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99分的苦恼

    我历尽坎坷 , 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珑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的。

    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几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1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到94、95分回来,他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80几分,于是就有()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她妈拿出来数落一番。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无可奈何,但她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辨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刻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作业。

    皇天不负苦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示意孩子把试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这最后1分!”

    我大为震惊,本想顸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

    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个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拣花了眼;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了。她妈也忍不住笑了。

(1)、给下列划线字注意。

A.“暴风骤雨”的“骤”,注音:

B.“一瘫”的“瘫”,注音:

(2)、结合原文,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A.“坎坷”:

B.“顿悟”:

(3)、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各部分内容的话语,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字母)。
A、妈妈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 B、父母对女儿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C、矛盾暂时得到化解。 D、99分所引起的风波。
(4)、文中开头画横线句子一连用了五个“比”字,目的是突出
(5)、文中(甲)(乙)两处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从括号内选择)。

A.于是就有(甲)(引发  引起  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B.老远就喊着(乙)(走  冲  迈)进门来了。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形象地写出了她妈当时的心理变化,开始是,继而是,接下来有一个很能体现后一种心态的动词是
(7)、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不超过15个字来简要回答。

孩子苦恼的是:

妈妈苦恼的是:

“我”苦恼的是:

(8)、下面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全家皆大欢喜。 B、矛盾未彻底解决,“笑”的背后仍苦恼。 C、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发出苦涩的笑。 D、言尽而意未尽,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
举一反三
碎片阅读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其中更有约2.8%的人只阅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刘稳说?:“上大学后开始接触新媒体,主要有手机报浏览新闻或直接浏览网页,以及看电子书。这种新媒体作用于人们无聊的、碎片的时间,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于随身携带,见缝插针地阅读。”

(中国新闻网2013年6月7日)

       材料二:“微博体”走马灯般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句“你来或者不来”就堂而皇之成了“见与不不见体”。每一个“体”都很短命﹣﹣存活时间三天至一周不等,它的生命取决于下一个“体”到来的频率。“甚至有学生感叹:都不知道140字以上的东西怎么写了。”上海中学语文教师李莹莹对此表示担忧。

(屈一平《要屏幕阅读,还是图书阅读》)

       材料三:前不久,一个《我用1000条微博的时间来读一本书》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和大量转载。文中提到:“作家要写成一本书,不同于写一篇博客,写一次报道,他动用的是他全部的人生经历,从构思到写作,花上几年,每一个句子都有过推敲,每一个观点都是深思熟虑过的,再静静等待从流行到成为经典。”

(罗荣海《网络时代别冷落了经典》)

【任务一:承先辈遗志】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小题。

万丛山中一孤村

江凤鸣

    ①五月的风,从山水盈盈处吹来。吹绿了水杉,吹红了蔷薇,吹艳了满坡映山红。山,叫太华山。湖,叫龙珠湖。湖光山色里,一车独行。绕山,沿湖,山青青,水碧碧,我们仿佛在梦中走,画里行。山间,松涛阵阵,竹潮潇潇。水畔,杨柳依侬,波光粼粼。啊,真是太美了!谁探出头来喊了一声。马上就有人应和道,是呀,我都要醉了。酒不醉人人自醉,到村里, 我们一定要喝一杯。

    ②如今,喝杯酒容易,往昔喝口水都难。两千多年前,大名鼎鼎的伍子胥,率军来到这里,扎下营寨,预备伐越。吴越争霸,这里正是古战场。时值盛夏,四面群山,这个山谷中的小小盆地,就像是(    )伍子胥的兵,像是被晒蔫了的禾苗,口干舌燥,满嘴燎泡。别说披甲厮杀,就是站起来都难。此时,伍相国的坐骑渴得耐不住了,就用蹄子刨地,伍子胥发现有水渗出来,立刻下令,挖井,挖井!军士们死命地向下挖,直接挖到了山泉,仿佛接上了龙头,一时水流喷涌。这口井一流就流了两千多年,至今,依旧甘甜、旺盈、纯净。日月穿梭,燕去雁来,伍子胥屯兵处,渐渐成了山中村落。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将这个小村命名为胥井。再后来,抗战中粟裕、王必成将军都曾在这里屯军,也喝过这井中的水,如今,这井也被称作“将军井”。

    ③一想起抗日老根据地,我就觉得好远好远,似乎远在天边。脑海里立刻就想到横跨晋冀鲁豫的太行山,想到滨海且丘陵起伏的胶东,想到黄土高原上的延安,想到东北广袤的白山黑水。想到杀虎口,想到雁门岭,想到平型关。从来也不曾想到,在不到一小时车程的地方,居然就隐匿着一块曾经的红色根据地,而且村口居然自豪地写着:红色太华山,江南小延安。我的天,这怎么可能?须知,抗战年间,南京可是大汉奸汪精卫的伪首都,江南周边城市也都是日本人重兵驻守之地。不过,车子驶出繁华的无锡城,进入江渐皖交界的苍茫群山,人流、车流“顿失滔滔”。待到进入山谷中,云深处,就剩下了我们一车独行,那感觉,好似西出阳关,别说没有了故人,就连牛哞狗吠亦难闻到。山高、林密、山环水绕,道路迂回崎岖,曾经多年军旅生涯的熏陶,让我意识到,这里真是伏兵打游击的好去处。

④不过,这里距离敌军的大本营太近,太近。简直就像是一把利剑在对手的胸前晃悠,双方一出手,就应是短兵相接,血肉相搏。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这样的陈兵布阵,该有一颗怎样的虎胆雄心?不过,车进山村,登上后山一望,不由得击掌叫好,选此地者,真将军也!

⑤远处,龙珠湖将群山层层分割,真是山重水复,山道接水路,似无路处却有路。近处,山岭相连,形势险峻,怪石如兽,蹲居横卧,崎岖难行,加上草盛林密,竹林若海,多少兵来,都将陷入重围。遥想当年,敌伪一入这连嶂叠峰,松云竹海,必是风声鹤,草木皆兵。

⑥我们踏进村头的新四军纪念馆,这里收录了曾经生活、战斗在太华山地区的建国功臣和革命英烈的故事,他们中有陈毅、粟裕、叶飞、王必成……也有普普通通的支前模范老乡们。纪念馆里弥漫着铁军精神、凝聚着坚强党性、传承着红色基因。胥井村是宜兴首个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的村庄。

⑦我们之后,一定会有许多的游人涌来。因为,这儿不仅仅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所在,也是民族精神的所在。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理想不灭,就会像太阳和月亮升起一样永获新生。

⑧山风徐来,我抚松远望;但见,夕阳余晖渐渐落入一层接一层如浪的山影岚气之中。耳畔似乎响起伟人的吟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注】①雄关:雄壮的关隘,即娄山关;②漫道:不要说;③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

(选自《散文》2023.05,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