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下面是三则关于“羽绒服”的材料,请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用来制作羽绒服的羽绒是附着在水禽羽毛下、轻柔蓬松的朵状物。养过水禽的人大概知道,当我们用手逆向梳理它们的毛发时,会发现有长长的毛和短短的绒。制作羽绒服用的就是短短的绒。”杭州老爸评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评测工程师杨陇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鸡也有绒但数量少。此外,鸡属于陆禽,它的绒成不了绒朵。鸡的绒蓬松性较差,难以‘锁’住大量静止空气,故保暖性较差。”

②此外,与鹅绒、鸭绒相比,鸡绒的表面缺少一层可以隔绝外界物质的油脂,因此难免混入各类杂质。这些杂质吸附在鸡绒上,会导致清洗、加工成本大幅增加。因此通常不使用鸡绒制作羽绒服。

③那么,羽绒服的保暖原理是什么?热量传递有三种方式:热辐射、热传导和热对流。冬天外界温度低,由于空气会对流,紧贴人体的那层空气吸收了身体的热量,导致密度变小上升,空出的位置会被周围的冷空气及时补充,所以人们会感到冷。羽绒具有特殊的球状纤维结构,每根绒丝表面由许多鳞片叠加而成,鳞片与鳞片之间存在空隙。这些微小的空隙,可以锁住大量的静止空气,形成空气隔热层,以实现保暖功能。

(选自《科学大观》2024年3期)

【材料二】

①今冬羽绒服价格普遍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主因。对此,从事材料批发的商家表示:“由于羽绒服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羽绒服的进价更高了。相比从前,羽绒服的材质更轻便、款式更新颖,价格自然更高。虽然市场上鸭绒羽绒服占大头,但成本相对更高的鹅绒羽绒服正在快速崛起。”

②如今,新一代消费者更看重羽绒服的设计、品质、个性化,部分国产羽绒服品牌开启高端化转型之路也是迎合新一代消费者的必然选择。拼设计、拼营销、请大牌明星代言,国产羽绒服品牌把价格一路卷了上去,比如一贯走亲民路线的鸭鸭推出goose系列,对标国际大牌;高全新黑金系列邀请张柏芝代言 , 主打轻奢精致风……

③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羽绒服新国标已于2022年实施,其中把“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只有绒子含量不低于50%,才能称之为羽绒服。所以消费者购买羽绒服要看产品的吊牌或标签,另外也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追求品牌,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状况选购性价比高和产品质量好的羽绒服。

(摘编自《周口晚报》2023年11月29日)

【材料三】

适合温度

适合区域

填充物

蓬松度

充绒量

轻寒级别(-5℃至0℃之间)

南部地区(如我国湖南、湖北等地)

鹅绒、鸭绒

450-650FP

80-180克之间

常规级别(-20℃至-5℃之间)

中部地区(如我国河南、河北等地)

鹅绒

550-700FP

150-250克之间

酷寒级别(-30℃至-15℃之间)

寒冷地区(如我国东北三省)

厚款鹅绒填充

650-800FP

200-300克之间

极限级别(-50℃至-30℃之间)

极寒地区(南极、北极等地)

基本为连体衣

800+FP

300克以上

①在一定直径的容器内,一定量的羽绒羽毛样品在规定的压力下所占的体积。

②即一件羽绒服中填充的全部羽绒总重量。

(选自《国产羽绒服品牌君羽详细介绍》2024年2月23日)

(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关于“羽绒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鸡绒的蓬松性较差,难以“锁”住大量静止空气,所以保暖性较差。 B、羽绒的纤维结构是一种球状结构,每根绒丝表面由许多鳞片叠加而成,且之间存在空隙。 C、羽绒服价格普遍上涨的主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次因是部分厂商开启高端化转型。 D、如果在极寒地区进行户外登山活动,最好穿一件厚款鹅绒填充的羽绒服。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第二段加点的词“通常”可以删去,不影响句子表达效果。 B、材料二画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国产羽绒服品牌开启高端化转型来迎合消费者要求。 C、从材料三可以推测,随着温度的降低,羽绒服的蓬松度和充绒量也都随之减少。 D、根据三则材料可以推断,选择鹅绒羽绒服的人比选择鸭绒羽绒服的人多。
(3)、冬天快到了,小明要用自己的压岁钱给妈妈买一件羽绒服,请你根据材料,给他提些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回答各小题。

【材料一】

①直播带货,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商品线上展示、咨询答疑、导购销售的新型营销方式,具体形式有店铺开设直播间,或职业主播集合推介。

②直播带货互动性强,亲和力强。消费者可以像在实际卖场一样,跟卖家交流和讨价还价;另一方面,直播带货往往能做到全网最低价,它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实现了商品和消费者直接对接。

③直播带货在给消费者带来良好消费体验、促进商品销售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产品质量缺陷、维权难等。调查显示,有37.3%的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仅有13.6%的问题得到解决。

【材料二】

①直播带货从2016年出现后,一直流行。从消费者角度看,是什么样的心理促使这一营销方式的热门?

