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白山市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期末试卷
官人惟贤政所以治也然君子小人各尚其类。若陛下好贤而不任,任而不能信,信而不能终,终而不赏,虽有贤人,终不肯至,又不肯劝。反是,则天下之贤集矣。圣人大德,在能纳谏,太宗德参三王,而能容魏征之直。今诚有敢谏骨鲠之臣,陛下广廷顺纳,以新盛德,则万世有述。
——《新唐书》
客泛彭蠡
郁离子与客泛于彭蠡之泽。风云不兴,白日朗照,平湖如砥,鱼虾之出没皆见。皛如也,豁如也。左之右之,无不可也。客曰:“有是哉,泛之乐,吾得托此以终其身焉足矣!”
已而山之云出如缕,不顷刻而翳日。风歘然薄石而偃木,鼓穹嵁而雷九渊,轮旋而箕簸焉。客 踸 不 能 立 俯 而 哕 伏 而 不 敢 仰 视 神 逝 魄 夺 如 死,曰:“吾往矣,吾终身不敢复来矣!”
郁离子曰:“世事亦若是也。夫千乘之君,坐朝而临群臣,受言接词,鲜不温温然。一朝而怒,莫敢撄其锋,其何以异于水乎?天下之久安也,人恬不知患。谓之儆,不信,而死亡于梦寐者,亡限也,无亦知泛之乐而不知风之可畏乎。”
【注释】彭蠡:鄱阳湖皛:皎洁、明亮欻然:忽然 ④穹嵁:深谷⑤踸:站不稳⑥哕:呕吐⑦撄,触犯。⑧恬:心神安适。⑨儆:防备
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贪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 , 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借指雏鸟。③戆(zhuàng):愚。
①安知鱼之乐 安:{#blank#}1{#/blank#}
②固不知子矣 固:{#blank#}2{#/blank#}
③全矣 全:{#blank#}3{#/blank#}
④请循其本 循:{#blank#}4{#/blank#}
滕宗谅知湖州,胡瑗聘为教授。先生倡明正学,以身先之。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其教人之法,科条纤悉具备。立“经义”、“治事”二斋:经义则选择其心性疏通、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治事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后专管太学,四方之士归之至庠序不能容旁拓军居以广之。既而疾作,致仕① , 东归之日,弟子祖帐②百里不绝,时以为荣。
熙宁二年,神宗问刘彝目:“胡瑗与王安石孰优?”对曰:“臣闻圣人之道,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其用也。国家累朝取士,不以体用为本,而尚声律浮华之词,是以风俗偷薄③。臣师尤病其失,遂以明体达用之学授诸生。故今学者明夫圣人体用,以为政教之本,皆臣师之功,非安石比也。”帝曰:“其门人今在朝者为谁?”对曰:“若钱藻之渊笃,孙觉之纯明,范纯仁之直温。钱公辅之简谅,皆陛下之所知也。其在外,明体达用之学,教于四方之民者,殆数十辈。其余政事、文学粗出于人者,不可胜数。此天下四方之所共知也。”
(选自《宋元学案·安定学案》,有删改)
【注】①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②祖帐:道旁设帐践行。③偷薄:不敦厚。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诲学说 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 , 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丙】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二)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