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阅读真题60篇】小语六上 6.回忆我的父亲鲁迅

回忆我的父亲鲁迅

我的名字是父亲给取的,“先取一个名字‘海婴’吧!‘海婴’,上海生的孩子,他长大了,愿意用也可以,不愿意用再改再换都可以”。从这一点来看,父亲很民主,就是这么一个名字,他也很尊重我将来的自主选择。

很多人对父亲在家庭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感兴趣。其实我小时候并没感觉到自己的父亲跟别人家的有什么不一样,只记得父亲一旦工作,家里一定要保持安静。四五岁的时候,保姆许妈便带我到后面玩,那时候上海也不大,房子后面就是农地,父亲觉得百草园有无限乐趣,而我的天地比百草园大得多,有小虫子,有野花,这里也是我的乐土。

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他说从来没有。我又追问,他是不是很激动地跟人家辩论?他们告诉我说,他平素就像学校老师一样,非常和善地跟人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也就不讲了。人家说,鲁迅的文章很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类的,但那是笔战,是和旧社会、旧思想在对抗,必须激烈。过去把鲁迅误导了,应该把鲁迅归还到他自己的真面目。

父亲跟我讲的是带绍兴口音的话,他喊我“乖姑”,有点像广东话中称呼孩子的方式。七十年前的上海夏天湿度非常大,又没空调,整天身上、背上都是湿漉漉的,每年一到夏天,我总要长一身痱子,又红又痒,又抓挠不得。晚饭以后,跑到二楼,躺在父亲床上,那时天色已暗,但为了凉爽并未开灯。这时候父亲就准备一个小碗和海绵,把一种药水摇晃几下,用药水把海绵浸湿,轻轻涂在我胸上或背上,每搽一面,母亲用扇子扇干,因为有机会亲近父亲,可以不怕影响父亲写作而被“驱赶”,我躺在父母中间,心里无比温暖。直到天色黑尽,父亲又要开始工作了,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三楼自己的房间里睡觉,这是我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

有的家庭是严父慈母或是严母慈父,孩子依赖父亲或母亲更多一些,但我的家庭没有,就是一种非常温馨、平和的家庭氛围,不是看见父亲就远远地敬畏、蹑手蹑脚的,没有这种恐惧、害怕的感觉。

(1)、【形成解释】“我”小时候并没感觉到自己的父亲跟别人家的有什么不一样是因为(    )。
A、父亲一旦工作,家里一定要保持安静 B、“我”的家庭氛围是非常温馨、平和的 C、“我”家房子后面就是农地,那是“我”的乐土 D、父亲用绍兴口音喊“我”“乖姑”,不叫“我”“海婴”
(2)、【形成解释】本文第三自然段对父亲的称呼有好几处都是直呼其名——鲁迅,你觉得作者这样称呼的原因是什么?(    )
A、表达对父亲鲁迅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B、这一个自然段讲述的是社会上的人眼中、口中的鲁迅形象。 C、这样称呼更能表现鲁迅与旧社会、旧思想的对抗。 D、作者不喜欢社会上对鲁迅“横眉冷对”的形象塑造。
(3)、【创意运用】本文第三自然段画横线的语句,让你联想到读过的关于鲁迅先生的什么事情?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形成解释】有位同学对下面这句话不理解,收集到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选择有助于理解这句话的材料(    )。

人家说,鲁迅的文章很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类的,但那是笔战,是和旧社会、旧思想在对抗,必须激烈。

A、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B、材料二: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这样写道: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C、材料三:毛泽东主席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5)、【整体感知】本文写了与鲁迅先生相关的四件事,请你用小标题概括。
(6)、【形成解释】本文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说“过去把鲁迅误导了,应该把鲁迅归还到他自己的真面目”。联系上下文,谈谈作者想还鲁迅怎样的真面目,至少写出两点。
举一反三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看戏

