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巫师和羊

李冬梅

①一片林间空地上住着一个巫师,巫师养了一大群羊,巫师每天都需要吃掉一只羊,但每次巫师捉羊时,那只羊都要奋力反抗和号叫,所以羊群的警惕性越来越高,一见到巫师,就四处逃散。巫师每天为了捉到一只羊,要颇费一番工夫。

②巫师一番冥思苦想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要单独和每一只羊谈一谈,以削除它们的紧张和戒备心理。

③巫师像对朋友一样对第一只羊说: “你不是羊,你是和我一样的人,所以你根本就不用怕我,我只是吃羊。而且你是羊群里唯一的一个人,是我最真正的朋友。”

④巫师又满脸真诚地对第二只羊说:“你为什么也像其他羊那样躲着我呢?你可是一头威猛的狮子啊,你什么都不应该怕。我只吃羊,而狮子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⑤然后,巫师又信誓旦旦对第三只羊说:“你看,你根本就不是什么羊,你是一只勇敢的狼.我还像从前一样,每天要吃掉一只羊。但你是狼,是我最知心的朋友,你有什么好怕的呢?”

⑥如此这般,巫师让每一只羊都确信自己不是羊,而是羊群里的其他动物,是巫师的朋友从此以后,羊群彻底发生了变化,不再往林子里跑,每天安然地在草地上哨青草。即使看到师捕杀哪只羊,其他的羊也只是想: “巫师又杀了一只羊,可我不是羊。我是狮子(狼、人)是巫师最好的朋友。”

⑦不仅如此,巫师每天捉羊也变得轻而易举了。只要他走过去对一只羊说: “我的朋友,我们很久没见面聊聊了。你现在到我的院子里来一趟吧。我们谈谈羊群的事。”然后那只羊当然就会自豪地跟着巫师到院子里来, 而巫师也真的会了解一下羊群里的事,那只羊当然是高高兴兴地如宾相告。但羊的话音未落,巫师就把它杀掉了。因为瞬间就没了性命,所以那只羊至死也没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⑧还有一点更让巫师受益匪浅。因为他让羊群里所有的羊都重新定位了自己,所以羊们便彻底忘记了面临的死亡,每天不再心惊胆战,而是一心一意地享用青草,享受着生活,所以内也变得格外鲜美。

⑨在以后的很多年里,巫师就这样一直顺利地掌控着一大群羊,而且让巫师倍感惊讶的是,很多羊还会主动帮助他:如果羊群里哪一天出现了一只有思想的羊,这只羊异想天开地要探究事实的真相,那么那些自以为是狮子、狼或者人的羊,就会争先恐后地把这只羊的一举一动向巫师汇报。巫师第二天就会毫不客气地把它吃掉。

⑩看究这个巫师和羊的故事,扪心自问,我们是羊群里的狮子、狼还是人呢?

(摘自《经典美文》,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阅读全文,请说说巫师是怎样让羊放松戒备从而达到轻松吃羊的目的的?
(3)、你是怎样看待文中的羊的?
(4)、根据文章结尾,亲爱的同学,你觉得你是羊群里的狮子、狼还是人呢?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植物的“爱恨情仇”

       ①并不是人类和动物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当然这种“爱和恨”不是感情的表现,而是体现在生长状况上:有的植物能和睦相处,有的则是“冤家对头”。

       ②科学家经过实践证明:洋葱和胡萝卜是好朋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以驱赶对方的害虫;大豆喜欢与蓖麻相处,蓖麻散发出的气味使危害大豆的金龟子望而生畏;玉米和豌豆同种,两者生长健壮,相互得益;葡萄园里种上紫萝兰,能使结出的葡萄甜味浓;玫瑰和百合是好朋友,把它们种在一起,能促使花繁叶茂;旱金莲单独种植时,花期只有一天,但如果让它与柏树为伴,花期可延长三至四天;在月季花的盆土中种几棵大蒜或韭菜,能防止月季得白粉病.英国科学家用根、茎、叶都散发化学物质的莲线草与萝卜混种,半个月内就长出了大萝卜。

       ③相反,有一些植物则是“冤家对头”,彼此水火不容。如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在一起,因为丁香花的香气对水仙花危害极大;郁金香和勿忘草、丁香花、紫萝兰都不能生长在一起,否则互不相让;小麦、玉米、向日葵这些植物不能和白花草、木樨生长在一起,不然会使它们一无所获;另外,黄瓜和蕃茄,荞麦和玉米,高梁和芝麻等,也都不能在一起。

       ④研究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生物化学群落学。科学家认为,这门科学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规划城市绿化、美化环境,合理布置农作物种植。在栽培植物时,应注意把相互有利的栽在一起,千万不要让“冤家对头”同住,以免同室操戈 , 两败俱伤。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庭家风,强调家国有机统一。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把正家风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一环。由此可见,良好家风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

    ②良好家风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家风是一个家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慢慢沉淀积累下来,并且代代因袭延续下去,体现整个家族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文化风格。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里的影响往往大于学校里的培养,童年时的教化往往重于成年后的塑造,生活中的感悟往往超过书本上的认知。而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风就对我们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与家风有关,家风成为我们从言谈举止到为人处世、从价值选择到是非评判、从伦理道德到人格人性的遵循标准。因此说,良好家风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③良好家风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魂魄。无论是主动遵守还是被动服从,无论是立竿见影还是潜移默化,家风对每一一个人的成长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对整个家族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风良好,则家道兴盛,美誉流芳。北宋著名的散文大家苏洵。严格教育于女,良好家风的熏陶使苏轼、苏辙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父于三人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留下了“一门父子三词客”的千古佳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教育子女“不管当多大的官,都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良好的家风教育出了优秀的儿女。家风隳坏,则祸及全家,贻害社会。一些领导干部的子女走上歧途,甚至身陷囹圄,很大程度上是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导致的。

    ④良好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又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良好家风不仅关乎一个家族的发展,还以点滴汇聚之势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国家的兴盛,家风正则社会稳。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有了良好家风,这个家庭就会团结和睦,崇善尚德;千万个家庭有了良好家风,整个社会就和谐稳定、积极向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谐,国家就充满活力;家风良好,民族就充满希望。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良好家风,必然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和无穷智慧。

    ⑤注重家风,既是为了个人的安身立命,家族的兴旺发达,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良好家风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家庭是我们心灵最可靠的港湾,家风更应该是我们精神上最执着的坚守。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主动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让良好家风成为社会千顷澄碧的清风雨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走出沙漠

①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②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经发生过了。

③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④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耗尽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交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⑤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⑥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镇静地问道:“你们……”

⑦“少啰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⑧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象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⑨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⑩我继续说:“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⑵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趁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⑶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⑪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

⑫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⑬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⑭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决斗。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⑮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有绿洲,快跑!”

⑯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的涌向湖边……

⑰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⑱大伙儿都惊住了。

⑲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经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让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没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⑳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选自《山东青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