宗玉
①每年秋天收了谷子,父亲便要赶在风雪来临之前去后山烧一窑炭回家。之后,风雪就从北方赶到了我们村庄,摇着窗棂吱呀吱呀直晃,踢得多年失修的门板咣当咣当直响,像一个被冻得气急败坏的小孩,要一头撞进家门。小妹哆嗦着把小小的脑袋从被窝里伸出来说:“风也被冻哭了呢!”
②早晨起来,父亲已经把家中四壁该固定的固定了,该糊实的糊实了,母亲则在房子中央燃了一盆木炭火。我和小妹欢呼着跳下床,知道又到了漫长的烤火季节。一家人团团围在炭火旁,把一年到头都没有好好打量,甚至有些生疏的彼此认认真真端详一番。话头总是母亲最先引出的。她飞针扬线的手从容雅致,嘴里则像一只吐丝的蜘蛛,把一家人一年来细细碎碎的事情都吐了出来,条理分明得就像一张蛛网。父亲口吐云烟的样子气定神闲,我和小妹则像小猴样互相抓挠不休。炭火很快就平息了我和小妹年幼的躁动,凝眸处,眼前构筑了一个通透的世界,民间典故在父母心中涌涌簇簇,于是给我们讲起故事来,从童话到传说,从演义到鬼怪。繁重的农事剥夺了一家人彼此应有的关爱,一年之中只有这么一刻让我感到是在爱的中心,在幸福的中心。
③我和小妹被炭火烤得昏昏欲睡,伸个懒腰站起来,窗外已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风雪把贫穷的村庄变得富有而丰润。黄昏时分,雪停风静,孩子们个个要把自己玩成一块冰雪才肯回家。冰雪帮穷孩子剥掉了那张积劳成茧的外壳,还以花蕾般的纯真,一个个小脸红扑扑的。玩累了,我和小妹就挟一团寒气闯进家里,围着炭火坐下来,脱掉鞋子,那种痒酥酥的暖意真有说不出的舒服。
④晚上不点油灯,木炭火把陈旧的房子涂成年画的颜色,种种器皿都跳跃着金子的光泽,我们血色亏欠的脸庞也充满了油彩般的红光。冬夜漫长,有火则短。往往是一家人先聊些闲话,慢慢地,思绪渐渐飘飞,睡意这时候从深海处泅洇上来,将一切浸淹。最后的那句含含糊糊的闲话也不知是谁说的,说了些啥,就像雨后叶尖上最后那滴迟迟不落的水珠落在空明的湖心,漾开去,漾开去,了无痕迹。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母亲首先“唔”一声从半梦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使夜色漾起了新的涟漪。母亲用火针拨了拨炭火上的灰垢,火又鲜光起来,辐射出的热能将我们渐凉的身子重新抚暖。又不知过了多久,细碎的炭火终于星星般隐去了,我们才拖着醉步上床睡觉。这种醉当然不是因为酒,而是因为火。火是让人类沉醉的另一方式。
⑤待到木炭即将告罄,冬天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过了休养生息的冬季,来到万物复苏的春天,怀揣热力的我们又开始忙于一年初始的事情。小妹走出家门,对着屋前的几树桃花打了个哈欠,泪眼婆娑地惊叫一声:“呦呵,火星子都跑到屋外了!怎么不叫我早点出来?”
⑥也许是吧,花朵是绿色生命另一种形式的燃烧,所有花朵都开放了,春天就会被烤得暖暖和和,舒舒服服。
(选文有改动)

班级正在开展“交友之道'学习活动,下面这些材料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材料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草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材料二】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①,藜羹②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囊③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④其甑⑤中而食之,孔子佯⑥为不见之。选间⑦,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⑧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⑨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孔子穷乎陈、蔡之间:孔子受困于陈国蔡国之间。②藜(lí)羹(gēng):用要菜做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③ (cuàn):烧火做饭。④攫:用手抓取。⑤甑 (zèng):古代蒸食的炊具。⑥佯:假装。⑦选间:一会儿。⑧食洁而后馈:向尊长进食叫馈。这句话是孔子在测试颜回,他说今天梦见先君,只有没被别人吃过,干净的食物才可以进献。⑨煤炱 (tái):黑煤灰。

【材料三】

送沈子归江东

[唐】王维

 ____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折。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①罟师:渔人。罟,读gǔ,渔网。

熟读课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blank#}1{#/blank#}。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blank#}2{#/blank#}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blank#}3{#/blank#}胡。

    上自{#blank#}4{#/blank#}军。至霸上及棘门{#blank#}5{#/blank#},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blank#}6{#/blank#}{#blank#}7{#/blank#}细柳军,军士吏{#blank#}8{#/blank#}甲,锐兵刃{#blank#}9{#/blank#},{#blank#}10{#/blank#}弓弩,持满。天子先驱{#blank#}11{#/blank#}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blank#}12{#/blank#}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blank#}13{#/blank#}’。”{#blank#}14{#/blank#}无何{#blank#}15{#/blank#},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blank#}16{#/blank#}{#blank#}17{#/blank#}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blank#}18{#/blank#}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blank#}19{#/blank#}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blank#}20{#/blank#}之士不{#blank#}21{#/blank#},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blank#}22{#/blank#},改容{#blank#}23{#/blank#}车。使人称谢{#blank#}24{#/blank#}:“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blank#}25{#/blank#}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blank#}26{#/blank#}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