叶君健

①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简直像一片人海。

③大幕拉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陆续登上了舞台。这片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忠诚,也有奸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④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掀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颦一笑中,从她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看得入了神。

⑤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片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翻腾起来。戏就在这时候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舞台已经失去了界线,整个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⑥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

(选自《万象》,有删改)

阅读《柿香悠悠》,完成相应练习。

柿 香 悠 悠

①我的家乡盛产柿子。秋天,每当我走在集市上,看到小山一般堆起的柿子,总能想起外婆院子里的那棵柿子树,也仿佛闻到了外婆衣服上的柿子香。

②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外婆院子里的柿子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只知道从我记事以来,它便一直在那里。

③外婆很爱护这棵树。我在屋檐下玩弹珠的时候,经常可以看见外婆提着木桶来到树旁,弯着腰,一次次从桶里舀水,一次次细心地浇在树下。浇完水,她总是跟我说:“到了秋天,就有甜柿子吃啦!”所以,我总是期盼秋天早一点儿到来。

④秋风吹过,落叶飘飘。柿子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大柿子,小院的天空也被染成了 红色,映红了外婆笑盈盈的脸庞。收获柿子的时候,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不等外婆招呼,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忙了起来。父亲爬上梯子,欣喜地摘下柿子递给外公。外公小心地接过来,放进身旁的篮子里。等篮子装满了,外婆就乐呵呵地把篮子抱到小院的桌子上晒柿子。我和堂弟手举着柿子追着、跑着,院子里充满了我们的欢笑声……

⑤等柿子全摘完了,外婆就会拎着篮子给街坊邻居送柿子。我和堂弟是外婆的‘小尾巴”,总跟着外婆走街串巷。外婆看见晒太阳的老人,总要捡两个大柿子,塞到人家手里,说道:“自家种的柿子,尝一尝!吃了我家的柿子,事事都如意哟!”外婆边走边告诉我和堂弟:“一个柿子十副药。吃柿子的好处多着咧!”村子里的小孩子围了过来,外婆也会挑出大柿子分给他们,孩子们接过柿子蹦蹦跳跳地跑开了。慢慢地,篮子空了,外婆身上却留下了淡淡的柿子香。

⑥岁月勿匆,转眼我已是大人了。每逢秋天,我总会想起挂满“红灯笼”的柿子树,想起外婆身上的柿子香。

阅读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18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马生涯。他有胆有谋,作战勇敢,他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的“铁军”。

      【①什么是铁军?】

1931年日军攻占我国东北三省,而这时共产党和国民党正进行激烈的内战。吉鸿昌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共产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并送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即处决”,四个刺眼的大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一眼就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②“刺眼”这个词相当形象。】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人勾勾搭搭,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lín)伤。直到临难的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向党组织写下了一封遗书,叙述自己曲折的革命道路与坚贞不屈的决心。他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走向刑场。在刑场上,吉鸿昌以树枝作笔,大地为纸,写下了那首浩然正气的就义诗。写完后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
      “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
      “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③心中有正气,才能勇敢面对一切。】

那特务愣了一下,睁大眼睛看着吉鸿昌,发抖地举起了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阅读理解

说声“对不起”

①一天中午,我正在练字,同桌陆叶突然撞了我一下,我抬手一挡,没想到手中的钢笔把他的下巴划破了,他哭了。我一时____,窘(jiǒng)得满脸通红。 同学们急忙去叫老师。

②老师走进教室,说来也奇怪,她一点儿也没有发火,只是轻轻地问我:“陈刚,这是怎么回事?”“我——我——”我____地说不出一个字来,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老师转过脸看了看陆叶的伤口,关切地问:“疼吗?”这下陆叶哭得更厉害了,老师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____”

③教室里静得出奇,我知道大家都在等我开口,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儿里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来。我愣愣地站在同桌面前,不敢看任何人的脸,但我能感觉到老师正期待地看着我。老师啊,您为什么非得让我开口呢? 我又不是故意的。在心里,我不知道已经责备自己多少遍了。

说声“对不起”,真的有这么难吗?

