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作品,回答各题。

没有一只野猫不是孤独的

①我对身边的家禽家畜从来不怎么注意,习惯了它们的自由存在,任它们在身边窜来窜去,撒泼打滚,不撞到眼睛上我是看不到的。天天存在的事物我们未必上眼上心。

②那天它确实慌里慌张撞到了我小腿上,油面骨被狠狠击打了一下,冷汗从后脊梁冒起。我下意识抬起脚踢它,它被扬起到半空,支撑不住从我的脚面滑出摔落到地上.翻了一个滚,喵呜一声飞也似的逃,我才发现那是一只刚到我家不久的野猫。

③它是一只雌猫,看起来三四个月龄大小。 白色的腹,黄白相间的脊背,猫瘦毛也长,喵呜叫一声,背弓起来,整个身子看起来像条放大的细瘦毛虫。

那时正是冬天,它萧索着身子,身上粘了不少苍耳,像一个携了剑戟的落魄侠女,在院子大门外伸头探脑,似乎想寻找吃的。

⑤婆慈悲良善,同情弱小,野猫因为体格上的柔弱获得我家门的入场券。婆沿袭对猫的传统称呼,唤它“花花”。她从火锅里舀出鲫鱼,专挑了条大个完整的——自然出自对来客的尊重。

⑥仪式感是婆对外物的仁慈。她拿来一只碗,洗刷干净,把鱼放在碗里,舀点汤汁。随后把碗小心地放在客厅门外的走廊上,唤声“花花”,轻轻掩门,怕惊了它。 婆端碗出来时,它还是受到小惊吓,离弦的箭镞一样蹿向院子的大门,站在大门外沿小心翼翼往里看。许是感受到了婆的善意,或者鲫鱼的鲜香诱惑了它,它慢慢靠近,轻轻地嗅,确定了可以吃之后,伸出舌头去舔汤。 一下,两下,小巧甜美的嘴巴终于忍不住,一口衔下鱼头,爪子抱着呜呜地饕餮。

⑦它安静了下来,不再避让、逃窜。它食烟火的样子很是可爱。此时我才能看到一只在旷野里疯跑、在自然天地里独行的猫,面对食物时展现出来的贪婪和爱恋。但它表现出的更多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敌意。我蹲下身,用温柔的语调低低唤它,花花、花花、咪咪。 它还是警惕,抬眼睛偷看我,匆忙逃离我的势力范围。 它更多时候表现出高冷姿态,我悄悄瞄它,它发现了就会飞快蹿走;有时它跟我对视,眼睛瞪得溜圆,黄黄的眼珠里面似乎有一团火——它在发怒,想用怒让我害怕,用怒来降服我。大概看我面无表情,又掉头迅速跑掉,跑到院门外去。

⑧一到晚上,花花就不见了踪影,婆发愁它的歇息处,自言自语说,这能跑哪里去,会不会被祸害了呀。 第一天晚上婆担心地念叨一遍,第二天早饭时又准能看到花花。 没有人知道它到底夜宿在哪里,都说猫狗识恩情,这野猫可不是,真是一个没良心的! 婆担心多了,也会埋怨。 但花花到底是不愿和我们过多接触。

⑨它是孤独的,孤独到不相信人类传递来的美好。 它似乎是天地间的一只精灵,身体自由,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灵魂自由,可以不被情感牵绊,或思念或爱恨,均跟它无关。寄自身于天地,是一种大孤独,当然也是一种无上的自由。

⑩人类又何尝不是流浪的野猫,流浪到世上过一日一日。 有些牵着的手,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依靠着的灵魂,风一吹就飘飘而去。人类又哪里可以嘲笑动物?

