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海南省白沙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堂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测评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12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卢新宁

亲爱的同学们:

    ①上午好!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②跟你们一样,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③其实,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荫庇 ,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梦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④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

    ⑤我知道,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事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⑥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世故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大学会不会像有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⑦我有一位多年前毕业的同事,在谈到社会、时代时,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需要的适应,而是坚守。”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的一张老照片: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⑧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如此,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⑨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⑩谢谢大家!

(时间:2012年7月1日;地点:北京大学;卢新宁,女,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级本科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本文发表于《中国青年报》2012年07月06日,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

(1)、选出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⑥段中“粉碎机”这个词语是指具有否定、解构能力的怀疑心态。 B、⑦段中作者引用了同事的话,“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适应,而是坚守”。这里的“适应”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坚守”就是坚持正确的东西,坚守自己的道德、理想等。 C、从内容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演讲稿;本文议题比较严肃,但是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活泼,感人肺腑,发人深省。 D、在演讲中,演讲者以学姐的身份,真情投入,联系自己和在座同学的学习生活,对比当今和过去,深刻地分析了两个时代的不同特点,精辟论述了北大中文系学生最需要的思想品质,这对我们也很有启示。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照片上的那群知识分子?阅读⑦段,结合文章简要回答。
(4)、读了这篇文章,你思想上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鲁先圣
       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这里要争的这个“气”字,指的是人在世上要有骨气,在生活当中,凡事不能够没有原则地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因为一个人一旦没有了骨气,也就没有了原则,没有了刚性,更没有了尊严。但是,如果缺乏一定的修养,对自己没有公正的认识,骨气很容易变成傲气,身上会滋生出盛气凌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等危险的品质,这样就使自己变成了一个人人避而远之的自大狂。
      ⑵徐悲鸿曾经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豪气与傲气就截然不同了。我们在评价一个人豪侠仗义爽快的时候,经常说这个人豪气干云。这里的豪气,就是那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丈夫气概。有了这种豪气,才会生出舍我其谁、义薄云天的大气魄。
      ⑶志气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更加重要了。一个没有志气的人是成就不了什么大事的。志气是人生命当中最基本的素养,是人生理想的基本前提,是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的底气。中国人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人穷志不短”,意思就是不论你贫穷到什么程度,你都不可以丧失志气。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志气。只要志气在,一切都可能有转机。
      ⑷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周身透露着侠气的人就很少了,我们更多的是从历史画卷中,从春秋战国时代那些慷慨悲歌的故事中,从回荡在燕赵大地上许许多多的悲壮故事中,获得侠气的概念的。侠气是一种十分可贵的高尚品格,因为侠气突出的是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去成全他人。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侠气一直是被尊崇的人生品德。一个人不当侠气之士无可厚非,但是身上应该有一点侠气,这种侠气会让你放射出一种夺目的光彩。
      ⑸义气与侠气有显著的不同。侠气更多的是甘为他人的付出,而义气则是一种对约定的承诺。我们通常说的义气,一般是指朋友之间。为朋友两肋插刀,那是因为你们是朋友,就像兄弟,就应该在朋友遇到危难时出手相助,这是我们民族的道德规范。违背了这个规范,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朋友的诟病。
      ⑹勇气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不论你要做什么事情,没有勇气当头是不行的。勇气是敢于冒险,但更是一种大无畏的气概,是一种对自我能量的自信。勇气是你事业的发端,更是你成大事的先声。有了这个先声,你才会有浩荡的远大前程。
      ⑺正气就无须多言了。一个人只有一身正气,才会让人敬仰和尊敬。正气是社会的准则,是大家必须遵守的规范。不论身在什么行业,也不论职位高低,只有你一身正气,才会受到尊敬。相反的是,不论你有多高的职位和有多少财富,身上都是歪风邪气,同样也会为人所不齿。
      ⑻骄气一种更要不得的禀性。一个人身上如果有了骄气,就是危险的开始。因为骄气预示着自满,也就是预示着对自我的过分肯定。这往往是一个人走下坡路的发端。我们常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骄傲,就是指人身上的骄气。所有这些气质,都是我们身上潜伏的素质,把握培养这些气韵,让身上少一些傲气邪气,多一些浩然之气,我们的人生就会更显大写的人生并充满了风骨和色彩。
