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瘦老头

梁晓声

①我是北方林区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时,从早到晚,一心只想着怎么玩儿。

②某天,我们五六个最野的小伙伴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陌生的瘦老头。没人知道他从前是干什么的,只知道他是从南方被发配到我们林场的,患了晚期癌症。⑴瘦老头确实瘦得可怜,他面皮如同旧皮包那样暗淡,高颧骨像皮包里塞着的什么硬东西支棱出来,但他的背,却总是挺得很直。

③那年秋天,瘦老头问我们,为什么总不见我们背着书包去上学?我们回答他:因为去上学路太远了。又问,那你们还想不想学文化知识了呢?我们就一时你看我,我看他,都有心诚实地回答:不想——学了又有什么用?可谁好意思诚实地回答啊。便都违心地说,可想上学呢。

④瘦老头沉吟片刻问:我教你们学,你们愿意不?就这样,我们成了身患绝症的瘦老头的学生。

⑤瘦老头很会教学生,他每教我们识一个新字,都会从那个字一千多年以前是怎么写的讲起。他说每一个中国字都是长寿佬,都有婴儿时期和童年、少年、青年、中年阶段。每经过一个阶段几乎都要变一次,到再也不变的时候就是固定在最美妙的时候了。

⑥瘦老头讲算术也特有意思。他说这世界基本上是数字的世界,比如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而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组成的,二比一这种数字关系永远包含在不受污染的水中。眼看着一碗水,也可以想象是看着万万亿亿的数学比例式。几乎人眼所见的每一种东西,将它们用化学的方法化解到最小单位时,便都是些数学式的关系了。那些数学式一变,某一种东西就开始发生质变了。甚至,连世界也开始发生某一方面的变化了,比如我们……

⑦瘦老头渐渐将我们迷住了。⑵他讲课时,腰板挺得尤其直,一只手背在后边,一只拿粉笔的手自然而然地举在胸前,目光几乎一刻也不离开我们的脸。有时,我们一时回答不上来他的问题,他也从不急,只是说:“想想,再想想,上次我讲过的。”

⑧自我们成了他的学生,他住的小木板房就因我们而变了,他将一张破桌子重新摆放,使一面墙壁一览无余;又不知从哪儿搞到半瓶墨,涂黑墙壁,于是成了黑板。在那年冬季,小木板房成了我们几个孩子的阳光房。

⑨那时候,我们已不叫他瘦老头了。有一次,我们当面叫他老师。他正要提问,一下子被叫愣了。愣了几秒钟,走到窗口那儿去了。背着一只手,腰挺得笔直,一动不动地在窗口那儿站了很久,我们全都呆望他的背影,不知他是怎么了。终于我们听到他低声说:“今天的课就讲到这儿,我有点儿不舒服,孩子们你们可以走了……”我们一个个悄没声地离开,我走在最后,忍不住轻轻将门推开一道缝,往内偷窥,我看到他双手捂在了脸上。我看得出来,他是在无声地哭,尽管我窥到的只不过是他的背影。我们当然都无法理解那是为什么,却互相告诫,以后都不许当面叫他老师了,只在背后叫他“咱们老师”……

⑩某天他讲着课,忽然一手捂胃,接着额上渗出汗来;再接着,弯下了他那一向笔直着的腰。那是他第一次在讲课时弯下腰去。很快他又直起腰来,说他去茅房,不许我们离开屋子,我们只当他是肚子疼,他半天没回来,我们都有点儿不安了,出去见他蹲在门旁,双手握成拳,一上一下抵压着胃腹,他脸上滴落的汗,湿了鞋尖前的地面儿。我们当年真傻,一点没察觉他竟病到了那步田地。

⑪两年半以后,他还活着。一天他对我们说,我们不可以再是他的学生了,而应该到县里去读中学。他说中国的将来,究竟会产生多少新的行业,需要多少文化高、知识广、能力棒的人才,是他难以想象的,更是我们这些孩子不可能想象的。如果我们只由着性子,在年龄这么好的时候虚度时光,高兴怎样就怎样,不高兴怎样就不怎样,那是不对的。人有时候更应该明白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道理。

