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大丰市刘庄镇三圩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材料一: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大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有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二: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提出)皇帝仿效亚历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
材料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材料一 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和风惠畅,万里无云,国王路易十六取出鹅毛笔,懒洋洋地在日记本上简单记下一行字:14日,星期二,无事。很显然,这一天在路易十六看来十分平常,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平淡乏味的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重要日子,
——摘编自《不可不知的法国史》
材料二 法令共包括一系列文件……它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面:一、从法令颁布时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畜和器物任意买卖和交换。但地主对农民的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二、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三、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5%,其余75%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金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