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成都专版调考A+B语文五上 A 卷专项 1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完成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实现空间站三舱三船构型,以及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之后,中国空间站最终形成三舱三船构型,即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三船”。
材料三: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日晚,神舟十四、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这是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的首次在轨交接,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材料四:北京时间 2022 年12 月 4 日 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太空执行任务183天后,“最忙出差三人组”的陈冬、刘洋、蔡旭哲于21时01分安全顺利出舱。
①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地点)点火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地点)成功着陆。
②神舟十五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对接成功后,中国首次实现空间站构型,以及6名航天员同时;中国航天员乘组首次完成交接,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模式。
材料一 | 材料二 | 材料三 | 材料四 |
发射升空 | 返回着陆 |
①我的心里话:
②美好的祝福:
材料一:新闻一则____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材料二:我的地月之旅
大家好,我是嫦娥五号,在探月Family中我排行老五,有人说我是“月表最强挖矿工”,有人说我是“地月最佳快递员”。对我来说,我的地月之旅,就像一场“接力跑”。
虽说我是“五妹”,可是我身材魁梧,总重量超过8吨,比两头成年大象还要重。我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轨道器、返回器、着(zhuó)陆器、上升器。
旅行开始啦!首先,由我国目前力气最大的火箭——“胖五”一举将我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奔月途中,轨道器要通过三次“打方向盘”来修正航行路线,到达月球附近后,我会刹车减速,稳稳踏上月球轨道。之后我会逐步改变线路靠近月球,待时机成熟之时“一分为二”,将身体分成“轨返组合体”与“着上组合体”。此时,轨返组合体接到命令——继续环月等待,着陆器则“扛着”上升器着陆月球。
接下来,我就马不停蹄地挖土了,我不但要在月球表面采样,还要用我的“钻土神器”钻取月表以下的样本。挖到“土特产”之后,我马上让上升器带着月球样本起飞,开始接力“第一棒”。在接力过程中,上升器先与轨返组合体在月球轨道会合,再将“土特产”交给它,这算完成了第一棒的交接。接过“第二棒”的轨返组合体,在月球轨道环绕7天后,就来到了返回地球的路口。我一收到地面传来的“返程票”,就背起行囊开始返乡啦。
经过约4天的疾驰,轨返组合体回到地球附近,开跑“最后一棒”。返回器在进入大气层的时候最有意思,通过“打水漂”的方式进行减速,以降低大气摩擦造成的高温和高载。科研人员经过精准计算,早已为我量身定制了一条完美的“弹跳轨迹”,经过一次优雅的“跳跃”,我就安全到家了。
材料三:中国探索宇宙大事记(部分)
时间 | 成就 |
1970年4月24日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并运行 |
1999年11月20日 |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上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 |
2003年10月15日 |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进入太空,杨利伟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
2009年3月1日 | 嫦娥一号成功撞击月球 |
2010年10月1日 | 嫦娥二号发射成功,获取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 |
2013年12月2日 | 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创下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