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听到幸福

    ①去年冬天,我到北方的某个山村采访,本以为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却因某种原因在村里老乡家住了半个多月,每天心浮气躁又无所事事的我只能在小村里溜达,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村口那个小火车站。

    ②火车站很小,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但每天仍有几趟车鸣着汽笛在我身边缓缓停下,然后再鸣笛加速离开,那汽笛声,远听雄浑沉厚,近听尖锐刺耳。

    ③我发现,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入神地听着,并随着火车的远近而摆动着他的脑袋,火车走远了,他脸上露出惬意的微笑,若有所思的样子,似乎在回味着什么美好的事情,我叫了他几次,他都未回头。

    ④一次,火车晚点到天色将黑才来,孩子就一直在那儿等着,直到他妈妈来领他回家。

    ⑤我和那个朴实的乡村妇女聊了起来,他妈妈说,男孩子在两岁时,一场大病使他听力严重受损,只能听到分贝很高的声音,而这个小山村里他能经常听到的就是火车的汽笛声了。所以,每天下午他都来听,回去后用很大的自己听不到的声音美滋滋地告诉周围的人,他又听到了汽笛声。

    ⑥母亲在讲这些的时候,旁边的孩子安静地站在那里,好像在出神地想着什么。

    ⑦我被小男孩的满足震撼了,当他听到那激荡耳膜的汽笛声时,他肯定又听到了他曾经听到过的蜂嗡莺啼、虫啾雀语,还有那爆竹炸开的声音、花开的声音、翅膀划过天空的声音、水从泉眼里汩汩流出来的声音……所有剧烈的声音和细微的气息都在一颗幼小的心间反复地回荡,那一刻,他一定惬意地拥有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也是从那个夜晚起,我不再用力关窗以隔绝忽然来临的火车汽笛声,而是沉淀了浮躁,用平静的心去聆听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听到的声音:树林中透出的雀鸣,细雨轻叩窗棂的淅沥,雪压梅枝折断的声音……所有这一切悄然入耳,都是串串美妙的音符,在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不知不觉间陶醉其中。那时,我仿佛也触摸到了小男孩听到汽笛时心底泛起的幸福。

    ⑧透过虚浮,剥去层层炫目虚假的光环,铅华落尽,幸福就露出了它朴实的真谛:拥有健康的身体,一份喜欢的工作,朋友一句真诚的祝福,回家能够看到父母……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第④段体现出男孩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⑤段运用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汽笛声“远听雄浑沉厚,近听尖锐刺耳”,可是男孩子听到后为什么是喜滋滋的?
(5)、第⑦段中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试举一例赏析。
(6)、我感受不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
(7)、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请把你认为最幸福的场景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字数在100-150之间。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共享单车的共治之路

      在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时段,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选取了全网传播量较高的323篇相关原创报道、评论文章作为样本,分析发现:共享单车的舆论关注度于2016年10月开始持续走高,在许多地方,共享单车也成为地方两会热议的话题。

      面对环境污染,共享单车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出行方式。面对交通拥堵,共享单车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与过去多个城市推出的市政公共自行车相比,无桩的停放形式、即走即停的使用体验,成为共享单车流行的重要原因。

      ______,成也便捷,乱也便捷。自去年11月以来,舆论所呈现的负面问题激增。没有确定法规约束下的乱停乱放等任性行为、资本疯狂追逐下的无序竞争,“便捷”反而成了共享单车的问题。______,共享单车还处于市场扩容的“青春期”。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公共管理,成为摆在各方面前的一道考题。尽管困难重重,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共享单车唯有走“共治”之路,才能够健康持续有效的发展。

      对于共享单车来说,共治的道路上首先需要的就是法律法规的完善。目前看,共享单车的发展太迅速,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的预期。但是却没有政策的依据。让每一辆单车都能够享受到政策的庇佑,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未来之路吧!否则,没有法律法规庇佑的共享单车,注定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

      其实,有了法律保障之后,更多的还是需要配套措施的落地。就拿网约车的例子来说,从中央层面的法律入手,配合各个地方的法规,形成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这样才能够实现最终的共治之路。而目标都是将单车纳入到合法的渠道中来。配套措施,更应该包含着除了法律规章之外的那些基础设施的完善,比如城市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的关系如何,等等问题都需要破解,而不是需要单个的公司去破解。

      每个城市,都应该保持一种宽容心态。既然是共治,就需要明确谁管理和谁负责的问题。对于共享单车来说,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就是,在共治道路上,每个城市管理者的态度。如果直接拒绝,这是一种没有胸怀的表达,而正确的姿态是允许且让其步入共治轨道中去。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看到共享单车发展的前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城市的宽容态度,都是一个文明的反光镜,照射出文明的水有多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炊烟里的母亲

朱成玉

    ①母亲老了,总是遗忘。晾晒的衣物忘了在下雨前收回,莫名其妙就弄伤了手脚,衣服上的扣子去向不明,做饭煳锅底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人说,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的确,现在的母亲,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左手和右手。

    ②唯一忘不掉的,是她自己的孩子。忘不掉孩子们的生日,大概她也知道自己的记性不佳,便在日历上找到那些日子,然后叠起来,用以提醒自己。

    ③除了儿女,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如今,儿女们如鸟一样飞远,母亲的桌上只有一双孤独的筷子。母亲,被冷落在遥远的炊烟里,一转身又是一年。

    ④看到炊烟,就看到母亲了。我总是这样想。并习惯了这样去看每个人家的炊烟:炊烟缓缓,那一定是孩子们都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用她的安详笼罩着孩子们的美梦;炊烟凌乱,那一定是孩子们迟迟未归,母亲牵肠挂肚,急得在院子里打转。

