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积累与运用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

(一)唐诗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鼎盛时期之一,国力强盛,声誉远播,尤其是在文化艺术领 , 更是开创了一个瑰丽雄奇的诗歌时代。唐诗风格迥异,题材多变,形式丰富,把我国古代诗歌的音节和谐、韵律优美、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诗人们挣脱世俗名利的羁绊,把个人生死、家国荣辱和民族兴衰融为一体,家国情怀和人本思想从此成为了中国诗歌文化中最重要的主题。如今,那些人人家喻户晓的诗句,成为了最好的社交名片,唐诗依然在绽放,满是光华。

(二)宋词

宋词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宋词美在妙不可言,如空中之音,如水中之影,言虽尽而意无穷。有人说,宋词是中国文坛上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宋词中有风花雪月的美好和儿女情长的缱绻,也有大江东去的豪迈和江山如画的壮丽。千年宋词,百种人生况味。宋词中蕴含着的人生真谛,隔着时光的洪流给被尘世喧嚣所困的我们人生指引。

(三)元曲

虽然元曲不如唐诗、宋词那般为人所热衷,但是元曲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峰。不过在创作时代、表达形式、文学体裁上不同而已。雄hún( )飘逸的唐诗,精致婉约的宋词,活泼生动的元曲,无不为后人所敬慕。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九种景物的萧瑟、凄凉,与旅人内心的凄苦相辅相成 , 他所抒发的羁旅游子的凄苦情怀,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抒发,还具有非常普遍的社会意义。

(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雄hún

(2)、解释以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绚丽:        相辅相成:

(3)、以上两个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4)、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一组与元曲相关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把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乐山乐水,酒酿佳文醉成仙        ②满怀豪情,东坡唱大江东去

③一杯浊酒,希文叹孤燕南飞        ④山河沧桑,忆小桥流水人家

⑤斜阳依旧,念古道西风瘦马        ⑥忧国忧民,诗藏大爱尊为圣

上联:         下联: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诗人们挣脱世俗名利的羁绊,把个人生死、家国荣辱和民族兴衰融为一体,家国情怀和人本思想从此成为了中国诗歌文化中最重要的主题。 B、那些人人家喻户晓的诗句,成为了最好的社交名片,唐诗依然在绽放,满是光华。 C、宋词中有风花雪月的美好和儿女情长的缱绻,也有大江东去的豪迈和江山如画的壮丽。 D、虽然元曲不如唐诗、宋词那般为人所热衷,但是元曲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峰。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的轮廓

袁哲生

    ①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膏没有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头转向我的成绩上面去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

    ③父亲个性之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有时,纸条里面还会包着一张五十块钱的钞票。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迹写下“忍一时,风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话成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在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灵中,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父亲识字不多,我记得他总是把“风平浪静”写成“风平浪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特殊情谊。在父亲要来的那个晚上,临睡前,我总是记得检查一下房门是否上锁了,从来没有失误过。

    ④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的时候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再缓缓转开的声音,便立刻翻过身去面向墙壁眯着眼睛。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胶拖鞋在黑暗中静静地走向书桌,然后是纸张摩擦桌面的窸窣声,和父亲迟重的呼吸声……有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一点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靠上椅子。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在那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

    ⑤我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一双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也许我没有勇气,怕自己会在父亲面前哭了起来;更让我恐惧的是,若是走下床来,不幸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着泪光,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该如何面对那种时刻?

    ⑥高三那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难关;当时,在我不觉生命有何可喜的脑筋里,的确曾经生起过自杀的念头。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经历过联考的压力,不过,在那没完没了的一年里,的确只有父亲曾经察觉到我想死的念头。

    ⑦接近联考的某个夜晚,我正在学校提供的晚自习教室里作考前冲刺,日光灯管把教室照得明亮而冷清,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我选了一个邻接走廊靠窗的座位,设法让自己专心在书本上;突然,我听到一阵用手指关节轻轻敲打玻璃的声音,抬起头来,父亲的脸出现在窗格里面。父亲必定是不愿吵到其他正在看书的同学;我体会了他的心意,便悄悄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绕到教室的后面出去和他会合。

    ⑧我永远记得和父亲并肩坐在空荡、黑暗的体育馆长椅上,而心里渴望着时光永远停止,或是快速跨过的情景。父亲先是取出温热的蒸饺和我一起吃,他细心地把白色保丽龙的盒子掀开,然后为我撕开卫生竹筷子的封套。我知道那是父亲在夜市入口的小摊上买的,摊子后面是宏光钟表行,隔壁是间杂货铺,杂货铺的天花板上吊着一包包的干鱿鱼和紫菜,老板娘是个扎着一条蓝围裙的胖女人……父亲取出口袋里的卫生纸放在我前面备用,他像面对一位长辈似的对待我,令我终生感激。我知道父亲拙于言辞,在面对生命中难以省略的伤痛时,更无力打破沉默。

    ⑨吃蒸饺的时候,我想起那些蒸饺原先排列在小蒸笼里冒着蒸汽的模样;我想起那个卖蒸饺的老人坐在圆凳上,被一团团白色水汽模糊了脸孔的形象;我仿佛看见父亲孤独地走上前去,两眼茫茫的老人从圆凳上站起来,剥下一只保丽龙盒子,再给它穿上一层透明的塑胶袋,然后掀开其中的一个蒸笼盖……我想到那些蒸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我想到这个世界上必定还有类似蒸笼那样温热且快乐的角落。那天晚上,是个寒冷的夏夜,父亲和我相对无语,临走前,他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在意别人的话,人生有时候要走自己的路。”

    ⑩那句话同时把我和父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父亲成了我心目中的无名英雄,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他为了避过校门口警卫的询问,索性爬墙离开的那一幕。在淡蓝色的月光映照下,他奋力攀上围墙,骑在墙顶上向我挥手,并且很诚恳地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校外的小路上。

    ⑪我站在墙内,听到父亲落地的一声轻响,顿时热泪盈眶。我紧握双拳,叮嘱自己永远不可再有绝望的念头,要好好活下去。

阅读下面片段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 , 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鲁迅《社戏》节选)

片段二: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chàng wǎng。母亲给留着的宵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作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吴伯萧《灯笼》节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