⑪花花怎么叫,怎么哭,怎么悲伤,怎么孤独,怎么跟自己和解,人怎么能知解? 就如我怎么伤感孤寂,你又怎能够晓得。我常常想,我们深深爱着的,就是那一个不知晓的自己吧。

此生跟你不遇又如何?这世间总有两株不相逢的植物,风来枝叶摇摆致意甚或相互纠缠,也未必相识相知。所有的遇见,都是上天赐予的恩情。我知有你存在,即好。

(1)、请以“野猫”为陈述对象,概括相关情节。

刚到我家不久

婆给它喂鱼

我用温柔的语调唤它

婆发愁它的歇息处

(2)、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批注。

①自选角度,为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

那时正是冬天,它萧索着身子,身上粘了不少苍耳,像一个携了剑戟的落魄侠女,在院子大门外伸头探脑,似乎想寻找吃的。

②某同学为文中一句话做的批注是:“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野猫对人的警惕。”请你写出这句话。

(3)、如何理解文章标题中“孤独”的含义?
(4)、本文和郑振铎的《猫》都给我们呈现了人与猫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本文中作者由花花离开产生的感悟和郑振铎由第三只猫去世产生的感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榕树下的瘦女人

沈祖连

    长长的新兴路,延伸到桥头,形成个“丁”字。丁字路口处,有棵大榕树,说不清它有多大的年纪,只知道父亲乃至祖父他们也是小时候就有的了。逢着夏天,这里是纳凉以及人们娱乐的天地。现在秋凉了,并且是一天比一天冷下来了,人们便都转入了屋里去了,这里便现出了它的荒凉,阵阵秋风吹得人们的心都发了毛,谁还到这里来呢?

    不过也有。一个瘦骨嶙峋的女人,像是一根枯藤或是一截竹棍终日在这里,有时坐着,有时站着。总之是坐累了站,站累了坐。秋风拂起那发了黄的发丝,飘飘悠悠的,一双呆滞的眼睛犹如两眼枯井,时而看着桥头,时而看着路,时而看着行人,有时什么也不看。

    我早上去上班,路过桥头便看见了她,她的瘦以及她的黄发丝,都让人无缘无故地要产生一种怜悯。我便是无缘无故地走近了她。

    “阿姨,你在等什么?”

    她慢慢地反映过来:“先生,是问我么?这么说,你看见过一个后生仔么?”

    她没有正面看我,我用左手在她的面前比划了一下,她的眼动了动,便又停下了。我猜她是眼睛不好,至少是看不清面前的人和物。

    “阿姨,你要等的后生是什么样子,告诉我,我可以帮你找。”

    “那太好了,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人,刚才有个姑娘也说要帮我找。后生高高的,说话声音不大,跟你差不多,说话很好听。”

    “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等他做什么呢,他是你的什么人?”

    “不,他什么也不是,他只欠我的钱,那天买我的手镯,他说等会儿给我钱,便走了。”

    “阿嫂,想你是上当了,怎么不给钱就让他走了?现在啊,可不同以前了,不抢你就好了,你能告诉我多少钱么?”

    “我们说好了的,他回头给我三百元,那可是真玉的阿。是我妈给我的嫁妆,他看见了直说是好玉。我见他识货,便解下给他看,他说阿姨你的手太瘦太小了,不合适戴,便缠住要我卖的。”

    又是一起诈骗案。

    中午我回来,经过桥头,她还在等。

    第二天,她还在等。看她那可怜巴巴的,直让人心疼。我在心里一百次地骂,是哪个没良心的小子,有本事不去诈骗大亨,而来骗这些可怜的老百姓,该是断子绝孙的。

    第三天,她还在等,不知怎么,看到她那黄黄的发丝及深深的枯井,便有一种本能涌上了心田,就好像是我天生地要帮助她,而帮不了她,就是我的一大过错。于是我便又走近了她:“阿姨,对不起了,我这两天有急事,我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让你久等了。”

    她慢慢地转过面来,捉住了我的双手,她的瘦手在哆嗦着,那枯井一样的双眼分明渗出泪:“你可回来了啊,你可知道我要钱干什么吗?”

