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重点名校入学分班真卷 2023年广州金广实验学校入学语文真卷(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长大了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我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能证明你长大。”

⑤渐渐地,“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⑥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⑦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一个路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心想: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站起来准备迅速逃离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一个瘦小的老太太。

⑧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⑨我把老太太送回家后,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顺。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⑩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⑪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⑫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太太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太太。

⑬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⑭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

②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2)、本文详写了哪一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3)、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品质?
(4)、“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例子加以说明。
(5)、结尾说:“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

    鲨鱼快速靠近船尾,在袭击大鱼的时候,老人见它张开大嘴,眼睛怪怪的,牙齿咔嚓一声插进鱼尾上方的鱼肉。鲨鱼的头钻出水面,背也露了出来,老人听见鲨鱼撕开大鱼皮肉的声音,他把鱼叉猛地往下刺向鲨鱼头部,插进两眼之间那条线与从鼻子笔直往后的那条线的交点上。其实那些线是不存在的。只有厚重尖利的蓝色脑袋,巨大的眼睛,咔嚓作响、吞噬一切的攻击性的嘴巴。不过那是鱼脑所在,老人刺中了这个地方。他用血汁模糊的双手使出全身力气,把鱼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鲨鱼翻过身来,老人看见它的眼睛已没有了生气。随后鲨鱼又翻了个身,身上裹了两圈绳索。老人知道鲨鱼已经死了,但它不愿接受死亡。接着,鲨鱼肚皮朝天,甩动着尾巴,咯咯地咬着嘴巴,像一艘快艇似的破浪前进。尾巴击水的地方泛起了白色的水花,绳索绷紧了,颤抖着,最后断掉了。这时,鲨鱼四分之三的身体完全露出水面,在那儿静静地躺了一会儿,老人瞧着它。随后,鲨鱼慢慢地下沉了。

     “它叼走了近四十磅肉。”老人大声说。还带走了我的鱼叉和全部的绳索,他想。现在我的大鱼又在淌血了,而且还会有其他鲨鱼来袭的。

    大鱼被咬得不成样子,他不想再去看它了。鱼受到袭击时,仿佛他自己受到了袭击。

    不过,攻击我那条鱼的鲨鱼被我给宰了,他想。我见到过的登土鲨就数它最大。上帝知道,我是见过大鲨鱼的。

    好景不长,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根本没有钓到过这条鱼,希望独个儿在床上躺在报纸上。

    “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不过我还是很难过,我竟宰了这条鱼,他想。

(选自《老人与海》,有改动)

一个特别的孩子
桑桑

    ①桑桑就是桑桑,桑桑与别的孩子不大一样。

    ②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桑桑想到了自己有个好住处,而他的鸽子却没有,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的碗柜里的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象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进行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那碗柜本有四层,但每一层都大而无当。桑桑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觉得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自己被自己感动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后,稳稳地挂在了墙上。

    ③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揍。

    ④那天,他在河边玩耍,见有渔船在河上用网打鱼,就在心里希望自己也有一张网。但家里没有一张网。桑桑心里痒痒的,觉得自己非有一张网不可。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这明明是蚊帐,但在桑桑的眼中,它却分明是一很不错的网。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将蚊帐改制成了一张网,然后又叫来阿恕他们,用竹竿做成网架,撑了一条放鸭的小船,到河上打鱼去了。

    ⑤晚上,母亲并没有打他。母亲对他的惩罚是:将他的蚊帐摘了。而摘掉蚊帐的结果是:他被蚊子叮得浑身上下到处是红包,左眼红肿得发亮。

(节选自《草房子》,有改动)

学校要开展“成长”主题活动,小语的班级决定排练一出课本剧,以下为课本剧素材。

小英雄雨来(节选)

管 桦

旷野被寒冷的夜雾笼罩,四处一片漆黑。群星在深远的高空里,一明一灭地闪动着。旷野很静,只有偶然间,风吹着地里的干柴叶子,唰啦啦响。可以听得见自己鞋底擦着地,唰唰地响。

雨来又害怕又心急,加快了脚步,差不多奔跑起来。跑着跑着,听咔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喝道“站住干什么的

雨来正迟疑的时候,又听那人喝了一声:“再不来就开枪啦!”

雨来往前走。走着走着,突然蹲下身子,用非常迅速的动作把信埋在地里。里那人喊叫说:“猫腰干什么?啊?”

雨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鞋掉啦!提上鞋!”

“快,拍着手走过来!”

雨来一面很响地拍着巴掌,一面用脚踢了点土,把信埋起来。然后,这么拍着巴掌走过去。到墙根底下的时候,那人把枪筒子和脑袋一齐从墙头上探出来,问雨来:“干什么的?”

这声音好熟啊!雨来仰着脸,在星光下辨认这个人,竟欢喜地跳了起来:“啊哈!你不是咱村的王二哥吗?”

王二哥先是一怔,立刻认出了雨来:“啊?是你呀!雨来呀!那你深更半夜干什么来呢?

“送封信。”

“给我们的吧?拿来我看看。”

可是,怎么拿来呢?信在路上土里埋着,黑灯瞎火哪里去找?雨来的一股子高兴劲儿立刻变成了一团怨气。他觉得刚才的一场虚惊和把信丢掉,都是因为这个王二哥。

雨来用手指着前面笼罩在夜雾里的道路,没好气地告诉王二哥说:“就在这一块地方!都是你

连喊带叫地吓唬人嘛!还稀里哗啦拉枪栓,看怎么办?”

王二哥是感到有点“抱歉”了,还是别的什么缘故,竟是一声不响地猫着腰往回找。在黑暗里,鼻子几乎贴到地上了,用手在地上抓摸。雨来也一边嘴里嘟哝着,两手在地上乱摸。怎么摸不见了呢?

王二哥的两手,冻得冰凉冰凉的,不住地放在嘴边哈气。雨来着急得连冻得手疼都顾不上了,嘟嘟哝哝地带着哭腔说:“这怎么办?你看,信没有了!一封插着鸡毛和火柴的信哪!都是你嘛,连喊带叫地还拉枪栓!”

王二哥一边找信,一边安慰雨来:“别着急,没不了!”

雨来简直急得要流出泪来了:“还说没不了哪,都找不见啦!”

一封插鸡毛带火柴的信,十万火急的信丢了,找不见了。雨来带着失望的哭泣一般的声音,说:“这算找不见啦!”

忽然听得王二哥的手里哗啦响了一声,又听王二哥得意的声音:“你看看,这是什么?”

雨来急忙到王二哥跟前,伸着小脖儿,睁大眼睛一看,同时又伸过手去一摸,可不就是这封信!就好像害怕它再丢失了似的,雨来一把手抓过来,黑暗里挤掉两颗泪珠,咧嘴笑了。

在排练课本剧前,同学们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讨论:

课外阅读。

巡道工的故事

暑假里,我坐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沿,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毁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工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工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阅读

忽略

①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的光芒,很美,很好。

②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好玩似的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

③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的憧憬。

④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

⑤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

⑥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过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

⑦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明亮的眼睛,“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好它们的。”

⑧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忽略了孩子表现出的坚定与信心。

⑨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一声哭了。

⑩随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⑪“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的生长,那些个小东西,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⑫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过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一个生命呀,孩子想。

⑬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里有一棵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去上街,给你买冰淇淋。

⑭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阅读短文《家徽》,完成下面小题。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时期,一家就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干活才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的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晃晃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而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A.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⑤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也许能帮你家度几天日子。”B.贼要说什么却没有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在门上的鱼替代好了。

⑨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盖房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