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简阳市镇金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①,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②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③,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耳,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选自《史记》)

【注释】①“赵王”句: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赵胜是赵丹的叔父。当时(前258年),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情势危急,赵王让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国楚国求救。后来取得楚魏两国的救援,击败了秦军。  ②文武备具:犹言文武全才。③称诵:称颂。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才美不外

②策之不以其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3)、甲文中“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两个文段的共同话题是什么?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母亲的金手表》,完成问题。
                                                                              母亲的金手表
                                                                                   琦君
      ①那只圆圆的金手表,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非常笨拙的,可是那个时候,它是我们全村最漂亮的手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听说父亲给母亲带回一只金手表,都要看一下开开眼界。每逢此时,母亲会把一双油腻的手,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看。然后,她眯起眼来看半天,笑嘻嘻地说:“也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了。”我就说:“你不上发条,早都停了。”母亲说:“停了就停了,我哪有时间看手表。看看太阳晒到哪里,听听鸡叫,就晓得时辰了。”我真想说:“妈妈不戴就给我戴吧。”
      ②但我不敢说,我知道母亲绝对舍不得的。我只有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才偷偷地去取出来戴一下,在镜子前左照右照一阵又取下来,小心放好。我也并不管它的长短针指在哪一时哪一刻。跟母亲一样,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我虽幼小,却完全懂得母亲珍爱金手表的心意。
      ③后来我长大了,要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金手表给我戴上,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我坚持不肯戴,说:“上海有的是既漂亮又便宜的手表,我可以省吃俭用买一只。这只手表是父亲留给您的最宝贵的纪念品啊。”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
      ④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到上海后不久,我就在同学介绍的熟悉的表店,买了一只价廉物美的不锈钢手表。每回深夜伏在小桌上写信给母亲时,我都会看看手表写下时刻。我写道:“妈妈,现在是深夜一时,您睡得好吗?枕头底下的金手表,您要时常上发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锈的哟。”母亲的来信总是叔叔代写的,从不提手表的事。我知道她只是把它默默地藏在心中,不愿意对任何人说。
      ⑤大学四年中,我也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可她竟然得了不治之症,这我一点都不知道。她生怕我读书分心,叫叔叔瞒着我。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第一个月的薪水一领到就买了一只手表,要把它送给母亲。它也是金色的,不过比父亲送的那只江西老表要新式多了。
      ⑥那时正值抗日,海上封锁,水路不通。我于天寒地冻的严冬,千辛万苦从旱路赶了半个多月才回到家中,只为拜见母亲,把礼物献上,却没想到她老人家早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
      ⑦这份锥心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我是不该在兵荒马乱中离开衰病的母亲远去上海念书的。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慈母之爱,昊天罔极1
      ⑧我含泪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那只她最珍爱的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盒中,放在床边的抽屉里。指针停在一个时刻上,但那绝不是母亲逝世的时间。她平时就不记得给手表上发条,何况在沉重的病中。
      ⑨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去。有一天,我忽然省悟:徒悲无益,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让我专心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步向前走。
     ⑩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放在耳边,仔细听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注】①[昊天罔极]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杨慧

       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

       ②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③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④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⑤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日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

       ⑥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喊:“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⑦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倒了,高烧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竟站了多久。

       ⑧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

       ⑨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

       ⑩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⑪母亲这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贴补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陋的茅__草房,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四处透风。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

       ⑫雪花落在村庄,落在田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

       ⑬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⑭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诺诺地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⑮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敷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7年第2期,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①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②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冷月和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③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了,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④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泥土,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而背阴山坡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那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选自2010年3月26日《广州日报》,略有改动)

阅读《拍卖你的生涯》,完成小题

拍卖你的生涯

    我参加过一堂很别致的讲座,讲座名为“拍卖你的生涯”。老师发给每人一张纸,其上打印着一些选项:和家人共度周末、豪宅、巨富、一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用卡、直言不讳的勇敢和百折不挠的真诚、一门精湛的技艺、一个小岛、一座宏大的图书馆、三五个知心朋友、一个勤劳忠诚的仆人、一张免费旅游世界的机票、一份价值五十万美元并每年可获得25%纯利收入的股票、名垂青史……

    老师拿起一只小锤子,说:“我手里是一只旧锤子,但今天它有某种权威——暂时充当拍卖锤。我要拍卖的东西,就是在座诸位的生涯。”

    大家听明白了,好奇地跃跃欲试。

    老师说:“我现在象征性地发给每人一千块钱,代表你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我会把这张纸上所列的诸项境况,一一举起,开始拍卖。你们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积蓄,购买这些可能性。一百块钱起拍,欢迎竞价。连喊三次,无人再出高价的时候,锤子就会落下,这项生涯就属于你了。注意!我说的是可能性,它的意思就是——你竞得了豪宅,但并不等于真的拥有了它。只是说你将穷尽一生的精力,来为自己争取它。把目标当成整个生涯的支撑点,相信只要竭尽全力,就有达成的可能。”

    教室的气氛骚动之后有些凝重 , 这游戏把我们人生的繁杂目的约分并形象化了——拼此一生,你到底要什么?

