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我的父亲

张行

①生活中,我深感父亲骨子里有浓浓的怀旧情怀。

②记得母亲去世后,他曾拒绝到城里居住,一个人固执地住在乡下老宅。这在当时,曾让我们几个做儿女的颇感忧虑。虽说父亲身体不错,但毕竟岁数大了,一个人住在乡下总会让人放心不下。好在距离很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都尽可能多的回去看望父亲。

③有一次,在街上遇到一位进城的乡下邻居。一见面邻居就责备我说:“你父亲又去菜地了,年纪那么大,你可不能再让他去菜地种菜了,村里好多老房子都拆了,弄的路上到处都是砖头瓦砾,不小心摔倒了可就麻烦了。”听到邻居的善意提醒,我既感激又着急,赶紧说“谢谢你提醒,我马上就回去,说什么也要让我爸到城里来住”。说完就驱车匆匆赶回老家。

④在路上我就想,已经八十五了,不是小孩子了,怎么就不能听一句劝呢。等我赶到老家,进门就看见厨房地上有好几袋蔬菜。看的出,都是刚从菜地带回来的,连根系上的泥土还没处理。父亲看到我回来,先是一愣,随后不无高兴地说:“你回来得正好,我刚从菜地回来,这些菜都是新鲜的,我也吃不完,你多带点回去。”

⑤我没理会父亲的热情,很认真地开始责备父亲说:“跟你说多少次了,不要去菜地,不要去菜地,怎么就是不听呢,菜地虽然就在村外,但路太难走了,到处都是碎砖碎瓦,要是不小心绊倒怎么办?你没菜吃,我给你买回来好不好?”

⑥看我气乎乎的样子,父亲一下子就蔫了,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着头,喃喃地说:“我就是去菜地看看,今天刚好是周六,好多老哥们今天都约好要去菜地的,这些天一直在下雨,彼此都好久没见面了,我就是想去和大伙见个面。”听到这里我似乎是明白了父亲的心事。原来父亲是一个人在家太孤闷了。去菜地是为了疏散一下心中的寂寞,见见老哥们,和他们叙叙旧,散散心。难怪每天电话里三句话后就要提及他的菜地。菜地已是他的快乐之地。

⑦联想到我们姐弟三人每次相约回家,一进门就看到分好的三份菜。现在才意识到,那不是菜,那是____。想到这,一股莫名的暖流涌上心头,让我破防。

⑧我赶忙扶着父亲在客厅沙发上坐下,心里的嗔怪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我乖乖地依偎在父亲身旁,就像儿时那样,静静地听他讲述藏在心里的故事。

⑨父亲说,他们几个年龄大的老友有个约定,只要天好,每逢周六,都要去菜地,菜地种菜是次要的,坐在他们自己搭建的小窝棚里聊聊天,叙叙旧才是最重要的。乡里乡亲都几十年,他们总是隔三差五地相聚在一起,每次相聚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如果有人没有如约而至,他们都会挂念。这把年纪,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呢。父亲说,刚才就有一位老哥没去,哥几个都有点担心。听到这里,我赶紧掏出手机让父亲给他打过去。电话通了,那头不无感激地说:是生病了,在上海治病呢,谢谢老哥挂念,我也想你们。父亲听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两人互道保重之后,非常不舍地结束了通话。爸爸叹了口气说:“这下可能要好久才能再见面了。”一种惆怅溢于言表。

⑩时间过的很快,又是周六了。我放下一切早早赶回老家去陪父亲,陪父亲一起去菜地,我真想见见几位长辈,向他们问个安。还没到菜园,我就远远地看到了一片绿色。各种蔬菜长势绝好,绿油油的,不愧是几位老者的劳动成果,就是与众不同。看着这片久违的菜园,心中有种无言的亲切感,这也是我曾经的记忆……

大蒜快抽苔了,看上去有种威风凛凛的样子,我正一垄垄地欣赏着,父亲已在窝棚换好了干活的衣服和鞋子出来了,开始娴熟地掐菜苔,挖香菜。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得意。手摸到每棵菜时都要评说一句,“嗯,这棵好,营养跟上了,这一棵不行这么小,上次施肥肯定没到位……”

⑫说话间,其他几位前辈也到了,好久不见,他们真心询问着彼此的关切。劳作之后,几个人就坐在地头的石头上,喝着自带的茶水,开心地交流着各自获得的消息,聊往事,聊未来,看的出,他们聊得开心,笑得由衷。