⑫就这样,我们不舍地离开瘦老头,来了县初中。

⑬那是放寒假到家的当天,吃午饭时,我父亲一时想起地告诉我——“你们应该感谢的那个瘦老头,他死了,才几天前的事儿”。我搁下饭碗便往外跑,一口气跑到了小木板房那儿。几场大雪将小木板房的门埋住了半截。园子里,只有几只绒球似的麻雀在雪上蹦来蹦去的……

(选自梁晓声散文集《小人物走过大时代》,有删改)

(1)、请按要求对以下两个句子进行赏析。

⑴瘦老头确实瘦得可怜,他面皮如同旧皮包那样暗淡,高颧骨像皮包里塞着的什么硬东西支棱出来,但他的背,却总是挺得很直。(人物描写角度)

⑵他讲课时,腰板挺得尤其直,一只手背在后边,一只拿粉笔的手自然而然地举在胸前,目光几乎一刻也不离开我们的脸。(动词角度)

(2)、“我看到他双手捂在了脸上。我看得出来,他是在无声地哭”,想象瘦老头为何无声哭泣,请补写他此刻的心理独白。
(3)、文章是以梁晓声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瘦老头让人不禁想起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和瘦老头都是“大先生”!你是否认同对瘦老头“大先生”的评价?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不如怜取小清新

    ①阳台上,一抹绿正在慢慢蠕动。我蹑手蹑脚地靠近,指尖儿轻轻地碰触那有些椭圆的小叶子,我猜她一定还没有感觉到我指尖儿的温度,我不敢像那些霸气的阳光,肆意地铺展过来,公开与她调情。我静静地看她,仿佛刚刚从梦中醒来的睡美人,抻着懒腰,伸开手掌,等待时光的尘屑落上去。听着窗外嘀嗒嘀嗒的冰凌化开的水声,安静地数着春天的步子,等待有朝一日舒展自己全部的媚,等待一场盛大的绽放。

    ②与此同时,另一片早衰的小叶子泛着委屈的黄,缩在一角,没人看得见她的黯然神伤。她是被阳光打入冷宫的妃,我甚至听见那些翠生生的绿叶子们在嘲笑她不利的流年。

    ③这花草有衰落有繁盛,衰落了的弯弯转转成无限忧伤,繁盛了的蹦蹦跳跳成无限欢喜。悲观的人把忧伤吟哦了一遍又一遍,那浅淡而低落的小叶子此刻便成了谁家窗口弥散开来的哀怨曲子,零落、残败,恍若转瞬即逝的烟花;豁达的人把繁盛留在眉间心田,纵使看见了那些小黄叶子,也会浅浅笑过,说声,真好,它们可以去休息了。真好,生命就该这样有生有死。真好,零落成泥碾作尘,等待下一世轮回。

    ④世间万事万物亦是如此。不必强求吧,顺其自然就好。

    ⑤这是这个早上带给我的小清新,一蓬蓬的暖,一蓬蓬的小欢喜在心上跳,如我走过的半世人生里无数这样喜悦的时光一样。  

    ⑥儿时,总是喜欢跟在母亲后面,捡地上的东西。比如一根没燃尽的鞭炮,比如花花绿绿的糖纸,比如随风飘过来的一只红气球。母亲一边呵斥我,一边用她的口袋,替我装着这些垃圾。她知道,我没有玩具,这些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小欢喜,她不忍掐灭。

    ⑦少时,喜欢叠纸船,然后跑到小河的上游去,让纸船顺流而下。因为纸船上写着自己喜欢的邻家小妹的名字。倒不是真的想让邻家小妹看到那纸船,那样会令自己无地自容,就像冬天的时候,在雪地上写她的名字,然后又迅速地毁灭证据,仿佛怕阳光告了密。那些时候,一颗心是忐忑的,却也弥散着一层雾样的小欢喜。

