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成都专版调考A+B语文五上 B卷专项 05文言文
写真
有写真者,绝①无生意。或劝其将自己夫妻画一幅贴出,人见方知。画者乃依计而行。一日,丈人②来望,因问:“此女是谁?”答云:“就是令爱③。”又问:“他为甚与这面生人同坐?”【注释】①〔绝〕全然;绝对。②〔丈人〕妻子的父亲。③〔令爱〕对对方女儿的尊称。
①或劝其将自己夫妻画一幅贴出
②丈人来望
父与子
是日,父与客饮,遣①子于市兑②肉。值③一人迎面,不让,遂立良久。父寻之,曰:“汝④回,吾与之立!”
【注释】①遣(qin):派。②兑(dui)购买。③值:遇到。④汝:你。
匡衡勤学
匡衡字稚圭(guī),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dài)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yì)人大姓②文不识③ ,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④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不逮:指烛光透不过来。②大姓:大户。③文不识:姓文,名不识。④佣作:做帮工。⑤资:供给,资助。⑥大学:很有学问的人。
【甲】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乙】
曹冲称象
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歧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 , 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甲】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乙】乔山人善琴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 , 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 , 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③惋叹。既阕④ , 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⑥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⑦为业。今客鼓此,酷类⑧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
(选自《清稗类钞》,有删改)
【注释】①鹘: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咨嗟:叹气。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敲门。 ⑥扣:问,询问。 ⑦絮:棉花。 ⑧类:像。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魏明帝①于宣武场上断②虎爪牙,纵③百姓观之。王戎④七岁,亦往看。虎承间⑤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⑥颠仆⑦。戎湛然⑧不动,了无恐色。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魏明帝〕曹魏第二任皇帝曹叡(ruì),曹丕的儿子,曹操的孙子。②〔断〕弄断。③〔纵〕让。④〔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⑤〔承间〕趁机。⑥〔辟(bì)易〕躲避。⑦〔颠(diān)仆(pū)〕跌倒。⑧〔湛然〕安详沉静。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