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衢州市风华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

《围城》中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用典、比较、推理等手法中处处见锋芒,达到近乎完美的讽刺效果。在《围城》的讽刺语言中,绐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比喻。请仿照示例1赏析片段1比喻的讽刺效果。

比喻语段摘录

讽刺效果赏析

示例1

    例句: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小孩子出过痧痘,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们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痘出过了,我们就把出痘这一回事忘了;留过学的人也应说把留学这事忘了。像曹元朗那种人念念不忘是留学生,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得意自己的脸像好文章加了密圈呢。

示例1

    赏析:“出洋”本是指到外国留学,“出痧痘”是生病的一种,两者本无关系。作者另辟蹊径,从出过痧痘后再不怕传染联想到出过洋后对博士硕士有抵抗力,新颖别致。曹元朗那种人“念念不忘是留学生,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的行为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到处炫耀长满麻子的“脸”就像“好文章加了密圈”,深刻地揭露了这种人崇洋媚外、沽名钓誉的丑态,极具讽刺意味。

片段1: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赏析:

举一反三
阅读散文《向一棵树鞠躬》,完成题目。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课内阅读 ,完成下面的题。)
        ……①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己。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②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③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④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⑤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现在也是童年

陈祖芬

    ①十来岁的时候,我想把全世界的童话书都买下来。

    ②那时我有多少钱呢?我没有零花钱,没有压岁钱。不过,我从来没想到我是没有钱的,我只以为我是有钱的。因为,每次考试成绩下来,我考一个五分,妈妈就会给我五角钱。那时候,考试是五分制,两分是不及格,五分就是优秀。如果我得到两三个五分,妈妈就会给我两三个五角钱。一个拥有两三个五角钱的人,那是怎样的有钱啊!我拿上钱调头就往书亭跑,激动万分地看着一本本童话书,想着怎么买回“全世界”。或许,谁也想不通五角钱怎么能买下全世界?能,当然能。因为我心目中的全世界,就是这个小书亭,而且是这个小书亭里的童话书。

    ③我每次把“全世界”买下来,读完,就放在小衣柜里。我年年买童话,可是我的“全世界”一直没怎么增加。怎么回事?对了,总有同学跟我借书。借的时候说好要还的,后来就忘了还我了,后来我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借走的。或许,书都跑进我的身体里,化进我的身体里了

    ④中学的时候,我常常生病在家,一个人躺在床上。那时候,没有电视,只能痴痴地望着斑驳的天花板。我在斑驳间看出无穷的图案,小仙女、小天使、小公主,还有森林、城堡、宫殿。美丽的、梦幻的故事天天在那里发生,我的“全世界”搬到了我家天花板上:天花板上的世界,把我的病床生涯,变得无边无际地绚丽。有童话的地方,就有美丽。

    ⑤童话是一条河,点点浪花跳动着智慧与真情;童话是一幅画,色彩光影调和着缤纷的诗趣与美丽;童话是一首诗,字里行间寄托着人类的未来与希望。我徜徉在童话的世界里。

    ⑥我喜欢洋娃娃,妈妈用布包上棉花再画上眼睛鼻子,给我做了一个。我上高二的时候还抱着这个娃娃去学校,后来就被批评了:你想想,你已经是高二学生了,怎么还这么幼稚,还抱着布娃娃上学?

    ⑦幼稚的双胞胎姐妹,叫做:天真。人长大了,就不可以天真了吗?

    ⑧长大了以后,我去欧洲、美洲,我去香港、台湾,我买回来的,大都是童话书和玩具。有一次在伦敦逛市场,看到了一只塑料大皮鞋,那是一个做成皮鞋状的童话小屋。我小时候的“全世界”里,有一本书就叫《大皮鞋》,封面上画的那只鞋,竞和伦敦市场上的这只一模一样。我好像在这里又看到了童年的梦,我拍着手又叫又跳。卖货的英国妇女,当即把大皮鞋的售价涨了一英镑还是半英镑。

    ⑨进入21世纪的时候,有报纸叫我写有关文章,我写了篇《三高世纪和玩具总动员》.我是觉得,社会越是现代化、数码化,越是应该唤醒童真。有天真,才有比尔•盖茨,才有爱迪生,才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信?看看比尔•盖茨那张永远长不大的娃娃脸。

    ⑩中国内地第一位登上《福布斯》封面的马云,是世界经济论坛选出的全球l00位未来领袖之一。马云是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的创办人。但是关于电脑,他只会浏览和收发邮件。

他自称不I也不T,一个不懂IT的人是怎样当上IT英雄的?他成功前,有人说他是傻子,是疯子。而我想,他是孩子,是一个用自己的创造写IT童话的孩子。虽然他已经40多岁了,但他说:“我现在也是童年。”