    “知道,阿姨,是我耽误了你,你打我骂我吧。”我把三百元钱塞到她的手上,并做好了挨骂或挨打的准备。

    “好了,你回来就好了,阿姨怎么舍得打你骂你?到底这个世界还有好人,前天那先生还说你是个骗子呢。”

    瘦女人心满意足地走了。又是一阵秋风掠过,榕树叶子簌簌的落了下来,我的心里是一阵快慰又一阵悲哀……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7)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老赵的麦田

刘立勤

    老赵的麦子终于黄了,眼前是金灿灿的一片。浓浓的麦香冲破重重的混凝土气息在老赵的胸腔肆意地冲撞,他的脸上是说不出的悲伤。

    为了这块麦田,老赵把人都得罪完了。

    城市是条贪吃的狼,要吃掉老赵的村子,老赵的麦田也被卖了。老赵不答应,他任凭村干部磨烂嘴皮子,也不愿让出自己的土地,而且不顾劝说地在地里种下了一茬麦子,他想用一地的麦子来阻挡拆迁的步伐。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土地是集体的,村长还是带着挖机“轰隆隆”开往麦田。谁想老赵却不知死活地钻进挖机的轮下,愣是不让挖机进地。

    老板见多识广,以为老赵想讹钱,就拿来了大把大把的钱。那些钱够老赵盖三间大瓦房,也够买老赵种了一辈子的麦子呢。村里人眼红得不得了,都劝他见好就收。老赵还是不答应。有人不明白一向和善的老赵怎么会是这样,还有人骂他心重得像是吃了秤砣。老赵依然不管不顾,还是躺在轮子下面不出来。

    还是镇长出面,当了一辈子顺民的老赵才松了口,答应让出自己的土地。老赵也不要老板的青苗补偿,老赵的条件是等到夏天麦子黄了,他要收回自己那一季的麦子。

    老赵说,这也许是我这辈子能收获的最后一季麦子了。

    老赵是种庄稼的好手。只要有土,他就会撒下一把种子,或苞谷,或麦子,或黄豆,种下就是生机一片,让人眼气得恨不能挖了砍了拔了,却又让人喜欢得下不了手。就说老赵那一地的麦子吧,真是一地的好麦子呀,绿油油,齐壮壮,看一眼就会想到黄亮亮的麦粒、白胖胖的蒸馍、筋道道的捞面,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镇长讪讪地走了,村干部气愤愤地走了,老赵的亲戚来了。亲戚也舍不得那块麦子,可亲戚更关心老赵的日子。亲戚知道老赵是一根筋,亲戚就帮老赵算账。一笔一笔算,算到最后,亲戚说一根麦草都值两块钱了呢!老赵还是咬住那句话:我舍不得那一地的麦子。

    亲戚不高兴地走了,老赵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儿子不喜欢种地,初中毕业就去了南方打工,打了几年都是穷光蛋,混得远不如他这个种地的,臊得几年都不好意思回家。老赵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舍不得回家,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城里跑。

    儿子不喜欢种地,也不喜欢地里的麦子,可儿子喜欢地里麦子换来的钱。儿子逼着老赵让了土地好去领钱。儿子说,拿了钱可以在城里买房,可以在城里开店,可以买车,还可以给老赵娶一个儿媳妇生一个孙子。但任凭儿子说得天花乱坠,老赵就是不答应。儿子急了,就和他吵,和他闹,而且嚷嚷道要把地里的麦子割了去喂牛。儿子混,老赵不胜其烦,只好把攒的钱都给了儿子,把儿子赶进了城里。

    老赵好不容易保住了那一地的好麦子。他和老伴就在麦田的尽头搭了一个窝棚,守护着那一地的麦子。晴天里,老赵忙着给麦子拔草,杀虫,施肥;雨天了,就看麦子洗澡,喝水。四周的拆迁工程已经开始了,村里的人高兴地大呼小叫,麦田边的老赵呢,心里是一片宁静,安心等待着一田的麦子。

