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看松庵记

宋濂

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纷纷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

吾友章君三益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 , 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

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 , 历游四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君 , 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

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其能凌岁寒而不行改度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减)

【注释】①九节筇(qióng):一种竹杖。②唶(jiè):感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 B、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 C、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 D、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友章君三益之        乐:对……感到快乐 B、峰峦峭刻        益:更,更加 C、髯松似解君        意:意趣 D、其能凌岁寒而不行改度者    易:改变
(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

②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世铨《忠雅堂集》)

【注】①铨:作者蒋世铨的自称。②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③扑:打。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