②实用型消费心理。直播购物,不仅可以节约选货的时间成本,还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优质的商品。

③社会交往型消费心理。有的消费者直播购物,不仅是为了实用,也是为了社交,为了分享。

④粉丝型消费心理。价格、实用性等商品属性不是这类消费的主要目标,很多消费者是因为追星而成为直播电商平台用户,进而成为消费者。粉丝购物,在外人看来无实用性,但粉丝认为“喜欢就值得买”。

⑤场景型消费心理。观看同红直播带货,可以看做是在虚拟网络空间的一次“逛街”,用户进入“逛街”场景之中,即使不买什么,同样可以感觉到“虚拟逛街”的乐趣。

⑥情感型消费心理。是基于特定情感而产生的购物行为,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平台帮助各地农产品销售,网民纷纷支持。

【材料三】网友声音

@倾心:今晚,我也在罗永浩首次直播带货中“剁手”了,就因为喜欢他幽默诙谐并且具有高度理想主义的气质。

@小北:湖北地方官员直播带货也许普通话不够好,表达没那么花哨,但他们为了抗击疫情,诚意动人,必须要买。点赞!

@孟爱神:“右脚鞋头歪成这样,是怎么过的检测?还是平台根本就没有检测?联系半天不回复,就是这样糊弄人?”

【材料四】

①2021年3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直播服务提供者必须将网络交易活动的直播视频自直播结束之日起至少保存3年,应当以显著方式展示商品或者服务及其实际经营主体、售后服务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

②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依据现有法律,直播带货纠纷,首先是找商家沟通,解决不了,可以寻求平台协助解决,平台还不能解决,就向消协或者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如果投诉还不能解决,就申请仲裁,或者到法院起诉。

【材料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但对于大熊猫而言,它居无竹不要紧,食无竹却不得了。它成为“竹林隐士”并非因为喜欢竹林的清雅,而是为了以竹为食。

在大众眼里,大熊猫只以竹子为食,其实倒也不然。从能量供应角度来说,竹子是一种极为低效的食物,因此大熊猫一遇到机会,还是要“开开荤”的。曾经,人们多次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发现有大熊猫进入村落羊圈捕食山羊和绵羊。这样一来,在“大熊猫以竹子为食”这句话前,就必须加上“一般”这样的限制词。此外,在生物分类上,大熊猫毕竟是食肉目的一员,且不说它的远古祖先是名副其实的食肉类动物,就算从现在大熊猫的身体构造上来看,其进化过程中仍保留祖先的一些特点。譬如,大熊猫有着锋利的犬齿和裂齿,这是大熊猫撕食肉类所必备的牙齿,跟狮子的牙齿类似,而与食草动物牛羊的牙齿明显不同。而且,大熊猫的指和趾的末端都有强壮的角质爪,与黑熊类似。

【注释】①食肉目,是哺乳纲下的一目,食肉目动物俗称猛兽或者食肉兽。

(摘编自郭晔旻《“竹林隐士”的饮食生活》)

【材料二】

人们喜欢大熊猫,不仅因为它们外形、动作可爱,可能还有一些别的因素。譬如在动物园观赏大熊猫时,就能发现它们只要醒着就总在玩耍,一会儿在木梯、树木上爬上去趴下来,一会儿抱着轮胎滚来滚去。事实上喜欢玩耍是大熊猫的自然天性,野生大熊猫在吃饱喝足后就会进行各种游戏,甚至有时会下山跑到村子里拿当地农户的水桶器皿当玩具玩。