    ⑧长大了,看透了人情冷暖,尽量避开名利场上的刀光剑影,像一个笨拙但倔强的蛹,学会了用厚厚的茧保护自己。却依然有着自己的小欢喜,比如自己动手,研磨一杯芳香四溢的咖啡;比如想到了一句惊艳的诗;比如读到了一篇暖心的文;比如捧着厚厚一本书,怀里揣着热水袋, 被书里的情节带着,心一会暖一会冷地颠簸着。不管外面的料峭春寒,不管外面是月黑还是风高;比如此时此刻,网上闲游,恰巧逛到编辑朋友陈敏的博客,觅得灵光一句:何来瞠目大美景,不如怜取小清新!喜极,便顺手牵羊,窃来一用。

    ⑨生活中有伟大有崇高,但更多的是凡俗的生活,吃喝拉撒、爱欲情仇。在更多的生活表象里隐含着更多的生活情趣。人生能有多少大事,无非是一天连着一天,组成一个平凡的一生。而幸福的生活,便是由这些清新的小美景组成的吧。

    ⑩与其正襟危坐,不如斜倚窗栏,看云卷云舒;与其殚精竭虑,不如榻上横卧,听花开花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astrolgy到astronomy

孙维新

    ①占星术起源于三千年前的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最早是用来预测国王与国家的命运。到了公元两百至三百年左右,占星术由巴比伦传入希腊,希腊人把它删减增补、发扬光大,就成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占星术。它不再单纯地为国王和国家服务,反而成为一般平民使用出生时间来预测自己性格命运的一种媒介,自此以后,占星术即向世界各地传布,所到之处,莫不广受欢迎。

    ②占星术究竟奠基于何种“道理”、又是如何“应用”到命盘解释与运势预测的呢?利用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太阳、月亮及各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建构出一幅“天宫图”,然后再依据此图解释此人的个性及命运,甚至预测每日运气,这就是占星术。一般而言,占星术先把人们的出生日期用黄道十二宫的星座来区分,由三月二十二日春分点开始,是白羊座,一个月之后是金牛座,然后以此类推,每个星座所占的时间都是由这个月的二十二日到下个月的二十一日。如果说某人是双子座的,意思是指他出生的时间在五月二十二日至六月二十一日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太阳在天上的位置是在黄道带上的双子座,因此一个人在占星术上是什么“座”,就是由出生是太阳在黄道带上的视位置来决定的。

    ③除了太阳的位置之外,月亮和各行星在此人出生时的位置也纳入考量,因此整个天宫图看来复杂得多,好像也很“科学”似的。然而按照出生时间所决定的天宫里,在科学上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们接下来试着用逻辑推导占星术的几个盲点。

    ④首先,因为划分成十二个星座,所以全球人口的十二分之一,约莫五亿人左右,应该有着类似的性格,想来令人不太能相信。其次是一个比较根本的问题:为何选择出生的时间做一切预测的根本?尤其在医学十分发达的今天,出生的时间几乎可以随心所欲,从而使得出生时间不再是唯一的标准,相形之下,“受胎时间”反而来的绝对得多!

    ⑤另一个问题是,为何不同流派的占星学家被此意见常常相左?科学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在同样的条件设定下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预测科学实验所得出的答案;但不同流派的占星学家对同一个人的预测却常有天壤之别,我们从每年岁末时节的报纸就可以看出端倪。到了年终岁尾,报上总会刊出所谓世界十大预言家对明年的世界局势、各国领袖的命运预测,但有时针对同一个人却会有截然不同的预测,这就让人无所适从了。

    ⑥另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是行星发现的年代,人们肉眼可见的行星仅有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类,但太阳系中除地球外另有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三个行星。可是我们知道,天王星是在一七入一年由原籍德国的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的,海王星是在一八四六年由美国人亚当斯及法国人莱威利埃各自发现;而冥王星更要到一九三〇年才由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而在这些年代之前,天宫图上根本没有这些行星存在(当然目前的天宫图已把这三颗行星包含在内了),如此一来,过去的天宫图到底准不准?万一哪一天发现了第十颗星星怎么办?那时的“天宫图”是否有要改写?