④我并不是一个固执自私的男孩,然而要向别人承认错误,那真是比挨二十大板还难受。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同学们都急了,好朋友凑到我的耳边轻声说:“说吧,快说吧!”

⑤是啊,只要说出“对不起”三个字,我就能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师会原谅我,同桌会原谅我,同学们也不会责怪我。不过,要说出这三个字,真的好难好难。

⑥“陈刚,说吧,大家都没有怪你。”老师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说。

⑦是啊,不管是不是故意的,伤害和影响了别人,就应该说声“对不起”,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同学们平时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想到这里,我鼓足勇气,大声说:“陆叶,对不起。”陆叶很自然地说了声“没关系”。

⑧从此,我和陆叶更要好了。这一次,我超越了自己。 

(有删改)

课外阅读。

最棒的玉米

有一位老爷爷在屋后种了一大片玉米,眼看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老爷爷一定最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棒的玉米!”一个长得圆圆胖胖的、穿着好几层漂亮的黄绿色外衣的玉米骄傲地说。“你确实很棒。”周围的玉米都齐声赞美它。收获的第一天,那个最棒的玉米没有被摘走。“奇怪呀,怎么不把我摘走呢? 一定是老爷爷的眼睛不好,没注意到我。明天他一定会把我摘走的!”最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

第二天,老爷爷朝那个最棒的玉米看了一眼,却摘走了别的玉米。“明天一定会摘我的。”最棒的玉米并不灰心。

第三天,第四天,____。这以后的好多天,____。最棒的玉米的果实开始一粒一粒地变硬。它觉得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小了。

秋风吹过田野,看着周围空空的玉米秆儿,最棒的玉米感到非常孤独。曾在灿烂的阳光下闪闪发亮的深褐色的胡须,现在已干透变白;曾水灵灵地挤在一起的果实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一粒一粒的,像是要裂开了似的。“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最棒的,但实际上却是最差的。

自负过头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现在我只有被火热的太阳烤,被风吹,被雨打,直到烂掉了。”玉米感到十分伤心和绝望,便昏昏睡去。

第二天清晨,一缕柔和的阳光照到玉米的脸上,它抬起头,睁开眼睛,看到老爷爷正笑容满面地站在面前:“你是今年地里最棒的玉米,结出了这么棒的果实。用它们做种子,明年一定会长出更棒的玉米来。”

听了老爷爷的话,最棒的玉米才明白自己一直没有被摘走的原因。“好,我明年一定要长得比今年还要棒。老爷爷,谢谢您!”在玉米想这些的瞬间,____。

五一是几号

安 勇

①爹一共来过我的学校两次,两次都让我丢尽了脸面。

②第一次,爹送我报到,走到学校门口,突然停下来,把行李从左边的肩膀换到右边,咳嗽一声,冲地上重重地吐一口痰,用他山里人的嗓门儿冲我吼道:“老丫头,给爹念念,这木牌子上写的啥玩意儿?”我看见好多道含义复杂的目光,像训练有素的士兵听到口令一样,整齐划一地从四面八方围绕过来,最后全都落在我和爹的身上,好像我们是怪物。这些目光烤得我脸红心跳,我跺跺脚,没理爹,逃似的跑进了校园里。

③爹根本没发现我已经不高兴,迈着大步,“咕咚咕咚”地从后面追上来,固执地把他的问题又问了一次。我无可奈何,小声说了我考上的那所大学的名字。走向宿舍的一路上,爹非常兴奋,只要遇到人,不管人家理没理他,他都扯着嗓门儿,用手指着身边的我,自豪地说我是他的老丫头,考上了某某大学。还说我从小就是学习的材料。爹可能一点儿也没想到,在这座校园里说这话,非常不合适。最后,我实在忍不住,带着怨气喊了一声爹。爹却不以为然,在宿舍里,对同学们又介绍了我一遍。然后,爹卷一支早烟,心满意足地吸两口,又补充道,俺家老丫头是个要强的孩子,这回小家伙有了大出息!

