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韶关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让劳动教育成为必修课
①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2022年版)》,将“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内容纳入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这一举措可谓应需而生。近年来,食堂剩饭倒饭、浪费粮食的行为屡见不鲜,马路上无视环卫工人的辛苦而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让家长定期来宿舍洗衣服、搞卫生之类的事频频见诸网络……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提出如一场及时雨,尤为必要。
②课程标准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既有“劳动”,又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③劳动教育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近来,广西桂北初级中学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学习水稻知识,亲自割稻拾稻;北京一些中小学开辟农场让孩子们亲手耕种,切身体验劳动过程; 很多中小学开展居家烹饪、清洗餐具、整理物品等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让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④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还能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左传》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一语言简意赅,指明了劳动对生存的重要性。而劳动教育正是让学生习得劳动技术、提升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劳动亦可强健体魄。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在建校之初,就开辟了“一米菜园”,每个班级都有“包干区”,让学生出力,流汗,增强体质。劳动还能培养审美能力。试想想,看到自己辛勤培育出的麦苗蔬果郁郁青青、红红火火,不正是在欣赏一幅最美的画卷吗? 置身其中,感受劳动的美好,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⑤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代劳动者,在辛勤的劳动中承担起时代的责任,创造了辉煌的成就。面对帝国主义的威胁和轻视,詹天佑经过艰辛的勘测,创造性地设计了“人”字形线路,修建了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为了甩掉“贫油帽”,王进喜以铁人精神,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带领石油工人“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打出新中国第一口油井; 面对别国在技术上“卡脖子”的境况,众多科技人努力攻关,不断创新,让“九天揽月”成为现实……当代青少年通过劳动教育,学习先辈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往往能逐步培养起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和承担时代责任的使命意识。由此看来,劳动教育还能培养青少年勇担时代责任的使命感。
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只有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让他们热爱劳动,善于劳动,才能引领他们在劳动中实现全面发展,最终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因此,劳动教育必须成为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必修课。
必修课让劳动教育成为 | 提出问题 | 第①段:由“标准”的颁布引出“劳动教育”的话题,并指出其现实必要性。 | |
分析问题 | 第②段:⑴ | ||
第③~⑤段:论述为什么进行劳动教育。 | 第③段:⑵ | ||
第④段:劳动教育能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 | |||
第⑤段:劳动教育能培养青少年勇担时代责任的使命感 | |||
解决问题 | 第⑥段:引用名言,总结收束,得出⑶的结论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