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材料一: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节选自《苏州园林》)
材料二:
①也许因为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博采各地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华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艳丽,似乎只有这样才不失皇家身份。
②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工整,给人一种平衡的美,甚至连屋内的摆设也是如此。殿内梁柱高大,房屋宽散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南方的自然情趣,但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③北京的园林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十分明艳。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那大红色的柱梁,十分庄重……
(节选自《北京的园林》)
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欢喜。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说着,大家出来。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众人都道:“要如此方是。虽然贵妃崇节尚俭,天性恶繁悦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一面说,一面走……
“跟着书本去旅行”刷屏了朋友圈,引起了文佳的兴趣。她搜集了一些关于旅游的资料。
材料一
①2019年,央视推出了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身临其境受教育,触摸历史、感知文化,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在节目带动之下,许多地方火爆“出圈”,旅游发展的内涵不断丰富,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而助力。
②自疫情褪去后,人们的旅行热情高涨,“跟着课本去旅行”一度成为热潮,成了一种新潮的旅行方式。各地文旅利用互联网平台,纷纷发出“在XXX拍到了语文课本封面”的介绍推广,跟着书本去旅行的一段段视频,让课本中描述的字字句句成为眼前的风景,让书本上的插图变得全面立体,让大家共同感受语文课本里的中国有多美。
③百闻不如一见,专家表示,欣赏美不胜收的景色,是一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实的感受与收获,打破了“纸上谈兵”的肤浅。同时更大的意义在于,激发孩子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浓烈情怀。
④这种寓教于乐的旅行推荐打开了看见新世界的新方式,也引领着观众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更好地探索和发现自己的人生。
(来源:《扬子晚报》有删减)
材料二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 马力: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供需两端发力,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加快恢复,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顺应形势变化推进产业提质升级。二是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加强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建设。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今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18.3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万亿元。
2023年暑期旅游相关数据与2019年同期比较结果
项目 | 各地酒店预定量 | 景区门票预定量 | 热门城市机票预定量 | 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人次 | 民航境内客运航班班次 |
增长率 | 140% | 35% | 40% | 4.76% | 6.31% |
(来源:《第一财经》有删减)
材料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南昌滕王阁景区东门服务中心内,背诵《滕王阁序》的声音此起彼伏。滕王阁景区接待人员告诉记者,景区从2021年就开展了“背经典免门票”活动,2023年又推出了VR(虚拟现实技术)自助背诵平台,由数字虚拟人化身唐代诗人王勃,担任“考官”,为游客评分,达标的游客可以免费游览滕王阁景区。事实上,我国已有多地景区在推出“背经典免门票”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游览方式,注重游客的沉浸式体验。例如,四川剑门关景区除延续背诵《蜀道难》可免门票的做法外,还创设了沉浸式场景,打造了崖壁灯光秀《剑门长歌》,开启川北首例夜游经济项目,用新时代的语言向游客讲述千年雄关的精彩故事。这些景区努力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从传播自身文化品牌出发,积极探索新形式实现了推广景点和增加客流量的良好愿景。
(来源:《扬子晚报》)
材料四
走街串巷,欣赏悦目的城市风景,在传统街区和老建筑中感受广州底蕴;漫步珠江两岸,感受烟火气,沉浸式体验时尚消费。这就是新型旅行方式——“城市漫步”。 它开启了人们重新认识自己城市的新角度。红墙金瓦的古建筑群,树影婆娑,古色古香,这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一年四季都有别样的美,仿佛闯入了绿野仙踪,这是广州华南植物园;在橙光暮色的时候,来沿江路近距离感受历史繁华的长堤,邂逅一场美丽的黄昏;光孝寺的黄花风铃木、余荫山房的白花风铃木、陈家祠的紫玉兰惊艳了时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用脚步“丈量”街头百态,在自然与人文风景线间穿梭,成为重新认识广州,爱上广州的新方式。除了城市漫步,郊野露营、非遗体验、文旅夜经济等一大批新业态蓬勃兴起,满足了人们对旅游业多样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可以说,游客需求的变化催生了消费理念的更新,助推了产业发展,为今夏旅游业带来了新气象。
(来源:《广州日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