在可爱憨厚的外表之下,大熊猫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因为自身各种特化生态特性以及疾病困扰,野生大熊猫生存艰难。20世纪80年代初,在四川曾出现因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而导致大熊猫的食物大量减少的情况,这使大熊猫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大熊猫一天要吃掉大量竹子,但以竹子为主食的习性其实给它们的肠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一方面竹子纤维多,不太容易消化;另一方面由于竹子营养成分相对较低,大熊猫需要大量进食才能维持生存,因而又加重肠胃负担,使得肠胃疾病成为它们的常见疾病之一,特别是肠扭转、痉挛等疾病成为青壮大熊猫高发病之一。而呼吸道疾病也是大熊猫幼龄和老龄时的常见病,每当春秋气候突变季节,它们就容易感染。

寄生虫感染也是困扰大熊猫的疾病之一。野生大熊猫蛔虫感染几率几乎达到100%,这种感染对它们的危害最大。相关专家调研发现,野生大熊猫寄生蛔虫的数目在100条以下属于轻度感染,重度感染的大熊猫体内虫体数量可达300条以上,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除蛔虫外,蜱类寄生虫也是野生大熊猫身上常见的寄生虫,其中血蜱危害较大,感染率达到100%,会导致大熊猫消瘦、营养不良。

(摘编自李思达《“国宝”大熊猫的动物习性和特点》)

【材料三】

(改编自李思达《“国宝”大熊猫的动物习性和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节选

【材料一】截至2018年,全国各大外卖平台的外卖骑手注册数量已经超过700万人,其中92%为男性,8%为女性。此外,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在外奔波,所以外卖骑手主要是精力旺盛的“80后”和“90后”。

【材料二】77%的外卖骑手来自农村,另外23%是城市户口。其中河南、安徽、四川、广东、江苏是外卖骑手的重要来源地,一共贡献了全国43%的外卖骑手,尤其是河南省,贡献比例超过10%。

【材料三】85%的外卖骑手为高中及以下学历,15%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辽宁、河南地区的大学生骑手比接近30%,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他们非常注重学习和提升,在工作之余,会通过读书、在线学习和线下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自我。

【材料四】29%的外卖骑手月收入5000元以上,只有1%的骑手月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外卖骑手的薪资并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么高,也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么低。除此之外,所以,35%的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拥有其他收入来源,他们可能同时是工厂的工人、企事业单位职工或者为自己打工的小老板。想要获得更高的薪水,骑手们就要去接更多的单。每个骑手的日接单量在21-30单,每天20单、平均里程3千来计算,那么这些外卖小哥一天要跑60千米。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请教老师的价值

①清代散文家刘开在其名篇《问说》中开宗明义:“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也。”强调“问”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勤学与好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②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当今的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总会遇到难题和不懂之处,只有勤于求教,才能疑惑顿开、不断精进。反之,不懂却不好问,问题日积月累,越学越糊涂,厌学情绪日益增长,甚至学业都难以为继。

③学生及时请教老师,把在课堂上没能消化的知识点搞明白、弄清楚,同时也算是给老师提个醒,比如某个概念学生容易混淆,下次上课再强化,多讲解一遍。这无形中协助老师提高了讲课效果,最终受益的仍是学生自己。

④请教老师的过程也是难得的师生一对一交流互动的机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从而摸清你的特点和需求,并据此指导你如何弥补弱项,巩固强项。从此你听课、做作业、复习都目标明确,也更善于思考了。另外,在一问一答之间,师生关系也拉近了。渐渐地,交流内容不再局限于具体的学科问题,而是拓展至其他话题——聊聊业余爱好、说说成长中的烦恼、谈谈未来规划等,老师除了在学校里讲课,还可成为你难能可贵的师长和益友。

(节选自《学霸的自我养成》)

材料二:

学生类型

表现

心态调整的方法

1

众目睽睽下追问老师,怕同学笑话。

没听懂老师所讲却憋着不问,才是真傻;为了面子不懂装懂,不仅是虚荣,更是愚蠢。若的确腼腆羞涩,不妨单独去老师办公室请教。

2

成绩平平,老师不怎么关注,担心蒙圈,自己无趣。

请教老师是所有学生的权利,为学生指点迷津是老师的责任。老师绝非只愿意倾听尖子生的问询;老师们都喜欢勤于动脑和好问的学生。无论他或她是天资聪颖还是资质平常,是成绩名列前茅还是籍籍无名,对于成绩不好却有上进心的学生的求问,老师更会耐心问答,解释得更详细,并发自内心地给予鼓励。