④爹第二次来是在一年前,像现在一样,正是五一节前夕。同宿舍的姐妹们都在说黄金周的假期,计划着去哪里旅游。爹没有敲门,“咣当”一声推开宿舍门就闯了进来,惹得姐妹们顿时一阵惊呼,慌作一团——天气热,她们都穿得很少。爹一点儿也没意识到人家为什么尖叫,一进门就喊我老丫头,问我,带的山野菜吃没吃光。对我说,妈让他给我又送一袋子来。爹的肩上背着一只鼓囊囊的麻丝袋子。我看看姐妹们,再看看爹,脸上一阵发烧,不知道该对爹说些什么。爹打开口袋,“妮子妮子”地叫着,用他的两只大手,从袋子里捧出一把把野菜,自作主张地放在姐妹们的床上。即便人家拒绝他的礼物,他仍然把它们一一送了出去。还不厌其烦地说,菜已经用盐腌好了,拿热水泡一泡,就能下饭吃。

⑤爹送完了礼物,卷一支烟,毫不理会姐妹们捂住鼻子和嘴,坐在我床上有滋有味地吸了几口后,听见了姐妹们说黄金周旅游的事。不知道爹为什么会对这件事特别好奇,他站起身,问她们,黄金周是什么意思?一个姐妹憋住笑告诉他,黄金周就是七天的长假,可以不用上课,还可以出去旅游。爹就显得更加纳闷儿,问,好端端的,学校干啥要放长假?那个姐妹轻声地笑了,另有两个姐妹也笑出了声。一个姐妹忍住笑说,因为要到节日,五一劳动节,所以学校才放假。爹又问,劳动节是什么节?我无法忍受爹再这样傻乎乎地问下去,抢着告诉他,劳动节就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也叫五一节。

⑥爹似乎明白了学校为什么要放假,点着头,反复念叨着劳动节和五一,从嘴里吐出一口浓浓的烟,突然又问了一句:“劳动者是些啥人呢,谁答应让他们过节的?”爹这句话说完后,宿舍里的姐妹们再也忍不住,一齐发出了响亮的笑声。爹也咧开嘴笑了笑,摸着自己的脑袋问我:“老丫头,你告诉爹,那个劳动节——五一是几号呢?”我羞愧得满脸通红,抱怨地喊了一声爹,眼泪就流了下来。爹没看到我的泪水,又接着问姐妹们,旅一次游得花多少钱?

⑦爹离开学校五天后,我收到了他寄来的300元钱,在附言里写着旅游两个字。半个月后,我收到了爹的信。爹不识字,信是我的小学老师代写的。在信里,爹问我,寄的钱是不是已经收到了。爹还说,爹的老丫头和别人比,不缺啥也不少啥,人家去旅游,你也得去旅游,钱可能不太够,找便宜的地方去游吧!在信里,爹还说,他已经知道了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也知道了五一是五月一号。爹说,他还知道了,原来自己也是一个劳动者。最后,爹让我放心去旅游,不用惦念家里!在信纸的背面还写着一句话:祝老丫头劳动节快乐!

⑧我没想到,暑假回到家时,竟然看见爹瘸了一条腿。爹看见我,有些慌张,咧开嘴笑了笑,响亮地冲着屋子里喊:“她妈,赶紧杀鸡,咱老丫头回来了!”

⑨妈告诉我,爹的腿是在崖上采山野菜时摔断的,那面崖很陡,但长的野菜很新鲜,一看就知道能卖好价钱。妈还说,你爹盼着多采些野菜,好快点还上那300元钱的债!

⑩爹从此再没来过我的学校。我刚刚给他和妈寄了一封信,信的末尾写着两句话,祝爹劳动节快乐!祝妈劳动节快乐!写下这两句话时,我哭了,眼泪滴到了信纸上

(选自《中国最好的小小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