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阅读真题60篇】小语一上 39、垂钓蝴蝶

阅读理解

有个七岁的小女孩儿,总不肯跟父母去郊外钓鱼。她说,一看到滴血的鱼就心疼。所以,每逢周六,她宁愿一个人在家,也不跟父母去钓鱼。又是一个周六,我听见小女孩儿的哭声。原来她还是不愿同父母去钓鱼,被父亲斥责了。

当我午睡后下楼活动时,看见了小女孩儿在三楼的阳台上,挥动着一根美丽的鱼竿垂钓。我很好奇地走过去,仰头问她在干什么。小女孩儿高兴地告诉我,她钓到了一只蝴蝶,而钓饵是一朵美丽的花。

其实,她也喜欢垂钓,但不忍心看到尖锐的鱼钩刺破鱼的嘴,所以才选择一朵花作钓饵。当然,这只能吸引些蝴蝶或小蜜蜂,但也令她十分满足。

我被小女孩儿的一颗善良之心感动了。仰头看她时,阳光斜斜地照在她的脸上,她看上去像明珠一般闪闪发光。

(1)、这篇短文有个自然段。文中的“她”指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锋利知足

(3)、小女孩儿用作钓饵,想用来钓或者
(4)、小女孩儿为什么不愿意同父母去钓鱼?(   )
A、因为她不喜欢钓鱼。 B、因为她不喜欢吃鱼。 C、因为她不想看到鱼受伤,会心疼受伤的鱼。
(5)、 “我”为什么觉得小女孩儿看上去像明珠一般闪闪发光?(    )
A、因为小女孩儿长得很漂亮。 B、因为“我”的眼睛模糊了,看任何人都像明珠。 C、因为小女孩儿有一颗善良的心。
举一反三
社会中总有一些善良的人,了解他们的事迹,走近他们的心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成长。 

老钟的眼

王晓莉

①高度近视的老钟伯伯是我的邻居,他在街道的煤球厂做事,常年在外干活,戴着眼镜很不方便,所以他非必要是不戴眼镜的。

②老钟视力欠佳,但心善在我们街上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他骑自行车路过一所小学,学生正往校园里跑。老钟近视,反应略慢,来不及刹车,一个奔跑的孩子被他的自行车剐蹭了一下。孩子继续往前去了,老钟却没有走,他赶紧下了车,找到校务处,费老大劲总算找到孩子所在的教室。他戴上眼镜 远远看一眼,见那孩子端坐无事,这才离开,去办他那已耽搁多时的事。到了晚上,老钟又找到了孩子 的家。邻居们知道后都说他:“学生没事,你还去人家家里,想惹点事还是怎么的?”老钟说:“我就是有 点不放心。一是去看看后续,二是跟人家家长解释一下。”邻居们都不作声了。

③老钟的妻子常年坐轮椅。每天早晨,老钟蹬着一辆带拖斗的小车,把妻子送到百货大楼后面的小街上,他的妻子在那里接缝纫的活儿干。因为高度近视,老钟不能灵巧地回头或旁观他人,他总是 非常吃力而专注地看着前方,好像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似的。这时他总是戴着眼镜——那眼镜厚得摔 也摔不烂,架在老钟硬挺的鼻梁上,整个人如同一尊雕塑,让我想到戴眼镜的狮身人面像。还是小女孩的我,在老钟专注而吃力地拖着残疾妻子去上工的画面中,模糊地感受到婚姻的某一种温馨模样。

④老钟一直给各家各户送煤球。后来,随着蜂窝煤和煤气的普及,只有特别节俭的小店铺才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煤球。老钟的生意越来越冷清,但只要有人家订煤球,老钟就会热情地一一送上门。

⑤那些订煤球的人每回见到高度近视的老钟,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小心啊,老钟。”

⑥老钟一边搬着一摞摞煤球一边说:“没事,我灵魂的眼睛好着呢。”

⑦常常话没说完,他就摔了个翅趄。

⑧但是没有一个人笑话他。谁都知道,老钟的心眼好——心眼,就是灵魂的眼。

⑨老钟说得并没错。

⑩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我自己也戴上了眼镜,有时我揉着酸痛的眼,或者突然意识到又必须换一副度数更深的眼镜时,早已去世的老钟就会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老钟这样一个双眼视力不健全的人,心眼却柔软得令我记了他一辈子。

(文章有删改)

阅读课外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香椿的味道

ㅤㅤ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点缀着乡村的各个角落。当春风温暖得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
ㅤㅤ    ②一个午后,我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晃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
ㅤㅤ    ③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令我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举起长长的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的“叭”一声,一簇香桥就应声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就被我扒了一地。
ㅤㅤ    ④于是,我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叶子一片片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滋啦”一声,裹了面糊的香椿就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形状像一条条的小鱼儿。
ㅤㅤ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抵挡不住“香椿鱼”的诱惑,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刺溜刺溜”地吃着。母亲就那样微笑着,看着我,还不时摸着我的头,轻轻地说:“什么时候娃娃也像这春天里的香椿,一下子长大了!”

这是对母亲 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 ____。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母亲便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完,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
ㅤㅤ    ⑦我长大后,去了外地工作。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总是会在春天里捎来大包嫩香的香椿芽。春天过后,她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阅读短文《成长》,完成以下小题。

ㅤㅤ①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4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因为我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垫底。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ㅤㅤ②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ㅤㅤ③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A.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声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ㅤㅤ④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姚远同学,你来说说吧。”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来。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⑤B.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真想让他们闭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着头,傻傻地站着。

ㅤㅤ⑥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一手抚着我的肩,一手指着那幅画说:“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就说什么,你要相信自己的感觉!”这是莫奈的《睡莲》: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感动。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

ㅤㅤ⑦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说得好!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你挺有悟性的。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可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也许……”

ㅤㅤ⑧接下来欣赏的是莫奈的《干草垛》。我凝视着这幅画,用心感受着画意,聚精会神地听老师的讲析,我发现,自己的感受虽然稍显稚嫩,但竟然与老师的讲析大致吻合!原来我在绘画上是有悟性的!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ㅤㅤ⑨放学后,我兴冲冲地跑到艺术品商店,买了一幅《睡莲》。虽只是临摹画,我的喜悦却是那样真实而强烈。我告诉父亲,这是美术学科的参考资料。C.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ㅤㅤ⑩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从此,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终于,我张开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ㅤㅤ⑪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在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