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语文花开七年级上册 第3课雨的四季

班级开展“亲近自然”有声明信片制作活动,请你参与。

雨水去过一切地方

鲍尔吉·原野

雨水排着燕子的队形,以燕子的轻盈钻入大地。这时候,还听不到沙沙的声响,树叶太小,演奏不出沙沙的音乐。春雨是今年第一次下,边下边回忆。有些地方下过了,有些地方还干着。春雨扯动风的透明的帆,把雨水洒到它应该去的一切地方。

春雨继续下起来,无须雷声滚滚,也照样下,春雨不搞这些排场。它下雨便下雨,不来浓云密布那一套,那都是夏天搞的事情。春雨静静地、细密地、清凉地、疏落地、晶亮地、飘洒地下着,不大也不小。它们趴在玻璃上往屋里看,看屋里需不需要雨水,看到人或坐或卧,过着他们称作生活的日子。春雨的水珠看到屋子里没有水,也没有花朵和青草。

春雨飘落的时候伴随歌声,合唱,小调式乐曲,6/8拍子,类似塔吉克音乐。可惜人耳听不到。春雨时疾时徐、或快或慢地在空气里荡漾,它并不着急落地。那么早落地干吗? 不如按6/8的节奏荡漾。塔吉克人没见过海,但也懂得在歌声里荡漾。6/8不是给腿的节奏,节奏在腰上。欲进又退,忽而转身。如果舞者头戴黑羔皮帽子,上唇留着浓黑带尖的胡子就更好了。

春雨忽然下起来,青草和花都不意外,但人意外。他们慌张奔跑,在屋檐和树下避雨。雨持续下着,直到人们从屋檐和树底下走出。雨很想洗刷这些人,让他们像桃花一样绯红,或像杏花一样明亮。雨打在人的衣服上,渗入纺织物变得沉重,脸色却不像桃花那样鲜艳而单薄。他们的脸上爬满了水珠,这与趴在玻璃上往屋里看的水珠是同伙。水珠温柔地俯在人的脸上,想为他们取暖却取到了他们的脸。这些脸啊,比树木更加坚硬。脸上隐藏与泄露着人生的所有消息。雨水摸摸他们的鼻梁,摸摸他们的面颊,他们的眼睛不让摸,眯着。这些人慌乱奔走,像从山顶滚下的石块,奔向四方。

春雨拍打行人的肩头和后背,他们挥动胳膊时双手抓到了雨。雨最想洗一洗人的眼睛,让他们看一看——桃花开了。一棵接一棵的桃树站立路边,枝丫相接,举起繁密的桃花。桃花在雨水里依然盛开,有一些湿红。有的花瓣落在泥里,如撕碎的信笺。如琴弦一般的青草在桃树下齐齐探出头,像儿童长得很快的头发。你们看到鸟儿了吗? 它们在枝头大叫,让雨下大或立刻停下来。如果行人脚下踩上了泥巴,应该为此高兴,这是春天到来的证据。冻土竟然变得泥泞,就像所有的树都打了骨朵。鸟儿满世界大喊的话语你听到了吗? 春天,春天,鸟儿天天说这两句话。

 (有删改)

(1)、按要求完善推荐语,将这篇文章推荐给小语和小文,帮助他们解决明信片素材来源问题。

推荐语

鲍尔吉·原野细致地观察了春雨飘落人间、滋润大地的过程,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春雨图。文章语言凝练,手法精妙,为春雨增添了几分生气与情思。比如“它们趴在玻璃上往屋里看,看屋里需不需要雨水”一句中的“趴”字①(赏析“趴”字的表达效果);再比如“如琴弦一般的青草在桃树下齐齐探出头,像儿童长得很快的头发”一句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如此优美的语言非常适合制作有声明信片,希望这篇《雨水去过一切地方》能给你们带来创作灵感。

(2)、有声明信片要进行朗读配音,请你仿照示例,指导小语和小文朗读文中的语句。

示例句子:春雨时疾时徐、或快或慢地在空气里荡漾,它并不着急落地。

朗读设计:重读“疾”“快”,轻读“徐”“慢”,读出春雨荡漾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展现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句子:雨水摸摸他们的鼻梁,摸摸他们的面颊,他们的眼睛不让摸,眯着。

朗读设计:(从轻、重音的角度进行设计)

(3)、明信片需要配图。请根据本文内容,完善下面的配图方案。

景物

图中应出现雨丝、青草、⑴、⑵这些自然景物,这些景物的总体特征是⑶

人物

⑷对于如何刻画图中行人的表情,小语和小文存在分歧。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行人选取最恰当的表情,并说明理由。