    ⑤那时,我就是个喜欢疯跑的孩子,也是喜欢哭泣的孩子,满脸鼻涕的孩子。可是,母亲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把我抱起,毫不犹豫地,深深地吻下去。

    ⑥一丝风也没有的时候,炊烟笔直笔直的,那很像年轻时候的母亲,身材高挑,相貌出众,被村里无数后生的眼睛偷偷地打量过。

    ⑦可是一阵风就会将那笔直的身段吹弯,就像现在佝偻着的母亲。原来,炊烟也是会老的啊。母亲,用褶皱,用后半夜的一盏油灯,用老花镜,用哆哆嗦嗦的手,用手上的针线……爱着我们,却极力不发出声来。哪怕一声轻咳,都埋在一块柔软的巾帕里。

    ⑧柴米油盐,是这一生和母亲最亲密的事物。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即便在艰苦的日子里,母亲也总是认认真真地做饭,从来不对付。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母亲却不一样,没看见她用了多少食材,却总能变着花样地做出许多可口的饭菜来。母亲在厨房里劈啪作响,把贫苦颠得上下翻飞,把日子炒得香滋辣味。灶台底下的火焰,总是忍不住窜出来为母亲鼓掌。

    ⑨而从灶台下欢快地跑向屋顶的炊烟,是缠绕在母亲手上的戒指,一生都未曾褪下。因为,在母亲的指缝间,我总能闻到葱花的味道,家的味道。

    ⑩所以,我家的炊烟是有着葱花味儿的炊烟。我家的炊烟也是最好客的炊烟,总是微笑的。或是点头,或是招手,欢迎你,挽留你。

    ⑪炊烟,就这样在我的目光里一茬一茬地熄灭,又一茬一茬地升起。

    ⑫今夜,我想念母亲。可是我无法回到她的身边,唯有希望故乡的风能轻一点儿,别把我家的炊烟吹得东倒西斜。因为母亲在炊烟里睡着,她累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吧,借着炊烟的暖。

    ⑬母亲,今夜我们梦中相见。

(选自《辽宁青年》2014年第10期,有改动)

阅读《最优秀的学生》,回答小题。

最优秀的学生

①那年那天,我被一个很不显眼的学生感动了。

②那是学校田径运动会班级报名阶段,我们班有两个项目一直没人报,动员也不行。其中一个是女生 100 米,这个项目成了本班的一大羞事,从来拿不了名次不说,还出了几个笑话,比如被甩得太远干脆坐下不跑了,比如被喝倒彩站住哇哇大叫起来……反正我们班的女生都恨透了这个项目。

    ③那天自习课,我正在办公室里愁这件事,一个女生喊报告进来,红着脸很认真地说:“我想报100米”。

    ④我有点吃惊,看着她一时无语。她又说:“放心,我会跑出好成绩!”

    ⑤我怕我的异常反应有伤她的自尊,忙说:“好吧,我考虑一下,你先回去吧!”

    ⑥她转身走时又说了一句:“老师,相信我!”

    ⑦我开始认真地考虑她的请求。张梅,女生中最不显眼的一个,黑胖憨厚,而且肢体动作显然比常人迟钝一些,她从来没违反过任何纪律,但也从来没有迸发过任何光彩,学习成绩排在后15名,没参加过任何赛事,在班级赛跑中她也是跑得最慢的一个,成绩尚未达到及格线。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无可指责也无可指望的憨厚孩子,平日也不大留意她,单独说话这还是第一次。

    ⑧可是,就这一次,我发现她的言语和姿态里有一种奇特的东西,一时理不清,但让我感动。想来想去,我决定答应她的请求。在班会上我对她提出了表扬,果然,全班哄笑起来。我发现她只是笑了笑,起身说:“谢谢老师!”

    ⑨运动会中,我最关注的就是女生百米了,我知道张梅取得名次是不可能的,究竟在关注什么,我自己也不大明确。终于到女生百米比赛了,我在终点张望着,内心有一种莫名的紧张。起跑时,张梅就迟缓了一步,前方各班的巾帼名将们几乎没有差距,狂风一团,张梅一开始就被孤零零地甩在了后面。第一名冲线时,她离终点至少还有40米。全场气氛却异常热烈,笑声、叫声海啸一般。

    ⑩我紧盯着张梅的每一个动作,很快我看懂了,真正感动了:她拼尽了全力在跑,她几乎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只是尽最大努力完成比赛,当跑道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她反而发挥正常了,更有拼搏的劲头了,没有怯场,没有逃避,而是越跑越快。这时,全场喝倒彩的学生不约而同静了下来,显然,全都感到一种赛事之上的奇特力量!

    ⑪张梅跑到终点后,直接跑到计时人员跟前问:“多少?”计时人员报:“16秒08!”张梅一听欢呼起来:“好啊!太棒了!……”这时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对计时人员解释:“她是最优秀的!她上次的百米成绩是17秒67!”

    ⑫就从那次百米赛开始,张梅成了我最关注的学生,也成了我心目中最优秀的学生。我发现了她身上的许多亮点,她一直在进步,虽然非常缓慢;她一直很刻苦,虽然成绩一直落后。她是唯一不崇拜明星的学生,她是唯一一个学习一般却认真参加中考而且多方打听成绩的学生,她是唯一一个让我泪流满面的学生。她离校时还憨笑着对我说:“老师,我的百米现在15秒08了!谢谢您!”

    ⑬14年过去了,张梅现在是一家家政服务公司的总裁,连锁公司8家,拥有近亿资产,并成了济达八方的“爱心天使”。就目前来说,当初这个最不显眼的学生已成了最优秀的学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