    麦子终于黄了,该割麦子了。镇长来了,村上的干部来了,老赵的邻居亲戚也来了,他们想看看老赵的麦田,想看老赵的麦田收割的是金子,还是银子。

    早先的挖机也来了,等着老赵收完了麦子,好在那块田里种上一座楼,或是一间厂房,或是一条街道。

    谁想到,老赵只割了三把麦子就离开了,挥手让挖机开进了麦田。挖机好像对麦田有仇一般,老赵的手还没有放下,就“轰隆隆”冲进了麦田。立马,麦田便是一片狼藉。片刻之间,麦田就没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地理信息这个名词不少人听着也许会觉得陌生,但当提起地理信息具体进入生活小场景,你一定就觉得它是多么重要:不识路,打开手机导航;想在有纪念意义的地方发个朋友圈,选择定位位置来表达“我在现场”……

11月18日,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技术与应用展览在我县开幕。此次展览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来自全球33个国家的218家参展商齐聚一堂。三个展厅综合展示了地理信息、卫星导航、航空航天遥感、位置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多领域的领先技术和应用。

无人航空器引人注目

    在参展的企业中,北京德知航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培训为一体的全球性创新型企业。这次在他们带来的参展产品中,名为“白鸟”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航空器最为引人注目。

    据工作人员介绍,“白鸟”具备同级别产品最强大的飞行性能——续航时间达4—10小时,速度范围在70—150km/h,悬停时间最长可达12分钟,可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地质勘探、植被研究、地质调查、大气海洋研究等领域。

谍战电影酷车成现实

    目前在汽车领域,无人驾驶的技术很早就有各个车企在参与研究。此次展览上就有不少企业带来了各种无人驾驶的“黑科技”汽车。

    在百度展厅,一辆淡蓝色别致的巴士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玲珑小巧的体型,Q萌可爱的外形,是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据悉这是一辆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交通的无人驾驶巴士,名叫阿波龙,在萌萌的外表之下更有着大量高科技含量的装置和设计。

    据介绍,阿波龙主要由硬件部分和汽车大脑两部分组成。车身上使用到的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动态范围相机模组以及立体摄像机等。车辆顶端及车身两侧配有16线激光雷达,通过传感器发射的激光脉冲,“看清”周围的情况。在车头和车尾顶部,装有单目摄像头(5个)及双目摄像头(1组),可精确识别路面交通线、车辆、行人等。

    目前,这款无人驾驶巴士已经实现量产,007里那炫酷的自动汽车,再也不只是脑洞而已了。

5G+无人船拓荒起航

    在距离不远的中国移动展区,一个猜拳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围观。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机器人眼前的黑色区域是识别区域,只要在识别区域出“剪刀、石头、布”的手势,机器人的显示屏就会给出相应的反应。记者试着尝试了一番,但把把都以失败告终,工作人员说,记者之所以会输,是因为它应用了先进的5G技术。

    通过在猜拳机器人上装配5G网络,它就能实时识别你的动作,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判断,“因为5G速度非常快,所以你才感觉不到它跟你有一前一后的时差。”工作人员说,在无人驾驶领域,相比于无人机、无人汽车的高关注度,无人船还处在荒蛮时代。就在中国移动展区,记者还体验了一次5G+无人船的操作。通过设在室内的控制中心,记者仅仅用两个手柄就能远程遥控百米之外的无人船,而这同样得益于5G技术的应用。

    据了解,通过5G无线网络及5G核心网,无人船河道清理监测系统可以实现河道信息高清视频回传、远程驾驶及自动河道清洁等一系列功能,“同时,配合遍布河道的水质监测传感器,以及基于5G超低时延的远程控制机械臂污水取样设备,能让驾驶人员实现远程控制或云端自动控制。”工作人员说。

    此外,不少参观这次展览的参展商向记者表示,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当今世界地理信息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与应用,将实现各类企业、机构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推动地理信息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跨界融合,推进地理信息同行间的交流。

(选自《德清新闻》2018年11月20日“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特别报道”有删减)

阅读《阿长和<山海经>》选段,完成下题。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⑦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⑧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放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⑨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⑩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⑪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⑫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