                                                                                                                                       (选自《时文选粹》第八辑)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给巴雷特夫人一个A
                                                                                                 卡瑞娜·斯诺
       我上九年级时,在一次世界历史课上,老师巴雷特夫人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新作业,她要把全班同学分组,每四个人一组,每一组都要围绕我们正在学习的世界文化做一份报纸。
       巴雷特夫人让我们将各自希望与之分为一组的同学的名字写在纸上。我和米茜同桌,她是班上最好的学生之一,我将三个同学的名字写好后,交给了巴雷特夫人。巴雷特夫人说,她会好好考虑我们所选择的同学,在第二天公布分组的结果。我毫不怀疑地认为将会和我选择的同学分为一组。全班只有少数几个同学深得人心,为人处世大方得体,米茜就是其中之一,我选择她和我一组,我知道,她也选择了我。
       第二天,我盼望着早点儿上课。上课铃响后,当巴雷特夫人让大家安静的时候,我和米茜停止了交谈。巴雷特夫人开始宣读名单。当她宣布第三组的名单时,念到了米茜的名字。
     “那么,我是在第三组了?”我想。接着,她念了那一组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个组员的名字,其中却没有我的名字。我想,巴雷特夫人肯定是弄错了!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了我的名字,那是在最后一组:“莫若、朱莉特、雷切尔、卡瑞娜。”我能感觉到眼泪正从眼眶中涌出,我如何面对被分在这一组的事实呢?那个男孩莫若几乎不会说英语,女孩朱莉特整天哭丧着脸,另一个女孩雷切尔穿的衣服古里古怪。噢,我多想和我的朋友在一组啊!
       当我向巴雷特夫人走去时,我努力忍住不让泪水流出来。巴雷特夫人看着我,显然,她已经知道我为什么去找她了。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说服她把我分到“好学生”一组里。“为什么?”我开口说。巴雷特夫人将手轻轻地放在我的肩膀上。“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卡瑞娜。”她说,“可是,这一组需要你,我需要你帮助他们将这项作业做及格,只有你能帮助他们。”我一下子怔住了,完全失去了刚才那种想讨个说法的理直气壮。“你愿意帮助他们吗?”她问。我挺直了身子。“是的。”我回答,我不相信这话是出自我的口,但这是事实。我已经答应了。当我毅然走向我那一组时,我能听到我的朋友们发出的笑声。我在位置上坐下来,我们开始做作业,报纸是按照类别来分栏目的,我们做了研究。
       那个星期过了还不到一半,我就发现自己喜欢和这三个“差生”相处了。和他们在一起无需伪装——我越来越希望能了解他们了。我发现莫若一直在努力学习英语,我还发现他缺少朋友;朱莉特也很孤独,因为同学们都不明白她为什么整天哭丧着脸,而我已经在和她的短暂相处中,了解到那是因为她爸爸酗酒,她一直生活在贫困环境中的缘故;雷切尔要求做时尚栏目,因为她想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她有许多独一无二的主意。其实,他们不是差生,同学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没有努力去理解他们——除了巴雷特夫人。巴雷特夫人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先见之明和体贴入微的心思,擅于将潜力从她的学生身上挖掘出来。
       如今,我既想不起我们那份报纸的标题,也想不起我们写的是哪一方面的世界文化,但那个星期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我有机会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也有机会发现自己身上的潜质。在之后的岁月里,那份潜质一直激励着我。我还懂得了:我们看起来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潜质,并将它挖掘出来。
       那个学期结束后,我们四个人每次相遇时,仍然会相互友好地打招呼,而我也总是很高兴看到他们。那次作业,巴雷特夫人给我们的成绩是A。反过来,如果要我们给老师打分的话,我认为也应该给巴雷特夫人一个A,这是她应得的成绩。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妈妈的树
         ①春雨如丝,万物复苏,又是一个栽树的好时节。
         ②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老家的那些树。老家的院子很大,正好适合栽树。每到春天,妈妈在劳作之余都会偷闲栽树,栽过榆钱树、桑树、桐树,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我不知道妈妈到底栽过多少棵树,只知道妈妈对每一棵树都精心栽培,像呵护孩子似的呵护每一棵树。我们把这些树叫做妈妈的树。
        ③离开老家多年,许多树都在记忆中渐渐淡去,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
        ④在我的记忆里,白杨树的叶子是我童年最好的玩具。过家家的时候,我们把叶子做成佳肴,用草茎把叶子串成项链。夏日寂寞的午后,白杨树银白色的树皮微微泛出淡青色的光圈。一阵风过,树叶唱起了轻柔的摇篮曲,让我安然入眠。秋天寂静的清晨,白杨树叶随风起舞,飘飘悠悠落了一地,脚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我一圈一圈绕着树走,乐此不疲。
        ⑤弟弟最喜欢香椿树。香椿树长得很高,每年春天发芽的时候,采摘它就很费事,要爬得很高才够得着。而香椿树的树干又很光滑,爬树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弟弟喜欢爬树,每到做饭的时候,不等妈妈采摘,他就小猴子似的哧溜哧溜上去了。这时,妈妈总要急急地从灶台边跑过来,站在树下大声叮嘱:“小心啊!可要踩实啦!”夜晚的饭桌上,在妈妈“不能上树啦”的絮絮叨叨中,我们快乐地吃着香椿炒鸡蛋,那滋味,太美啦!
        ⑥柿子树是我和弟弟都喜欢的一棵树。秋天来临的时候,满树金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黄灿灿的柿子在绿叶的掩映下是那样的美,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可是,有一年秋末,后邻家的孩子为了摘我家的柿子,从院墙上摔了下去,送进了医院,害得妈妈花了许多钱去看他,回来说不能为了几个柿子就害了别人家的孩子,就这样妈妈把柿子树给砍了。
        ⑦如今,妈妈老了,可妈妈依然栽树,家里的院子栽不下就往外栽。院子前的池塘边,院子后的斜坡上,村子边的小山上,都有妈妈的树的身影。妈妈在小山上栽的柿子树已经成林,每年秋天,那里就成了全村孩子的乐园。
        ⑧每次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总是爱和我们说她的树。我一边接着电话,一边望着窗外都市狭小的天空,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苍翠。在许多年前的春雨里,妈妈已经把她的树栽进了我们的心里。无论我们走了多久,走得多远,那些树,它们总在那里。
                                                                                                                                                                                                                             (本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珊瑚岛

