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5年春季】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自相矛盾》同步练习
疑邻盗斧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走,窃斧者;颜色,窃斧者;言语,窃斧者;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穿斧者。俄而,掘于佝而得斧。他日,复见其邻 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①视其行步
②掘于谷而得其斧: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穿斧者。
赵普读书(节选)
普少①习②吏事,寡③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④ , 阖户⑤启箧⑥取书,读之竟日⑦。及次日临政,处决⑧如流⑨。
【注释】①少:年少。②习:熟悉。③寡:缺少。④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⑤阖(hé)户:关门。⑥箧(qiè):小箱子。⑦竟日:整天。⑧处决:处理决断。⑨如流:如流水一般。
孙权劝学(节选)
初,权谓①吕蒙曰:“卿今当涂②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③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④ , 见往事耳。卿⑤言多务,孰若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⑦!”
【注释】①谓:告诉。②当涂:当道,当权。③治经:研究儒家经典。④涉猎:粗略地阅读。 ⑤卿:这里指吕蒙。⑥孰若:谁比得上。⑦吴下阿蒙:居处吴国一隅的吕蒙。比喻学识尚浅。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伐孤竹② , 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③ , 夏居山之阴④ , 蚁壤一寸而仞⑤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注释】①管仲、隰(xí)朋: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古代国家的名字。③山之阳:山的南面。④山之阴:山的北面。⑤仞:长度单位,古代八尺为一仞。
张九成忍寒
成幼年处学舍,正值苦寒,衣衾①不备。有以衣送之者,却不受,曰:“士处贫苦,若不自抑损② , 则贪欲生而廉耻丧矣。”
【注释】①衣衾(qi):衣服与被子。②抑损:限制,戏省。
势利鬼吴生
有吴生者,老而趋势① , 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② , 意色殊③傲。已而④见主人待之甚恭 , 私询之,乃张伯起⑤也。吴生更欲殷勤致⑥礼,张笑曰:“适⑦已领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时人嗤之。
【注释】①趋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②略酬其揖:稍稍地鞠了半个躬,表示很不尊敬。③殊:非常。④已而:一会儿。⑤张伯起:明朝著名戏曲作家。⑥致:表达。⑦适:刚才。
多言无益
子禽①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pǐ)② , 然而不听。今观晨鸡,以时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注释】①子禽:人名,墨子的学生。②擗:同“敝”,疲倦。
【材料一】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填海》)
【材料二】夸父①与日逐走,入日②;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④。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⑤。
(《夸父逐日》)
【注释】①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②入日:进入太阳光圈。③河、渭:指黄河与渭水。④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⑤邓林:桃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