A.大笑          B.平和         C.凝重

(4)、有声明信片制作完成后,小语想把这张明信片送给生病卧床、心情抑郁的小花,你认为合适吗? 请结合本文主题说说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刘心武的《夏威夷黑珍珠》节选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夏威夷黑珍珠
        ①姚老师每周三下午来教老伴弹钢琴。她虽然上过音乐学院,但主修的是声乐,毕业后分配在乐团合唱队,一唱几十年。六十岁以后,在合唱队排练时兼任钢琴伴奏。老伴弹琴只为自娱,姚老师指导她非常得法,两个人很合得来。两年多下来,她已经成了我们共同的朋友。
       ②我从美国讲《红楼梦》回来,带回一些纪念品,其中最贵重的是三件首饰,全是在
夏威夷买的。一件绿宝石坠链,给了老伴;一件黑珍珠坠链,送给了姚老师。姚老师开头不收,我就解释说,夏威夷有三宝:一是火山熔岩里开采出的绿宝石,老伴最喜欢绿颜色,几件最常穿的衣服,跟这绿宝石坠链很般配;第二宝便是黑珍珠,姚老师爱穿灰黄调子的休闲服,配黑珍珠更显高雅;第三宝是红珊瑚,我买回一个珊瑚须尖串成的手链,留给儿媳妇。我如实报出购买的价格,让姚老师知道那由一颗黑珍珠构成的坠链绝不昂贵,实在只是为了感谢她两年来给我们家带来的欢乐。她听了觉得我确实是把她当作亲人了,也就道谢收下。
       ③我和老伴都希望姚老师接受礼物后,能马上戴到颈上,但她却收进了提包,而且,下一个周三来我家,虽然还穿着一袭灰黄相间的服装,却并没有戴我送她的那黑珍珠坠链,而是戴了一串白珍珠项链。我和老伴交换了个眼色,没说什么,心里都有点疑惑。难道她忌讳黑色?
       ④姚老师指导老伴练了约一小时琴,大家就坐到餐桌边喝下午茶。我注意到,她那串白珍珠项链,品相一般。三个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聊到了一位仍在电视上露面的著名资深歌唱艺术家,老伴就感叹,说那么多唱歌的,能有几个达到那样的知名度啊!姚老师就说,那是她大学同学,毕业以后跟她一起分到合唱团,是一个声部的。老伴就直率地问姚老师:“您是不是挺羡慕她呀?”姚老师说:“为她高兴,一点不羡慕。”还讲起当年的情景,来了个外国专家,让合唱团的人一人独唱一曲。合唱团几十个人,足足唱了三天,专家也听了三天。本来,这样做是为了把合唱水平提得更高,没想到专家却从中发现了一个男中音和两个女高音,认为是三颗珍珠,值得培养成为独唱演员。那两个女高音,一个就是姚老师,另一个就是那位著名资深歌唱艺术家。
        ⑤姚老师说那时候其实专家对她的潜力更看好,但是,她就是想站在队列里唱合唱,不喜欢站到乐队前领唱或独唱。她把自己的这种想法说出来,大家都感到惊讶。专家通过翻译跟她交谈后,说理解了她;专家还说,很难得,有这样的歌唱者,从灵魂深处体味到了合唱这种艺术形式的真谛。的确,大合唱是人类走向亲和的一种途径。姚老师说,从那以后她就一直留在合唱队,虽然永远不可能出名,却无怨无悔。“我不想做一颗单独闪光的珍珠,我总觉得,一颗珍珠还是跟别的许多颗珍珠串成链条,更有意思。”
        ⑥在姚老师再一次来教琴前,我和老伴多次放她赠我们的CD盘听,那是她参与的合唱演出的录音,我们原来提不起兴致听,现在却如闻天籁。
        ⑦姚老师再来时,戴了一条完全由黑珍珠串成的项链,我送她的那一颗,串在正中间。她没问我们好看不好看,我们也没去评论。但我们理解了,有的珍珠,是永远喜欢跟别的珍珠串在一起的。
                                                                                                                               (刘心武/文,选自《今晚报》,有改动)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①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除了枝条日甚一日的蓬勃,别无吐蕾开花的迹象。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②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再次走上阳台,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③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里,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它的花蕊是金黄色的,沾满了细密的颗粒,每一粒花粉都在传递着温馨呢喃的低语。那橄榄形的花苞渐渐变得蓬松而圆融,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④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更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她”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她”知道这是自己多年来一直期盼的一次公开演出,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虽然是初次登台,但是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绝美。
        ⑤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她”悄然无声地一边舞着,一边用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尽情演绎着生命的辉煌,挥洒着成功的芳香。
        ⑥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⑦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
        ⑧“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艺术和生命的真谛。
        ⑨我很久很久地凝望着它,满怀歉意地观赏着昙花从帷幕拉开、尽情绽放到舞台定格的全部过程。“昙花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偶然的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给予我新的启示。
        ⑩那个傍晚的阳台,那一场绝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幸运的陪伴者。想起我多年来对昙花的冷落和敷衍,愧恨之情油然而生。此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明年再度巡回。
                                                                                                                                                                                           (选自《世纪经典散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一只英国皮鞋开始

