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题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

【材料一】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以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形成完善的审美观念为目的。美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文明素养和爱国精神。它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要宽泛得多。在中学阶段,美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能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二、____,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优与劣的能力,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

三、能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创造美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

(节选自余文森 王晞《教育学》)

【材料二】

教育部指出:2025年力争全面实行美育中考。学校美育课程将以艺术课程为主,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等。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并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

调查人员发现,虽然各个省份的考试形式、科目不太一样,但考试的内容大多还是需要“死记硬背”的艺术知识。“这样考查的仅仅是学生的记忆力,不但无法提高其艺术素养,反而增加了考试负担,让美育中考趋向应试、功利。”

他们还发现,尽管个别地区提出,除了基础知识,还要考查学生的艺术表现。但在实际操作中,判断其是否进入审美状态,是否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是一个难以量化的过程,因此考查的仍是量化指标。比如唱歌,看的还是音准、节奏、歌词,而情感、个性却被忽视了。

湖南师大从事美育政策研究的郭教授介绍,在实施美育中考的地区有不少老师抱怨:考题设置不合理;平时上课少,考前搞突击;艺术学科所占分值不合理等等。既然如此,美育还有必要进中考吗?对此,郭教授认为,“美育进中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探索。但目前的共识是:考试不是目的,落实美育,帮助孩子们怡情养性,过一个丰盈自在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对于美育中考的改革,还会继续进行,可以确定的是,随着考查方式、内容的逐年改进,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才是取得美育中考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节选自“央视网”《美育中考真来了,没“艺术细胞”的孩子咋办?》,有删改)

【材料三】

南开大学新编京剧《爱国三问》走进重庆南开中学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4月11日,由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创作的京剧《爱国三问》走进重庆南开中学。《爱国三问》富有戏剧张力的情节、恢宏大气的舞台设计和高昂激越的唱段呈现出丰富的艺术美感,引起强烈反响。京剧《爱国三问》根据真实事件创作,讲述以张伯苓先生为代表的南开人与日寇巧妙周旋,在西南坚持办学,保存中国高等教育星星之火的历史,表现了南开人的智慧勇敢、坚忍不拔、初心不改,以及对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坚定信念。

剧组巧妙地运用京剧与话剧相融合的表现手法,呈现了“樱花事件”“轰炸之夜”“爱国三问”等剧中核心内容故事,以厚重的爱国情怀和新颖的表现形式深深打动在场观众,同学们被剧中老一代南开人爱国奋斗、矢志报国的动人历史感染,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当午晴堂回荡起发人深省的“爱国三问”时,泪花闪烁在每一个人的眼眶中,爱国之情激荡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师生们纷纷表示,《爱国三问》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演出结束后,同学们还自发创作了三行诗、四格漫画,编排了舞蹈、舞台剧等,以自己的方式继续传递着南开人的爱国情怀。

(节选自重庆南开中学公众号)

(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推断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以美育浸润学生,就一定可以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 B、帮助学生怡情养性,拥有丰盈自在的人生是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 C、为了考试而上艺术课,会让艺术变得索然无味,所以美育就不该纳入中考。 D、新编京剧《爱国三问》进校园,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也是一种美育。
(2)、小阳和小光在看到美育将纳入中考的相关新闻之后,展开了讨论,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补全对话。

小阳:美育就是美术课吗?美育进中考,是不是我们以后就考画画了啊?

小光:不是呢,美育的涵义是,在中学阶段,美育能够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小阳:原来美育不仅与美术有关,还应该与、书法等艺术课程都有关系。

(3)、小阳制订了一个暑期计划,想提升一下自己的艺术修养,并为美育中考做准备。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他计划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暑期计划

1、和父母一起去北京旅游,去国博看展,提升自己感受美的能力。

2、去听一场音乐会,重点关注演出人员的名气,其他的不用管。

3、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了解一些基础的美学知识。

4、在网上下载各省市美育中考的试题,开始刷题。

5、尝试完成一两幅艺术作品,如剪纸、书法等。

(4)、新编京剧《爱国三问》在学校午晴堂上演,引起沙区师生们的强烈反响,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一谈此次美育活动对我校学生有何积极意义。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Ⅰ

【第四站:明理探秘】

小华收集了几则有关网络与阅读的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 中国青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深刻影响了互联网发展潮流。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国青年在网上积极弘扬正能量、展示新风尚,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摘编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2022年 4 月 21 日)

【材料二】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从图书阅读率来看,2021 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 2020年的 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从图书阅读量来看,2021 年我国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比 2020年的10.71 本增加了0.22 本;从阅读时长来看,未成年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增长。同时,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2.5%,听书率为 32.7%。

(摘编自“中国消费网”2022 年 4 月 24 日)

【材料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Z世代”(指 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构成和价值内核。

“Z世代”已成为网络文学读者增量的主力。 作为“网生”一代,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 “Z世代”的加入,更加凸显了网络文学对于全民阅读的意义。 “Z世代”成长于崛起后的中国,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他们通过评论反馈,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

《报告》指出:“Z世代”的涌入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用。 网络文学不仅创造了年轻人爱看的中国故事,发挥着文学作品的正向价值引导作用,也在不断吸纳新读者、新作品,拓宽全民阅读的疆域和内容。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 年 4 月 13 日)

 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读书交流会,请你一起参与。

想读一本你写的书

原上秋

①咣咣,咣咣。小陈和小林边干着活儿,一边和这家的主人聊天。主人是个老头,相貌和善。小陈和小林很愿意在这样的人家干活儿。

②小陈问,你做什么工作?

