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时作业
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 |
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
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 |
国家 年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820年 | 50 | 15-20 | 8 | 10 |
1870年 | 32 | 10 | 13 | 23 |
1896-1900年 | 20 | 7 | 17 | 30 |
1913年 | 14 | 6 | 16 | 36 |
材料二: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名称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 法国 |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 3 | 2 | 1 | 4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4 | 5 | 2 |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1820年-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看出帝国主义之间力量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20世纪初争夺的目标是什么?由此最终演变成什么结果?
(4)帝国主义国家在20世纪初的争夺,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给我们有什么警示?
材料一: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世纪60年代 |
19世纪末 |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 |
20世纪末 |
|
工业革命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世界工厂 |
英国 |
美国 |
日本 |
|
特点 |
制造中心 科技中心 贸易中心 |
制造中心 科技中心 |
制造中心 |
分散化 |
——摘编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编自陶金珏《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