    老师举起了第一项拍卖品——拥有一个小岛,起价一百元。

    全场寂静,一个小岛,它在哪里?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大西洋还是太平洋?面积若何?人口多少?有无石油和珊瑚礁?风光怎样?

    疑声鹊起,大家迫切希望获得更详尽的资料:关于那个小岛,关于风土人情……老师一脸肃然,坚定地举着那张卡片,拒绝做更进一步的解说。

    于是,我们明白了。小岛,就是平平凡凡的无名小岛。你愿不愿以一生作注,去赢得这片海洋中的港湾?

    终于,一个平日最爱探险的女生,大声地喊出了竞价:“我出二百!”

    一个男生几乎下意识地报出:“五百!”显然他认为,买下荒凉岛屿这样的事,就该是男子汉的作为。

    那位个子不高却意志坚定的女生志在必得,她涨红着脸,一下子喊出了:“一千!”

    这是天价了!每个人只有一千块钱的储备,也就是说,她已下定以毕生精力赢得这个小岛的决心。别的人,只能望洋兴叹!

    那个男生有些悻悻地,说:“竞价应该一点点攀升,比如你出六百,我喊七百……这样可以给别人一个机会。”

    老师淡然一笑,说:“这只是象征性的拍卖,所以可能不合规矩。大家要记住,生涯如战场,假如你确认了自己的目标,就紧紧锁定它。机遇仿佛一闪而逝的流星!”

    大家明白了竞争的激烈,肃静中有了暗藏的紧迫和敌意。

    拍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用卡”时,争抢空前激烈起来。聪明人已发现,所列的选项,有些可以互相替代。有同学小声嘀咕:“有了信用卡,想干什么,还不是探囊取物!”于是信用卡成了最具热度的香饽饽,最后被一女将自重围中斩获。

    其后的诸项拍卖,高潮迭起,有些简直可以说是个人价值取向甚至隐秘心理的大曝光。一位众人眼中极腼腆内向的男同学,取走了免费旅游世界的机票,让人刮目相看。一位助人为乐的同学,居然选了勤快忠诚的仆人,让人大跌眼镜。一位爱喝酒的同仁,一锤定音买下了“三五个知心朋友”,让我在想象中狠掴了自己一掌。从前,我劝过他不要喝那么多酒,他笑说:“我喜欢和朋友在一起。”我不死心,便再劝,他却一直不改。此刻看到他的选择,我方晓得朋友在他的心秤上竟如此沉重。

    光顾看别人的热闹,差点耽误了自己的选择。同桌悄悄问:“你到底打算买何种生涯?”

    我说:“没拿定主意啊。我想要那座图书馆。”

    同桌说:“傻了不是!我看你不妨要那张价值五十万美元且年年递增25%的股票。要知道这可是一只会下金蛋的火鸡。只要有了钱,什么图书馆置办不出来呢?你要把图书馆换成别的资产,就很困难了。如今信息时代,资料都存储在光盘里,整个大英博物馆也不过是若干张碟的事,图书馆是落后的工业时代的遗物了……”

    他话还没说完,老师举起了新的一张卡片。他见利忘友,立刻抛开我,大喊了一声:“嗨!这个我要定了。一千!”

    我定睛一看,他倾囊而出购买回来的是——一门精湛的技艺。我窃笑道:“你这才是游牧时代的遗物呢!”

    他很认真地说:“我总记着老爸的话,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

    我暗笑:哈!人啊,真是环境的产物。

    想想同桌的话也不无道理,有了足够的钱,当然可以买下图书馆或是任何光碟,但没有这些钱之前就只能干瞪眼。钱在前?还是图书馆在前?两者的顺序便有了原则的不同。我愿自己在两鬓油黑耳聪目明之时,就拥有一座窗明几净汗牛充栋庭院深深斗拱飞檐的图书馆。再说,光碟和图书馆哪能同日而语?我不仅想看到那些古往今来的智慧头脑留下的宝藏,还喜欢那种静谧幽深的空间和气氛,让弥漫在阳光中的纸张味道鼓涨自己的肺……这些,用钱买来的新书和光碟,给得了吗!