    那天,爸爸跟我说:我去朋友家参加一个很重要的家庭酒会。说这话的时候,他已经换上外出时常穿的那双英国皮鞋了。

    那只皮鞋有个故事。

    有一次爸爸在外面喝多了酒,一夜未归。我和妈妈找到他时,他正躺在大街旁的花坛里睡觉,脚旁只剩下了一只英国皮鞋。看见一只脏兮兮的鞋陪伴着爸爸两只脏兮兮的光脚丫子,我就被那只孤独的鞋感动了。后来,我做了件儿子有义务做的事——在大街上贴了30张寻物启事:如果您在大街上拾到43号右脚皮鞋一只,请打电话6547711,失主会亲自登门感谢,并送上薄礼一份。

    爸爸很是不屑,他以为没人会为一点薄礼和一只皮鞋打这个电话。但是两小时后有人打来电话,说他捡到了一只大皮鞋。爸爸一听,惊讶地从沙发上弹了起来。

    我觉得应该针对爸爸的心态说两句,我就说:爸,做事别毛手毛脚的,比如说这次,开始我要贴启事你还反对呢,也不分析一下情况。你想想,谁会要一只皮鞋呢?又不是帽子,鞋子必须是两只才成。

    此后,我和爸爸的关系出现了质的变化。比如现在,我提醒爸爸:我去跟你做个伴儿,省得你把皮鞋丢了。爸爸低头瞧了瞧那双英国皮鞋,下了决心:好吧。但是大人说话时你别乱插嘴。

    准备下楼时,爸爸看着我说:你换一件背心,找一件没有图案的。我回到屋里,脱了背心,把它翻过来,穿上,走出门。爸爸欣赏地看着我说:这件背心多好,清清爽爽的。干吗非要把那么大的驴头挂到胸前呢?

    一进门,女主人就跟我打招呼:你就是那个帮爸爸找到英国皮鞋的天才吧?我说:阿姨好。

    女主人转脸看着我爸爸说:这孩子看上去不错,没你形容的那么……糟。女主人停顿了半天,还是把最后那个字吐了出来。

    我听出这话里有文章,问女主人:阿姨,我爸爸背后说了我很多坏话吧?

    女主人哈哈笑起来:欢迎你来做客。她发现了我的衣服,问我:你故意穿反了?

    我笑笑,脱了衣服,让我可爱的史努比从黑暗中走到灯光下。爸爸顿时把眼睛瞪得像灯泡大。女主人说:多可爱的小家伙。

    女主人开了一家很大的广告公司,其中一个老外,长着一个大鼻子,他是一家合资企业的外商代表,他正同女主人的广告公司谈一个新型收割机的电视广告。广告的投资很大,吸引了很多的广告人。爸爸也加入到这个竞争队伍里,他把女主人叫到一边,谈得眉飞色舞。女主人的表情很平淡,用一个坚决的摇头结束了谈话。爸爸沮丧地坐在角落的一把椅子上,闷头喝酒。我走过去提醒爸爸:你少喝点酒吧!爸爸一挥手:走开!

    我有点沮丧,就去桌子上找甜饮料。女主人说:我给你榨一杯橘子汁吧。女主人用鲜橘子榨汁时,突然问我:我们想给一种刚刚推向市场的收割机做一个电视广告。你说说看,如果交给你,你怎么做?

    就是在女主人榨橘子汁的三分钟内,我想出了收割机电视广告的创意:画面上是一大群耗子。一只老耗子面对着一群小耗子说:我们要搬家了!小耗子们七嘴八舌地问:为什么?老耗子说:你们没看见吗?这田里新来了一台收割机,那家伙一粒粮食都不会给我们剩下的,我们只能搬家了!