      ①在北京故宫中可以看到一些作为珍品陈列的珊瑚树,这是珊蝴虫用自己分泌出来的石灰质建造的“公寓”,珊瑚树上有许多小孔,每个小孔都曾经住过一个珊瑚虫,它们总是群居在一起,造成的“公寓”是固定在海底上的,有些像灌木,也有别的形状的。每当生出一个新的珊瑚虫,它们就会造出一个新的“房间”,在珊瑚树上就增加一个小孔,增高那么一点点,看起来很微小,但随着珊瑚虫不断繁衍,珊瑚树就像树木一样不断地长高了,并分出许多枝桠,蔓延很广。当珊瑚树长高到接近海面时,因为珊瑚虫只能在水中生存,这时就不再向上长,而是沿水长方向,像蘑菇一样四面铺开。万丈高楼平地起,珊瑚虫的“公寓”是固定在海底上的,因而珊瑚虫也不能自己移动,只能住在小“房间”里,伸出几根触须来等待自投罗网的食物。 这种“守株待兔”的猎食方法,你也许觉得太笨,担心它会挨饿吧!但是,不必过虑,因为它们是“有饭大家吃”,在一个“公寓”中,所有的珊瑚虫都被一根管子连接起来,任何一个珊瑚虫获得了食物消化后,马上通过这根管子与大家共同享用食物的养料。一个珊瑚虫捕获食物的机会少,成千上万的珊瑚虫合作,捕获食物的机会就多了,因而保证了大家有足够的食物,得以生存繁殖下去。

      ②珊瑚虫虽然是定居的,但是在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停止生殖新的珊瑚虫,而变为产卵。卵被海水带到别的地方发育生长,建造起新的“公寓”,使海中形成密密的珊瑚“森林”。而“森林”的空隙,便成为其他许多海生动物栖息之所。

      ③随着岁月的消逝,珊瑚虫不断死去,但“公寓”仍在。那些“森林”中的生物在死亡后也留下许多石灰质的硬壳、骨骼之类的碎屑,它们充填在密林的空隙中。不断新生出来的珊瑚虫又分泌出许多石灰质,把这些东西胶结起来,逐渐形成结实的礁石、岛屿。珊瑚礁形成的速度并不慢,在我国的西沙群岛上,曾观测到每年增长三毫米的记录。

      ④风浪极力破坏珊瑚虫的工作,它把许多珊瑚打碎。但这并未能阻止造礁工作的进行,顽强生长的珊瑚虫不断补偿了海浪造成的破坏,而那些碎了的珊瑚也正好填充“森林”中的空隙,起了加固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默读父亲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10岁那年,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地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天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看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羡慕,倒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Cc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野马嘴里有清泉

王宗仁

    ①跋涉在青藏高原上,你最希望看到蓝天上的太阳。阳光给雪山、冰河、草地铺上一层柔软的锦缎,让你找不着季节的地段,分不清阴山和阳坡,满眼的灿烂!可是有一个地方例外:走在沙漠里,你最怕的是悬挂在头顶的太阳。

