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默写 题类: 难易度:容易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4_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手法
诗句
对仗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白描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想象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用典
强欲登高去,。(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拟人
,。(王湾《次北固山下》)
比喻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情景交融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①{#blank#}1{#/blank#},猎马带禽归
②常恐秋节至,{#blank#}2{#/blank#}。
③《桃花源记》中表现桃源中人生活安适、快乐的句子是{#blank#}3{#/blank#},{#blank#}4{#/blank#}。
④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写雄心壮志的连续两句诗{#blank#}5{#/blank#},{#blank#}6{#/blank#}。
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月亮是出现最早、最神秘、最朦胧的意象,这一神秘而朦胧的意象在文人的眼中往往被赋予某种美感和情感。在《岳阳楼记》里,范仲淹仅用“{#blank#}1{#/blank#},{#blank#}2{#/blank#}。”八个字就描绘出在烟雾消散的夜晚,皎洁的月光照耀在广阔的洞庭湖水面,月光随水波跳动宛如跳动的金子一般的美妙图景。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一诗中写下“{#blank#}3{#/blank#},{#blank#}4{#/blank#}。”借对故乡月亮的设想来抒发自己在白露初降的秋夜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一诗中,用“{#blank#}5{#/blank#},{#blank#}6{#/blank#}。”叙写自己在雄鸡报晓,月色朦胧之时就起床出发,却发现外面已经到处都是行人留下的印记,含蓄地表达早行旅客的旅途之苦。在《无题》一诗中,李商隐用“{#blank#}7{#/blank#},{#blank#}8{#/blank#}。”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从“晓镜”的青春易老,到“夜吟”的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句:“{#blank#}9{#/blank#},{#blank#}10{#/blank#}。”表达了纵使与亲人相隔千里,依然可以共赏同一轮明月的豁达胸襟。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