    我看见女主人的两只手停住了,两只眼睛牢牢地盯着我。然后,她把我带到大鼻子跟前,摸着我的头,开始用英语跟他说话,完全忘了我要的橘子汁。我看见大鼻子白色的脸逐渐充血,不停地点头,最后竟忍不住大叫起来。最后,女主人对我说:孩子,你的广告策划被客户采纳了。

……

(有删改)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在那个物质不甚光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我的碗里便漂了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三”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粉飞。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亮面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⑧衣柜的另一个角落,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枕头。枕头是金黄缎面的,上面绣了一朵莲花。那莲花真漂亮呀,花瓣层层叠叠,上面是粉紫色,下面是粉白色。我问奶奶:“我可以枕那个枕头吗?”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傻孩子,那是奶奶的送老衣啊!”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是送老衣,后来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寿衣,那是念在嘴里都觉得心惊胆战的字眼啊!所幸,一直到现在,那个枕头依旧放在角落里,始终未用。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到不行,不敢想,不敢想,一想几乎要窒息。

⑨这次回家,奶奶捧着我的手,像个孩子一样说:“妮儿的手真嫩,看奶奶的手,跟性子一样。”“性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让奶奶给挠痒痒,不用任何工具,奶奶粗糙的大手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

⑩第二天,我冒着四五级风,跑了三个金店,终于买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指。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我不说话,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

⑪我拉过奶奶的手,给她戴上戒指,这么大的尺寸竟刚刚好。奶奶照例抓过我的手,给我暖手。我自小手脚怕冷,冬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奶奶身边,奶奶就伸出她的粗糙的大手握住我冰冷的小手。温暖从她的指尖一点点传过来,我的心也暖和起来。那种温馨是我一生难忘的。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

读诗文·明哲思

怎样使我们的生活丰富

宗白华

①在我看来,我们生活的内容分为对外经验和对内经验。“对外经验”,即对于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了解、思维、记忆;“对内经验”,即思想、情绪、意志、行为。我们要想使生活丰富,就要在这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提升我们对外经验的能力,使我们观察研究的对象增加:一方面提高我们内在经验的质量,使我们思想情绪的范围丰富。

②我们闲居无事的时候,独往独来,或是走到自然中,看着闲云流水,野草寒花;或跑到闹市里观看社会情状,人事纷纭。在这个时候,最容易看出我们思想智慧的程度高下。

③有一次黄昏,我走到街头一个铁匠家门口,看见那黑漆漆的茅店中,一堆火光耀耀,映着一个工作的铁匠,红光射在他半边的臂上、身上、面上,映衬那后面一片黑,非常鲜明。那铁匠举着他极健壮丰满的臂膀,用一个极适当协和的姿势,击着那透红的铁块,火光四射。我看着,心里就想到:这不是一幅极好的荷兰画家的画稿吗?内心充满了艺术的思想。站着看着,我不忍走了,渐渐地转想到人生问题,心想,人生最健全最真实的快乐,就是有一个安定的工作。有了它,然后才得身心泰然,才得健全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社会中真实的支柱,也就是这班各尽所能的劳动家。我想到此,这是从人生问题又转到社会问题了。后来我又联想到生物学中的生存竞争说,又想到哲学家生存意志的人生观与宇宙观。诸君自由运用,可以使人生最小的一段,化成三四倍的内容,乃不致因闲暇而无聊,因无聊而堕落,因堕落而痛苦了。

④但这还不是我所说对外经验丰富的全部方法。这不过是把我们的一种对外经验,一个自然界的对象,作多方面的玩味观察,把一个单调的、平常的环境,化成一个复杂的、丰富的对象,使它表现出多方面(艺术、人生、社会、科学、哲学)的境相。这就是使我们的“心”成了一个多方面的折光的镜子,照着那简单的物件,变成多方面的形态色彩

⑤以上的观照已经可以使我们的生活丰富不少,但我们还要使我们“对内经验”也扩充丰富,使我们的感情意志方面也不寂寞。这有什么方法呢?这个实在很简单。我们情绪意志的表现是在“行动”中,我们只要积极地奋勇地行动,投身于生命的波浪、世界的潮流,一叶扁舟,莫如所属,遍尝各种情绪细微的变化,经历一切意志油涌的起伏。那时,我们的生活丰富无比。再在这个丰富的生命之泉中,从理性方面生发出思想学术,从情绪方面生发出诗歌艺术,从意志方面生发出事业行为,这不是我们理想的最高人格么?

(选自《细雨下点碎落花声》,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