    ②那天,我和作家王鹏随一支测绘队到柴达木盆地深处,去完成一次采访任务。盛夏的中午,天空无云,只有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暴烤得每颗沙粒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望不到边的沙漠像一口烧红的铁锅,仿佛可以把人蒸熟,我们被烈日烤得脊背流油,喉咙冒烟,口渴得要命。一壶水倒进嘴里,根本不管用,谁都巴不得有一条河或一眼泉出现在面前,美美地喝他个饱。大多数人的水壶干得可以当锣敲了。同志们忍着干渴赶路,每隔一会儿,便有人举起水壶摇一摇,让大家听听壶底那一点点水稀里哗啦的响声,进行一番“精神安慰”。可是,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大家的嘴唇干得像撒了一层盐粉,上面裂开了一道道细缝,渗着血迹。

    ③哪里有水?水在哪里呢?

    ④和我们一起进沙漠的蒙古族老人巴图,是个“老高原”,别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呢,没事一样,不紧不慢地说:“咱们找向导吧,它会把我们领到泉边去的。”

    ⑤“向导?谁啊?”我发问。

    ⑥“它终年在沙漠里生活,能不知道哪里有水吗?”

    ⑦“可是他到底是谁呀?您认识吗?”

    ④巴图大爷捻了捻胡子,又松开手,说:“是野马。”

    ⑨我们一听泄气了。野马,我当然见过,它不比一般的马大多少,但奔跑起来飞快,像一辆小汽车。

    ⑩“野马能当向导么?”

    ⑪“怎么不能?!”巴图大爷认真地说,“野马离开水能活吗?哪里有野马,那里必定有水。”停了停他又说:“碰不上野马,能见到野牦牛、野驴或藏羚羊也行呀。它们都能给我们帮忙。野马嘴里有清泉!”

    ⑫说得有理。于是,我们十多个人散开去找“向导”。沙丘连绵起伏,热气在晃晃悠悠地升腾着,漠风在不停地扑面而来,我们跑了不少地方,连一片草叶也没有,哪里会有野生动物?

    ⑬“性急的人总是翻不过雪山的。耐着性子吧,雪莲花是属于爱花的人!”喜欢唱民歌的巴图大爷像在念歌词。

    ⑭大家轮流抿了一口水壶底的那点水,一边在沙海里勘测,一边继续寻找着野马。

    ⑮终于,我们看见前面的洼地有一群黑影在晃动。大家像看到了希望,加快步伐走去。看清了:腿细,尾短,粗脖子,鬃毛特别长……啊,是野马!它们正扎着头喝水哩。像一幅油画,一幅又一幅,丰沛在干渴的沙漠上。大家似乎听见了吱噜的喝水声,多么诱人的声音呀!还有一只叫不上名字的鸟站在一匹马的背上,它好自在!

    ⑯野马发现了我们,长嘶一声,一尥蹄子,没影儿了。那只鸟飞向了天空。

    ⑰我们立即去追。可是,每个人疲劳加干渴,腿脚没有一点劲了。“同志们追呀,要得到前面的清泉水,只能靠我们自己!”巴图大爷傲然像一位将军,下了命令。说也怪,我们浑身忽地长出一股力气,跑步追了上去。野马没有追上,却在它们刚才停留的地方发现一池清凌凌的水。池子很小,只有洗脸盆那么大。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美极了。真想不到,茫茫沙漠里还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有水,有草,有花。水池边上留着各种形状的蹄印,显然那些野生动物常来这里喝水。

    ⑱我们的心儿早就润吱吱了。我却有点舍不得张开口喝这水了,便用手指蘸了一滴水,滴溜溜转亮晶晶的一滴水。它将以强大的抗干渴的力量进入我们的体内,变成汪洋大海征服征途上一切干渴!巴图老人嘹亮地喊了一声:“开始!”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瞧,这个喝水法,够“野”了吧1

    ⑲喝足水以后,我们在一起合计了一下,给这个泉起了个名字:望柳池。

    ⑳我们都希望不久的将来,这儿柳树成荫,乌语花香。之后,我们又把轻便的帐篷撑起来,这儿就成了测绘队的大本营﹣﹣供水站。

    可喜的是,没有多日,当我们告别“望柳池”继续往沙漠深处跋涉后,在别处一群野马的带领下,又找到一眼泉水,大家爱给它起名叫“珍珠水”,它成了我们的第二个水站。

    有野马这样的好向导,我们在戈壁滩工作就不愁没水喝了!

(选自2016年第2期《小小说选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