⑬此刻,我认真地审视着父亲,也终于懂了父亲的情怀。父亲经营的不是菜,是____。

⑭如今村里老房子都拆了,菜地也没了,父亲也无奈地住到了城里。每当看到父亲望着窗外发呆,我就知道他又在想乡下了。每当此时,我都会开车带父亲回老家转一转,去看看他一生都在热恋着的那片热土,满足他质朴的怀旧情怀。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3日有删改)

(1)、文章开头写到父亲“曾拒绝到城里居住,一个人固执地住在乡下老宅”,结合文本,说说父亲为什么要固执地住在乡下老宅?
(2)、此文语言看似平淡,实则韵味无穷,饱含情感。请品味第⑪段画线语句,赏析这句话两处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大蒜快抽苔了,看上去有种威风凛凛的样子,我正一垄垄地欣赏着,父亲已在窝棚换好了干活的衣服和鞋子出来了,开始娴熟地掐菜苔,挖香菜。

(3)、下面是小文和小语两位同学关于文章第⑦、⑬两段文字的讨论,请和他们一起探讨,并将你的理解写在相应横线上。

小文:读到文章第⑦段父亲给三个儿女每人一份菜,一股莫名的暖流涌上我心头。

小语:是啊,我也意识到,“那不是菜”,那是①

小文:当看完第⑨到⑫段后,我也明白了第⑬段中父亲“经营的不是菜”,是②

(4)、“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请结合文本,思考此文的主题是什么,并阐述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珍珠

                                                                       (荡梦堂)
      ①约翰在小镇上开了一家珠宝修理店。他有一个坏习惯:一旦有顾客来修理珠宝金银,他总会想尽办法从中谋利,轻时刮些金屑银屑,重时偷梁换柱,以假乱真。正因为如此,约翰的修理店每况愈下,生意越来越清淡。
      ②一天上午,约翰正闲得发慌,突然有位打扮高雅的中年妇女走进店来。她从手提袋里掏出一个白色手绢包,然后逐层掀开,一颗颗硕大的珍珠散落其中,色若凝脂,却又光可鉴人。“先生,可以给我穿根银线吗?”那妇人问道。
      ③约翰小心翼翼地接过手绢,手微微有些颤抖 , 这是他见过的最珍贵的珠宝。“没问题,十分钟就行。你稍等。”说着,他端坐到工作台前。珍珠在灯光的照耀下格外炫目。他细细数了数,一共32颗,如果串起来,该是何等的华美?约翰一边暗叹,一边取出一米来长的细如发丝的银线。他侧过头,偷偷瞥了一眼那妇人,见她坐在沙发上休息,手捧杂志,面露浅浅的笑容。
      ④约翰悄悄回过头,紧接着他又悄悄拉开了工作台最小的一个抽屉。那是一个特别的抽屉,对他来说简直像个百宝箱。约翰翻弄着寻找什么东西,由于紧张,他明显可以感觉到自己猛烈的心跳。从一开始他就有个贪婪的念头——换下一颗珍珠,找个次品充数。然而结果让他非常失望,他的计划落空了,因为他翻遍了百宝箱,居然找不到一颗个头和色泽可以与其媲美的替代品。约翰左顾右盼,慌慌张张,终于把珍珠串好了。他看了看摆钟,花去了一刻钟时间。
      ⑤“串好了。”约翰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把项链交给妇人。妇人左手接过珍珠,右手轻轻地抚摸,显得爱不释手。突然她右手慢慢地一颗一颗地捻过去,似在细数。就在那一刻,约翰莫名地紧张起来,头上不禁渗出丝丝汗水。因为他私下扣留了一颗珍珠没有串上去。约翰千般悔恨,吓得面如土色,心里早已经做好了无比糟糕的准备。
      ⑥然而,就在这时,令他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你的手工不错。刚好32颗,只是索扣有点松,你能再看看吗?”那妇人突然问道。
      ⑦约翰惊讶地接过珍珠,暗自庆幸妇人没有直面揭穿事实,而是给了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庆幸之余,他不禁又为她的聪明大度深深折服。他重振精神,假意修正索扣,悄悄把最后那颗扣留的珍珠加了进去,前后短短一分钟不到。
      ⑧约翰再次恭恭敬敬地交给妇人,说:“您看看,行不行?”
      ⑨那妇人假装看了看,说道:“非常好。”
      ⑩“您数数,32颗珍珠。”
      ⑪妇人却已用手绢包了起来,莞尔一笑,说:“我相信你的人品,就像你的手艺。”约翰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⑫从那以后,约翰痛改前非,生意也日见好转。          