③主人说,在报社,退休了。

④是个领导吧?

⑤副刊部主任。

⑥小陈和小林讨论半天,副刊部是个啥部门,有副刊部就有正刊部吧。

⑦房子已经很破了,主人在劳动市场找到小陈和小林,计划把屋里整一整。他们没有签合同,小陈和小林报了个价,主人就同意了。

⑧主人退休在家,大部分时间,他不是把头埋在书里,就是埋在报纸里。

⑨小陈就说,你很用功啊。

⑩主人说,现在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另一只什么都看不到。

⑪小陈和小林就停下手中的活儿,过来看个究竟。可不是么,一只眼睛里的眼珠子都泛白了。小陈问,一点儿都看不到吗?主人说,一点儿都看不到。

⑫想不到,这个老人每天都是用一只眼睛看书看报看世界。

⑬咣咣,咣咣。小陈和小林做得很认真。主人不看书报的时候,会过来和他们聊天。问他们父母的状况,问他们有没有成家,问庄稼的收成,问在外打工的苦乐。小陈和小林会把自己的情况一一说给他听。

⑭两天下来,他们渐渐熟悉了,俨然成了朋友。

⑮和主人熟悉之后,小陈和小林的活动范围就大了。休息的时候,他们端着茶杯进到了主人的书房。书架上有很多书,小陈和小林只看,不摸。他们喝着主人泡的好茶,感叹,好多书啊。

⑯主人说,上面两层是文学名著,下面一层是自己写的。

⑰小陈和小林吃了一惊。刘——亮——德,你叫刘亮德?

⑱主人说,是我。

⑲署名刘亮德的书有十几种:《白话人生》《眼光放在灯笼前面》《只眼窥世》……主人介绍,《白话人生》是在报社写的专栏,《只眼窥世》是一只眼睛瞎了之后写的。

⑳小林说,写电视剧才挣钱。

㉑小陈拍了小林一下,嫌他多话。他们和书保持着适当的距离,用一种敬慕的神态看了一遍又一遍。

㉒小陈问,这些书里都写的什么?

㉓主人说,人生感悟。怕他们理解不透彻,他讲了书里的一个故事:

㉔一个武士向一位老禅师询问天堂和地狱的区别,老禅师故意轻蔑地说,你是个粗鄙的人,我没时间和你论道。武士恼羞成怒,拔剑大吼,老头无理,看我一剑杀死你。老禅师缓缓道,这就是地狱。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气和地纳剑入鞘,鞠躬感谢禅师的指点。老禅师接着说,这就是天堂。

主人说,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有好事与坏事。

㉖有意思。小陈和小林听得入了迷。

咣咣,咣咣。小陈和小林很长时间只埋头干活儿,好像一直在回味武士和老禅师的故事。

㉘有一天,小陈和小林来晚了。他们互相埋怨,都说前一天不该喝那么多酒。主人笑着说,你们喜欢喝两杯啊。小陈说,他们一出来就好多天,有点儿想家,想家的时候喝点儿酒。小林插话说,喝了酒更想家。

㉙小陈和小林干活儿没有精神,因为他们喝了很多劣质酒。主人问他们喝的什么酒。他们说了很多牌子,都是小饭馆里面的低档货。

㉚他们感叹,哪一天挣了大钱,一定买一瓶茅台,尝尝啥滋味。

㉛晚上收工的时候,主人拿出一瓶茅台送给他们。

㉜他说自己平时不喝酒,这酒是一个朋友送的,就剩下这一瓶了。

㉝小陈和小林欣喜万分,他们轮番拿着酒瓶看来看去。小林边看边说,这酒拿回老家喝才有面子。

㉞几天后,房子装修好了。双方都很满意。主人给他们工钱的时候,小陈和小林也在心里数数。A.数到最后,两个人的心抖了一下。他们没说什么,拿着钱走了。

㉟B.出了门,他们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数钱,数了一遍,又数了一遍。小林督促小陈,走吧,他眼神本来就有问题,哪能怨咱们。

㊱小陈发了脾气,我们这样走了,对不起刘亮德。他们又折返了回来。

㊲他们来还多出的两百元钱,他们还想让刘亮德送给他们两本书。刘亮德讲的故事,很吸引他们。

㊳刘亮德在阳台上看到了他们。他想,他们一定是来还那两百元钱的。其实,他们哪里知道,那是刘亮德偷偷给他们的奖金。

㊴小陈和小林跟刘亮德打招呼的时候,发现站在高处的他另一只眼睛好像已经好了,像从前一样,明亮有神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3.06)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