    ⑦同样的,行星的卫星也会造成困扰。天宫图里并没有把各行星的卫星列入,但事实上,有几个行星的卫星其体积远超过太阳系里较小的行星。举例而言,水星的直径约四千八百八十公里,但木星的卫星木卫三是五千两百八十公里,土星的卫星土卫六是五千一百五十公里,都远较水星来得大,即使是木星的另一颗较小卫星木卫四,也有四千八百一十公里,和水星一般大小。但这些超过行星大小的巨大卫星,在占星术里却没有任何地位,想来不甚合理。

    ⑧在过去数十年间,有许多科学家花了不少功夫对占星术的预测做统计上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许多大试验中,占星术预测成功的概率和随意猜测的概率根本差不多,也因此就科学角度来看,占星术终究只能以伪科学的形式存在。

    ⑨尽管我们现在把占星术和星座命理当作匪夷所思的伪科学,但我们不可一笔抹煞它对现代天文发展的贡献。早年先民为占星术所做的许多观测(尤其是对行星位置的观测),使得一部分对追求真理有兴趣的人从这些现象的背后慢慢找出天体运行的道理来,促成今天从欧洲萌芽的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因此占星术对现代天文学的发展确实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帮助。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糊涂脸水聪明枕

    ①“糊涂脸水聪明枕”是什么意思?我在清朝诗人黄之隽的《詹言》里读到这一句谚语,一开始弄不懂它的含意,后来才明白,它是说:在五更睡觉初醒时,天色未明,这时无论是悔悟过去的事,还是料理将来的事,都一一了然于心,在枕头上的人是最聪明的;等到一起身盥洗,是非明辨的事,立刻十忘其五,所以说洗脸水是糊涂水。

    ②“糊涂脸水聪明枕”,真妙。凌晨子时,反侧枕上,这时繁华褪尽,寂寞增添,正是人未泯的良心呼声最高亢的时分,因此在这份冷淡里,有着无限的清明之趣。放纵自己的地方如何改进?愧对朋友的地方如何补救?困难的事件如何着手?无法挽救的缺憾也在这时候再抽痛一阵吧!在这时分,许多被忽略、被遗忘、被蒙蔽、被遮埋、被误解的事件和人物,都复苏似的被摊了开来。啊,枕上真是聪明的时刻!

    ③等到一骨碌起身盥洗,俗事的累赘、交游的诡诈、势利的计较、人我的恩怨,人就很快又被厚重的红尘所掩埋,良心的呼声在漱洗以后,变得极为低微喑哑。所以居官的人,在枕头上还想过忧恤下民的,脸一洗,就只知道巴结上司了;居家的人,在枕头上还想过孝敬父母的,脸一洗,就只知道宝贝儿女了;士农工商各界的人,在枕头上都愧悔过要想想别人,等洗脸水一洗,就只知道图利自身了!悠悠忽忽的一生,颠沛流离,老天也无法收罗陶铸我们,真该为这洗脸水而羞愧呀!因此我想到奸诈的曹操,为什么能写出光明磊落的《短歌行》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必有人说是良心的自赎嘛!有人说是文行不符嘛!我想这可能是曹操反侧无寐,伏在枕上写的吧?“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听得好细,想得好入神!良心在枕上有片刻的乍现,不然哪来“自赎”的良心呢?可惜等到脸一洗,权势的欲望像太阳升起,良知的星光月色早就黯然不见啦!

    ④这么看来,“聪明枕”实在是人生值得珍惜的清净时刻,这一刻的神智无滓无秽,摆脱了浓鲜醉饱的昏聩,给人反省改过的机会。可惜现今的社会,一些人误以功利作为人生成败的主要评判标准,所以才觉得谁有钱有势谁就最美。其实有钱有势的人,攫取最多,未必贡献最多,他们可能是孽障最深的一群人,私心的蒙蔽最深重,天德开朗的机缘也最少。人生成败的评判,应以品德为主,谁主忠主信谁才最美。脸水一洗以后,险诈百出,只有枕上聪明,诚信偶现。吕成公说:“彼之诈虽万而不足,我之诚守一而有余。”珍惜这聪明枕吧,守着这一丝诚信的良知,开创千秋无憾的人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那年的欢喜