                                                                                                                                                              (选自《小小说月刊》)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读“死”书与读“活”书
                                                                                                                                  蒋孔阳
        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 ,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    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    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日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俺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阅读《傅雷家书》中的节选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泅横流的。 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 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塘的水上清洁工

小河丁丁

    ①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来到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镇。

    ②黄昏,我们沿着临河的长街漫行。一条小船在彼岸酒家楼下微微浮动,船夫坐在船头悠闲地抽着香烟。此人三十出头,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胡须头发有些零乱。游客朝他拍照,闪光灯咔嚓咔嚓,他毫无反应,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舷上,半低着头,默默享受那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裤管显得有些空荡,薄长的脚板蹬着千层底的黑布鞋。开始我以为他在候客,后来看到船上放着长柄捞网和垃圾篓,才明白他是清洁工。

    ③他扔掉烟蒂,用桨顶一下岸石,小船就离了岸,慢慢地顺水漂移。除非是给游船让道,他都懒得摇橹。摇橹也用一只手,有心无心,不愿意绷紧肌肉。世上哪有这么悠闲的清洁工!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而他充耳不闻。我注视着他,人世间的喧哗躁动就变得轻了,淡了,全都成为他的背景。

    ④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我又坐到另一边的石墩上,目送他和小船渐渐远去。水面漂过梧桐叶,他漫不经心伸出捞网,连屁股都不挪一下。河边泊着一座“水上餐厅”,船楼的霓虹灯在水中投射出大片光影,奇异,诡艳。他把小船摇到滟滟的灯影里,那一刻真是如梦似幻。

    ⑤我痴痴地望着他和小船消失在夜色里,不愿离去。过了许久,他和小船从暗影中再度出现,往这边漂过来。这边桥下有个小小埠头,到了这儿,他终于站起来了,小船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着向埠头靠近。他一个跨步上了岸,动作飘逸,恍若仙人。我担心小船因为他的蹬力离岸,小船却继续往前,轻轻触到石阶,好像能按主人心意行事。他拴好小船,上岸去了,我兀自望着小船出神,那把长橹在水中半浮半浸。

    ⑥“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

    ⑦吃过晚饭回旅店休息一会儿,我们出来欣赏河街夜景,发现水上清洁工换了一个。这人身如铁塔,头大颈粗,登台唱戏李逵张飞非他莫属。那条小船载着他摇摇晃晃,好生吃力,似乎随时都会覆没。他叉开柱子般的双腿站在船上,膝盖绷得直直的,一只大手将长长的捞网牢牢夹在腋下,另一只大手掌着橹把将小船摇得飞快。

    ⑧正是放河灯的时候,好几家铺子在卖河灯,有莲花灯、船灯和心灯,还有一种是长方形,都用各色彩纸做成,十分精致。这些河灯点燃了,烛光从里面映着彩纸,漂在水中又映着波光,在黑暗中多么动人啊。可是游客们刚刚把河灯放下去,壮汉就匆匆赶到,“波”的一声用捞网将河灯扑灭,捞起来用力倒进垃圾篓。他那么粗鲁,对寄载各种心愿的小灯不带丝毫怜悯,简直就是“河灯杀手”。

    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灯还燃着你就这样……”“你回头再捞也不迟!”“至少等河灯熄了才能捞。”“不要捞了,河灯多漂亮呀!”

    ⑩壮汉却振振有词,声音像打雷一样:“我是打工的!我不干活人家不给我钱!”

    ⑪一个小姑娘含着眼泪向一位卖河灯的老太太投诉,老太太操着吴侬软语无奈地说:“跟他说也没有用,他呢……等他过去了就好了……”

    ⑫六妹很想放河灯,又不甘让自己的河灯遭遇灭顶之灾,就在那儿磨磨蹭蹭。

    ⑬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六妹买了一盏小小的莲花灯,下到濒水的台阶,在牵挂与侥幸的目光里,很小心地将莲花灯放到水面。莲花灯畏畏葸葸躲在河堤下,没有漂向河心,这儿有台阶挡着,不到近处发现不了,它是害怕那个壮汉杀回马枪吧。

    ⑭夜渐渐深了,街市渐渐冷清、寂静。我们走过幽暗的长巷回到旅店。我在露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

(选自《文汇报》2016年5月2日,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