    正这样想着,老师举起了“图书馆”,我也学同桌,破釜沉舟地大喊了一声:“一千!”于是,宏大的图书馆就落到了我的手中。那一刻,虽明知是个模拟游戏,心中还是扩散起喜悦的巨大涟漪。

    当老师说:“游戏到此结束!”教室一下静得不可思议,好像刚才闹哄哄的一群人,都吞炭为哑或羽化成仙了。老师接着说:“有一个现象,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有三项生涯,没有人应拍,也就是说未能成交。卖不出去的物品,按规矩是要收回的,但我决定还是把它们留下。也许你们想想之后,还会把它们选作自己的生涯目标。这三项是——名垂青史、和家人共度周末、直言不讳的勇敢和百折不挠的真诚。”

    同学大眼瞪小眼,刚才都只专注于购买各自的生涯,不曾注意被遗落冷淡的项目。听老师这样一说,就都默然。

    游戏结束了,不曾结束的是思考。

(作者:毕淑敏选自《养心妙药》,有改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赵丽宏

    ①友人赠我一株水竹,栽在一个姜黄色的小陶盆里,细细长长的茎,举着几片水灵灵的扇形绿叶,清秀文雅,十分可爱。然而隔不多久,不知什么原因再也没能恢复生机。小陶盆便空了。

    ②空陶盆搁在桌子上,实在不美观,想再栽一些什么花草,却总是没有机会。一天,母亲打扫厨房时,在屋角发现几个芋艿 , 这是去年冬天留下的,已经萌出了青青的芽。这芋艿不也可以种在空陶盆里吗?母亲笑了:“这怎么是芋艿待的地方?小小一个花盆会憋死它呢!”我不以为然,把一个鸡蛋大的芋艿种进了陶盆。盆儿太小,只两把泥土,就把芋艿埋起来了。

    ③我决定在花盆里种芋艿,倒并不全是盲目,因为我喜欢芋叶的形状,并且觉得它们有点像荷。那是儿时的事情了,一次去乡下,看到农民在一大片芋田里浇水,我忍不住惊叫起来:“那不是荷叶吗?怎么不长在水里呢?”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两点根据:首先是叶的形状,圆圆的,翠生生的,接近荷叶;还有一点更要紧,水珠滴在芋叶上,就像一颗颗亮晶晶的珍珠微微颤抖着、滚动着——我总以为只有荷叶才如此……

    ④芋芽蹿得很快,开始只是细细的一小段,就像孩子们削得尖尖的小铅笔头,没过几天就有食指那么长了,再过几天,一片椭圆形的叶悄悄舒展开来,像一顶绿色的小伞,撑开在小陶盆之上。第二片叶子很快又蹿出来了,而且一下子就超过了第一片叶子,那细细的叶茎足有一尺多长。这以后,它就似乎定了形,再也没有什么变化。

    ⑤“噢,真美!这是什么花草?”见到它的人几乎都会赞叹和疑问。

    ⑥我的回答自然挺得意:“是芋艿。没想到吧!”我为自己这小小的“创意”而得意。

    ⑦真的,这样长在小陶盆里的芋真有一股子灵气。纤长的叶茎托着一大一小两片圆叶,组成了一个“V”字。叶子是浅浅的绿色,浅得近乎透明,像是用玛瑙和绿玉雕刻出来的。每天夜里,芋叶悄悄地卷起来,清晨又不知不觉地舒展开了,这时候,叶面上总是凝聚着一颗晶莹闪烁的水珠。书桌上有了这样一盆植物,屋里的气氛变得清新而又生动。比之先前的那株水竹,这芋一点儿也不逊色呢!

    ⑧芋叶没再增加,茎却越来越长,并且愈加显得纤细柔弱。有一天傍晚回家,我发现它有了很大变化,原来那个“V”字不见了,两片叶子都倾向了一个方向,仿佛两个人同时在向谁深深地弯腰鞠躬。芋叶依然是浅浅的、近乎透明的绿色,并没萎缩的迹象,这是怎么回事呢?母亲走过未瞅了瞅,说:“它是想见光。”我一看,果然,芋叶倾斜的方向正是窗子的方向。于是,我轻轻地将小陶盆转了半圈,两片芋叶便背向窗口了。我想,这样一来,它们自然会转过来的。第二天,芋叶真的动了,先是直起来,到傍晚,竟又恢复了前一天傍晚的模样。

    ⑨这样经历了好几个反复。不管把小陶盆转向哪一边,两片芋叶总是不屈不挠地再转过来,倒向窗口。它的顽强和执着使我惊讶,我时常有一种幻觉,书桌上的这株芋仿佛变成了一只关在小笼子里的鹤,它拼命地扇动着两片绿色的翅膀,想冲出去,失败了一次,又冲了一次,……“哦,这坚忍而又可怜的鹤啊!”它终于显得疲倦了,原来水灵灵的叶子耷拉着,失去了绿玉般的光泽,微微泛出黄色,纤长的茎叶上也出现了好些焦黄的斑点。它憔悴了。

    ⑩它未能开花结果,就悄然结束了生命的旅程,面对着又变得空空的小陶盆,我的心里充满了内疚,母亲的话在耳畔回响着:“这怎么是芋艿待的地方?小小一个花盆会憋死它呢!”

【注】①芋艿(yù nǎi):简称“芋”,俗称“芋头”。 ② 耷(dā)拉:松弛地下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