郑彦英

①应该是1966年,我上高小,暑假的时候,威阳北塬上的马庄逢集,母亲给了我两毛钱,叫我带三个弟弟到集上逛逛,顺便买一斤盐。

②一到集上,小弟弟兴奋地指着吃食摊子嚷嚷:“油糕,麻糖,还有馄饨。哥,妈不是给你钱了么!”我一声喝住了:“还要买盐呢!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一碗馄饨两毛钱,一吧嗌嘴就没了!”小弟弟没敢再吭声,二弟和三弟见我瞪眼,也都噤了声。

③集市东头是百货店,那里卖盐,但是要到那里,必须穿过叫卖各种吃食的街道。我就在街道上走得很快,唯恐哪个弟弟被哪个美食勾住了。当然最担心的还是我的小弟弟,就抓着他的手走,没想到他走到一个炒凉粉摊跟前,猛然挣脱我的手,坐在凉粉摊前的条凳上。

④二弟和三弟都看着我,其实我也被炒凉粉那特别的香味馋得直咽口水,但我还是去拉小弟弟:“走,买盐去。”小弟弟不走,死犟着坐在凉粉摊子前,我把他提起来,他又坐下去,如摊泥。

⑤凉粉摊师傅很懂公关,知道我主事,就不看我,有意大声叫卖:“吃一口能解一年馋,才五分钱一盘!”说着就开始炒,油在鏊子里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

⑥我不再吭气,心里盘算着,吃一盘凉粉,就要少称二两半的盐!于是我吼:“走,不走不要你了!”但是小弟弟铁了心,我吓不倒他,他硬着头死坐着,不看我。

⑦我实在没法了,捏着口袋里的两毛钱,转过身,背对着三个弟弟和凉粉摊子。但是,炒凉粉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我都听得清清楚楚,特别是炒到最后,铲锅底那一层黄灿灿的凉粉锅巴的时候,师傅有意铲得浅,铲得慢,一下一下地,引诱着一街的人。

⑧凉粉铲到盘子里了,筷子重重地放到矮稟上,随后,放凉粉盘子的咯登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我还是不转身,我知道三个弟弟这时候肯定都看着我,等我发话。

⑨二弟拽拽我的衣服,小声地:“哥!”三弟见我不吭声,走到我面前,怯怯地看着我。我低下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⑩这时候小弟弟说话了:“哥,闻着把人香死咧,我只吃一口,剩下的你三个吃。”小弟弟这一句话感动了我几十年。当我转过身来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句:“吃吧。”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央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 , 我知道那是和着口水咽下去的。

⑪小弟弟站起来,把筷子递给我,真诚地说:“哥,好吃得不得了,里头还有豆瓣酱呢!我说:“我不爱吃凉粉,你三个吃。”说着把筷子递给二弟。

⑫二弟和三弟推让着,一人吃了一口,又让我吃,我自然还是推。小弟弟央起一筷子炒凉粉送到我嘴前面,那棕红的酱色,那飄忽的白色蒸气,顿时攻破了我的所有防线。

⑬我吃了,我有意咽得很快,却不张嘴,让那美味在嘴里回旋,心里满是酸楚。

⑭我把筷子递给小弟弟,他又推,我便把凉粉在盘子里分成三堆,让他们一人吃一堆,然后把筷子咯噔往矮桌上一放,说:“你们吃,我去付钱。”

⑮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三个弟弟吃了两堆,剩下一堆,让我吃,我问是谁没吃,二弟说是小弟弟没吃,留给我。

⑯我没有再说话,我夹起两块,喂到小弟弟嘴里。泪水在眼眶打转。

⑰回到家里,母亲正在做饭,她见我们弟兄四个满面红光,什么也没问。我一边把盐放进罐子,一边做贼般偷偷瞄她。她身形消瘦…

⑱从这天开始的几个月里,我总觉得饭莱的味道淡了,少放了盐。我悄悄地问几个弟弟,他们也说感觉出来了,不敢问。

⑲多年以后,我问母亲那天掂出盐的重量没,母亲笑着说:“咋能掂不出来?!”我又问你知道我们把钱花在啥地方了?”母亲笑笑说:“五分钱买了我们一家人的欢喜,还有比这便宜的事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