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文明交流互鉴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理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材料一  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在历史的黎明时期,古代世界繁荣着许多大河文明……与此类似,还有海洋文明……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续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

——摘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材料二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人类创造文明财富的重大特征之一是它的共享性。通过交流和传播,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发明创造往往成为各族人民,乃至人类共享的财富。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材料四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五  文明观是指人们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明的观点和态度,是对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关系如何、人类文明走向何方等问题的解答。不同的文明观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同的发展图景。

——《光明日报》2023年6月9日11版《文明观的中国表达》

(1)、概述材料一所反映的世界文明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
(2)、从材料二的组图中选择一个(标明序号)并运用相关史实对材料三中的观点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分别说明材料四中两种不同评价产生的原因,并具体谈谈如何正确看待不同文明。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