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语文花开七年级上册 第10课往事依依

为了营造读书氛围,小安想在教室张贴对联,但不慎将词语弄乱,请你写出正确的上下联。

传承 阅经典 精彩人生 书写 品佳作 文化瑰宝

上联:

下联:

举一反三
班级开展“爱我中华”短视频制作活动,以下是部分解说词,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

【开篇画面】翘首而望,长城就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连绵的群山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上千年的历史,这座饱经风霜的古老建筑仍彰显着刚强坚毅。它是一座建筑瑰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折不接的精神,锐不可当的意志,无法遏( )制的力量,是民族的骄傲。

【升旗画面】凌晨,天安门广场,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升旗手将国旗抛向空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zhà ( )望去,原本熙熙攘攘的人们瞬间屏息敛声,肃立着向国旗行注目礼,并随着国歌声深情歌唱。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阳光里缓缓升起,升到了旗杆的最顶端。红旗在朝阳的映照下,像一团红红烈火,燃烧着人们心中的赤诚。人们仰望随风飘展的国旗,心潮澎湃,久久不愿离去。

【人物画面】为保护祖国几万公里的海岸线,黄旭华三十年隐姓理名研发核潜艇,有家不能回,甚至连父亲去世都没能见最后一面。他说,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家,又何谈孝。三十年初衷不改,三十年舍家为国,“中国核潜艇之父”的称号他当之无愧。黄令仪被誉为中国龙芯之母,她年逾八十依然倔强地坚守一线的原因是为了尽快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她生前最为振聋发聩的一句话:“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英雄的藏言响彻耳畔,中华儿女,自当“____ ,____。”

阅读

(一)唐诗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鼎盛时期之一,国力强盛,声誉远播,尤其是在文化艺术领 , 更是开创了一个瑰丽雄奇的诗歌时代。唐诗风格迥异,题材多变,形式丰富,把我国古代诗歌的音节和谐、韵律优美、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诗人们挣脱世俗名利的羁绊,把个人生死、家国荣辱和民族兴衰融为一体,家国情怀和人本思想从此成为了中国诗歌文化中最重要的主题。如今,那些人人家喻户晓的诗句,成为了最好的社交名片,唐诗依然在绽放,满是光华。

(二)宋词

宋词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宋词美在妙不可言,如空中之音,如水中之影,言虽尽而意无穷。有人说,宋词是中国文坛上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宋词中有风花雪月的美好和儿女情长的缱绻,也有大江东去的豪迈和江山如画的壮丽。千年宋词,百种人生况味。宋词中蕴含着的人生真谛,隔着时光的洪流给被尘世喧嚣所困的我们人生指引。

(三)元曲

虽然元曲不如唐诗、宋词那般为人所热衷,但是元曲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峰。不过在创作时代、表达形式、文学体裁上不同而已。雄hún( )飘逸的唐诗,精致婉约的宋词,活泼生动的元曲,无不为后人所敬慕。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九种景物的萧瑟、凄凉,与旅人内心的凄苦相辅相成 , 他所抒发的羁旅游子的凄苦情怀,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抒发,还具有非常普遍的社会意义。

校文学社开展“读传记·致敬科学家”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沈忠芳:隐姓埋名60年的导弹功臣

谷阳

炮火中燃报国心

①沈忠芳的“导弹人生”,要从童年立下的一个心愿说起。1934年,沈忠芳出生于上海。从记事起,他的生活就笼罩在日本人的炮火之中。在转学5次、辍学1次之后,他终于得以完成小学课程。“如果我们也能拥有自己的飞机,一定要打得可憎(A.zèng  B.zēng)的日本人落荒而逃。”年幼的沈忠芳激愤地说。

②1953年沈忠芳高中毕业,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便是飞机设计。

③1959年10月7日,“萨姆-2”导弹击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RB-57D型高空侦察机,开创了世界军事史上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先河。25岁的沈忠芳恍然大悟:“没导弹是不行的!”即便制造出最先进的飞机,也可能被导弹击落。只有制造出最先进的导弹,才能对付敌人的飞机才能使国防变得强大。

④1960年9月,沈忠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正式成为一名科研人员,从此便隐姓埋名投身于国家的导弹研制中。

研制导弹卫祖国

⑤“因为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导弹技术上走在我们前面,大家看到,除了飞机将来对我们有威胁,导弹威胁更大,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反制、拦截的手段装备。”沈忠芳紧握拳头说道。当时二分院刚刚建立,一穷二白,处于“边建边干”的阶段。艰苦的条件没有削减大伙的热情,沈忠芳和同事们克服落后的设备,排除万难,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枚地空导弹——红旗一号。而1967年研制出的红旗二号更是进入了实战——击落侵犯我国领空的U-2侦察机。红旗二号的成功也为后来我国自行研制新型防空导弹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⑥1970年到1979年近十年间,在沈忠芳的带领下,他所负责的导弹型号在很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成功完成4次飞行试验考核验证。其中,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⑦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主要力量用于经济建设,军品订单大幅下降,科研人员大量流失。此时的沈忠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研制一款能够打入国际市场的产品,但是没有启动资金。几经波折,沈忠芳和同事们终于凑了450万元的经费,于是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地导弹B610就面世了。

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原有的第一代、第二代对空防御武器已落后于西方国家,急需研制出第三代,以增强防御能力。关键时刻,沈忠芳又义无反顾地揽下了这个任务。1992年1月,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总指挥,他呕心沥血扑在导弹发展上,带领团队夜以继日,终于在1994年年底,完成了中高空中远程的防空导弹的研制任务。从此,我国防空导弹跨入了国际领先行列。

忠于人民遗英魂

⑨2009年,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在国庆60周年阅兵中亮相,当导弹武器装备方阵缓缓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坐在观礼台上的沈忠芳泪流满面:“现在谁也不敢随便欺负我们!祖国变得强大了,了不起!”正是因为这样的放心,他在76岁时,告别了奋斗一生的科研岗位,连带着辞去了所有顾问、教授的称号,开始退休生活。

⑩在他看来,“年轻人都比我们行,现在教授的水平比我高得多,先进技术掌握得比我好,我有自知之明”。他爱听歌,《牡丹之歌》是心头至爱。沈忠芳说:“《牡丹之歌》的词有哲学观点。'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经贫寒',你吃过很多苦头,冬天的时候酝酿了生机,到春天的时候把美丽献给人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每个人都有这个思想,我们国家就行了。”

⑪2022年4月24日,中国第七个航天日,12位隐姓埋名的我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的名字首次向社会公开,沈忠芳就是其中之一。隐姓埋名60余载,dān(  )精竭虑,不忘初zhōng(  ),他功绩卓越,却鲜为人知。

⑫2023年,沈忠芳入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2024年8月17日21时35分,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于在航天中心医院逝世,享年90岁。

⑬“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从长缨在手,到红旗如画。这一代人,不在乎得失,不图名利,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今天,后辈们终于能听到你们的传奇,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这份隐名埋名的力量撼天动地!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