    ⑪我嘛,现在有多一些的钱来买“全世界”了。我的工作间是个玩具屋,是个童话世界。我近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是个成年人的童话。有人读了说:祖芬的书越写越少儿化了。或许,我是把少年时代我家天花板上的童话搬进书房了。

    ⑫我高兴,“我现在也是童年”。

(选自2011年05月3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选文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一支赤豆冰棍

    ①50年前,我就读于村里的小学,我们叫它“村小”。村小只有四个年级,两个复式班,每位老师既教数学又教语文。我的第一个课任老师是刘老师。她给我们讲过什么课文,教过什么算术题,我已不记得,但她对学生的疼爱至今仍印在我的脑海里。

    ②我家在离村庄中心较远的一处垛子上,从家到村小上学,需要过一条宽大的河流。这里无人摆渡,过河时要拽拉渡绳,上渡船,之后再拽拉渡绳,让渡船靠岸。雨雪天,西北风一刮,河水针刺一般冷,用我们村民的话说,会“咬手”了。我们几个一起上下学的小伙伴,谁也不愿意去拉渡绳,只得轮流值渡。每每这样的时节,刘老师都会把我们几个学生送过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那时,村小的两三个老师午饭都是到学生家“代伙”。老师每到一家,家长们都精心准备。那个年月物资匮乏,也就是比平常多炖个鸡蛋,到村上豆腐坊多拾几方豆腐,抑或是平时转漕沟、钻芦荡得来的鱼虾之类,舍不得吃,腌着呢,这时候拿出来烧煮烧煮。

    ④刘老师每次到我家吃完饭,都会留下“伙食费”,母亲总是一番推让,直至刘老师板着脸说:“仁前妈妈,你再不收,我就不到你家来‘代伙’了。”母亲这才过意不去地收下。母亲能做的,也只有从自留地上多采摘些茄子、架豇之类,做出几样清爽的素菜。

    ⑤想来,算是对我母亲那份热心的回馈,刘老师把我带到了她城里的家中做了一回客。这趟行程填补了我人生的两个空白:一是我终于到过了兴化城,再一个就是,我吃到了平生第一支冰棍,而且是赤豆冰棍。

    ⑥那是夏天的一个休息日,我跟着刘老师走在深深的、长长的、青砖铺就的街道上,我好奇地东张张,西望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老师掏出手帕给我擦汗,自我责备道:“带把伞就好了,看这小脸儿都要晒熟了。再坚持一会儿,等到备战桥,老师给你买冰棍儿好不好?”

    ⑦来到水泥桥面、造型美观的备战桥,这才知道乡下桥的简陋、粗糙。那垂柳依依的海池河,那刷得洁白的河边护栏,那装有灯泡的路灯,无一不让我着迷,尤其是那古色古香的“拱极台”,刘老师说那是兴化历代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论语·为政》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北辰”即“北极”。“拱极台”之名由此而来。知道这些,当然是若干年后的事了。也是在若干年后,我才知道,孔尚任曾在此修改过他的《桃花扇》。

    ⑧一到备战桥,卖冰棍的多了起来。但见有人背着木头箱子,手持醒木一样的东西,在箱子上敲出“啪啪啪”的响声,一边叫卖着:“冰棍——卖冰棍——”

    ⑨“买两支冰棍,要赤豆的。”刘老师拽住我的手,在一个卖冰棍的跟前停了下来,递过去四分钱钢镝儿。吮吸一口赤豆冰棍,真的凉爽到心里去了。这也太神奇了,如此炎热的夏天,哪里来的冰?兴化城人,也太厉害了吧!“怎么样,好吃吧?”刘老师摸摸我的头。就在这时,让我十分懊恼的事发生了。凉冰冰、甜津津的冰棍,我还没舍得吮吸几口,竟然从手中掉落了,那扁担的棍子,依然被我紧紧地捏在手里,刘老师听到“啪”的一声,转身看我时,泪水已经在我的眼眶里打转了。“傻小子,你怎么不吃呢?你不吃,它不就化了?”

    ⑩“没事,老师再给你买一支。”刘老师用手帕给我擦掉眼角的泪水,又给我擦后脑勺的汗,把我搂到她的跟前,安慰道。刘老师的怀抱跟妈妈的一样,柔柔的,软软的。

    ⑪50年过去了,我的心里一直活着一位剪着齐耳短发、面庞圆润的中年女性,她就是刘书萍老师,我启蒙路上的第一位老师。

    ⑫刘老师,愿您在天国一切都好。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我的碗里便漂了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亮面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⑧衣柜的另一个角落,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枕头。枕头是金黄缎面的,上面绣了一朵莲花。那莲花真漂亮呀,花瓣层层叠叠,上面是粉紫色,下面是粉白色。我问奶奶:“我可以枕那个枕头吗?”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傻孩子,那是奶奶的送老衣啊!”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是送老衣,后来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寿衣,那是念在嘴里都觉得心惊胆战的字眼啊!所幸,一直到现在,那个枕头依旧放在角落里,始终未用。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到不行,不敢想,不敢想,一想几乎要窒息。