3

担心自己的问题很“傻白甜”,惹老师不屑或被看低。

物理老师上课刚讲了浮力的概念,下课铃一响,你就跑上前去问老师什么是浮力,这就是“傻白甜”的问题。对此,老师的回答肯定是:上课没好好听讲,自己复习,实在不懂再来问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反躬自问,是不是没认真听讲?如果是,那就怪不得老师不耐烦了。好问和善问的前提永远是勤学,这是解决“傻白甜”问题的根本。

4

不喜欢任课老师,有问题宁愿问同学,也不请教老师。

这种想法十分孩子气。老师也是凡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教学风格各具特色,众口难调,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而作为学生应当始终铭记自己的核心目标是学习知识和技能。那么学生就只管从老师那里汲取知识的养分。大多数老师都具备合格的职业素养,兢兢业业地奋斗在教学一线,倾尽心力培养学生。所以,甩掉任性和负面情绪,保持积极心态,以学业为重,有不懂之处就大大方方地请教老师,你可能会发现:他或她其实还是蛮可爱的嘛!

学完七上第五单元,同学们意犹未尽,进行了课外拓展阅读,并以“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为主题展开讨论。

(一) 课文与名著

课文

《猫》《我的白鸽》《大雁归来》《狼》

名著

《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狗·猫·鼠》

(二) 书后又一纸
 【清】郑板桥

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A】听一片凋 , 如《云门》《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漱口啜茗,见其振彩 , 倏往倏来,目不暇给 , 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大率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 , 江汉为池,各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鸟,其巨细仁忍何如也!                                                        ——(选自《给孩子的古文》)

【注释】①凋啾:鸟叫声。  ②《云门》《咸池》:古乐舞,相传与黄帝、尧有关。  ③颒面:洗脸。④倏:很快,迅速。  ⑤大率:大概。  ⑥囿:饲养禽兽的园地。

(三) 嘲笑动物
 【奥地利】康拉德·劳伦兹

我很少嘲笑动物,如果我嘲笑了动物,事后通常会发现,我嘲笑的其实是我自己,是人类,因为那是动物在多少有些无情地、讽刺地扮演我们。我们站在猴山旁,会笑得很开心,但我们看到蝴蝶或蜗牛时,并不会笑;看到健壮的公雁跑着求爱,人们会忍俊不禁,这是因为人类在青春期也会做出类似的行为。

有经验的观察者不会嘲笑动物身上的怪异之处。经常让我生气的是,有些人在逛动物园或水族馆时,看到动物超出寻常的身体形状时会嘲笑它,其实这是长期进化适应的结果。他们所嘲笑的,在我看来却是十分神圣的:生命起源之谜、创造与造物主之谜。变色龙、河豚或食蚁兽的怪异模样,在我心中引发的不是好笑,而是一种敬畏之情。

当然,我也曾嘲笑过出乎意料的怪事,当然这和普通人嘲笑动物的举动一样愚蠢。我曾养过弹涂鱼,这是一种奇怪的两栖鱼。我刚得到弹涂鱼时,看到有一条鱼从盆里往外跳,刚好跳到了盆沿上,抬起头看我,它的脸好像哈巴狗,它就趴在那里,用犀利的泡泡眼紧盯着我,我开心地笑了起来。你能想象这样的情景吗?【B】一条鱼,一条真正的鱼,先是像金丝雀那样站在那里,然后把头转向你,就像是某种陆生的高等动物,怎么看都不像一条鱼,居然还用两只眼睛同时盯着你。双眼盯着东西看,是被人们视作智慧象征的猫头鹰的典型的动作,因为即便是鸟类,也很少有这种动作。当然,弹涂鱼之所以可笑,不是因为它长得奇怪,而是因为它的样子和人类有几分神似。

——(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

(四) 一匹孤狼被路人喂得圆滚滚,人类与野生动物该如何相处?

近日,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一匹孤狼成了“网红”,被过路游客投喂得圆滚滚,还会摇尾巴、露肚皮撒娇讨食,网友调侃:“这狼怎么狗里狗气。”

有网友解释,这匹狼原本因为年龄太大,脱离狼群饿得皮包骨,偶然上了国道被游客投喂,现在已经会向游客讨食,与几个月前“胖若两狼”。而现在投喂这匹狼俨然已成为可可西里新晋打卡点。

该事件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是对动物生命的一种尊重和关怀。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戴强持否定态度,“除非是濒危物种,而且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否则不建议人工干预。”换言之,人类对待野生动物最理想的方式是“各自安好”。

(节选自《羊城晚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