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综合评估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船队每到一国,就把中国出产的礼物赠送给国王, 表明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同时与各国商民和平交易。远航后,亚非许多国家都先后派遣使节与明朝贸易。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古里等16国使臣和商人到南京,一次就达1200多人。这对于加强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和平友好往来及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 16世纪,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我国沿海进行抢劫烧杀,这就是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乱。1555年戚继光奉命到东南沿海抗倭。他在浙江义乌募集矿工和农民,编练戚家军。他创造了“鸳鸯阵”,并且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军纪严明。戚继光在四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中,南征北战,屡战屡捷。

材料三 1662年,一位民族英雄收复台湾。随后,台湾推行了县制;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还接受大陆涌入的移民,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1683年,他的后继者被清军打败,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材料四 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海岛居住、耕种者,均以通贼论处斩……凡官吏、士兵私自与海外诸岛交易或出洋者,亦以反叛通敌论罪。

——摘编自《大清律例》

(1)、图A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远洋航海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航程、到达地、规模等方面说明此次远航的特点。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初年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积极作用。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期出现“倭寇之乱”的原因。概括戚继光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②材料三中的“民族英雄”是谁?依据材料三,指出他为台湾发展所作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置台湾府的重要意义。

(3)、材料四反映的是清朝的什么政策?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中你得到了什么感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