⑨这次回家,奶奶捧着我的手,像个孩子一样说:“妮儿的手真嫩,看奶奶的手,跟锉子一样。”“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让奶奶给挠痒痒,不用任何工具,奶奶粗糙的大手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

⑩第二天,我冒着四五级风,跑了三个金店,终于买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指。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我不说话,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

⑪我拉过奶奶的手,给她戴上戒指,这么大的尺寸竟刚刚好。奶奶照例抓过我的手,给我暖手。我自小手脚怕冷,冬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奶奶身边,奶奶就伸出她的粗糙的大手握住我冰冷的小手。温暖从她的指尖一点点传过来,我的心也暖和起来。那种温馨是我一生难忘的。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

阅读《木头人》,完成问题。

木头人

①在凌晨六点的滨河公园散步,清脆的鸟鸣声可以清心,让人愉悦。风照例很轻,东边的树林中,离天更近的叶子已渐渐染红。

②“一二三,木头人!”不远处的树丛中,传出清脆的女声。

③谁这么早会在这里玩游戏?我朝前望去。不远的树下,停着一辆三轮摩托改装的清洁车,这是本地护栏清洁工的标配,主要是把河边的护栏和石阶上的牛皮癣广告洗刷干净。

④声音就来自车上坐着的一个胖胖的女人。她的长相,显然没有她的声音那般灵巧。

⑤见过无数吊嗓子的,但没见过喊木头人的吊法。我不禁哑然失笑:看来,撕广告太无聊。我正打算离开,树后面传出另一个声音:“怎么这么久啊?我憋不住了,草里好多虫虫,专咬木头人!”话音未落,从树后冲出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扑进女人的怀里。阳光正好从前方的树冠上斜照下来,女人脸上的汗水和男孩脸上的茸毛,都像被镀上了一层金边。

⑥女人的脸顿时鲜活起来。她捧着孩子的脸,像捧着随时可能化掉的甜糯冰激凌,语调温和地说:“你是男子汉,连这点儿时间都坚持不了吗?”女人从围兜口袋里拿出清凉油,轻轻给孩子涂上,说:“乖,再坚持一下,我一喊你就躲到树背后,不要说话不要动,好吗?快去吧!”小男孩虽不太情愿,但还是点了点头。

⑦“一二三,木头人!”女人喊了一声。孩子从她怀中蹭地一下蹿出去,像一只灵巧的松鼠,躲到了树背后。“影子,还有影子在外面!”女人焦急地喊。树后的小影子,小心地缩进了大树的阴影中。女人很满意地笑笑,说:“很棒!我没叫‘三二一,解冻’,你一定不能出来!”

⑧我在内心轻蔑嘲讽:工作时间带孩子,一举两得啊!

⑨正想着,从远处遛过来一辆电动车,车上坐着一位穿着和她一样的蓝色工作服的中年妇女,她一路扫视着护栏,向这边骑过来。她看看护栏,再看看人行道的红砖和马路牙子,以及花圃的大理石台壁,脸上的每块肌肉都饱饱地充盈着挑剔的神色,随时准备喷射而出。

⑩她的目光一路扫来,停在胖女人脸上。“你今天打扫的这几处,有进步,但前面下河的第五级台阶上有一片树叶,西边花台的第二个砖缝里有一块泡泡糖,记着收拾了!另外,你没带娃娃来上班吧?”她的话语像刚出冷库的冰砖硬邦邦。

⑪胖女人低着头,底气不足地说:“没,没带……主管,您听我说……上次是因为小宝的外婆病了,我5点上早班,幼儿园8点才开门,孩子他爸又外出打工了,没人能送他去幼儿园,所以才……”树背后,小小的影子微微一闪,仿佛大树也紧张地吸了一口凉气。胖女人像被筷子拎起的汤包,顿时紧作一团。

⑫听她说完,主管冷硬的语气,有所缓和:“唉,你也不容易,我对你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上次要不是被马总正好抓个正着,也不会罚你的款,公司有公司的规定嘛。我知道你需要这个工作,但如果我管理不好,我的工作也干不成,我也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哩……”胖女人一个劲儿地点头,鼻尖上不知是汗还是泪,亮亮地一闪一闪。

⑬主管说完,继续巡视着往前走。走了很远,拖着声说:“那棵大树后面我就不看了,你自己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没撕干净的广告!”

⑭胖女人一愣,冲着她远去的背影,重重地点头。太阳从她身后升起来,给她的身影镀上一片金黄,也给我的心头笼上一层暖意。

⑮远处,音响开始叮咚起来。树背后,小小的影子微微一闪。愿这棵坚强大树旁的树苗也能挺拔强壮,共抗风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