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十二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如何成为一个“学霸”

“学霸”有很多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是指那些会学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虽然学霸在先天方面可能有一些优势,但是,在心理学家眼中,学霸之所以为学霸,正确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最重要的原因。本文想为各位呈现一些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详尽发问法: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

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学习成绩。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读懂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从而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会记得更牢。所以,我们应打破教条式接受知识的习惯,对学到的每个知识点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心理意象法:用心作画印象深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心理学界早就流传一句话:只要能付诸比喻和联想,使其“可见”,就没有记不住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学习内容放到一个心理图像里,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画面、一个动态的故事。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整合,提升我们的记忆和理解。

三、习题检测法:从内部主动回忆

大部分学生都很不喜欢习题测验。但是,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记忆。190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一般而言,从内部进行主动回忆比从外部吸收的印象要深。”所以,我们能给学生的建议是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而这种习题最好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写。习题测验的过程必然是存在心理煎熬的,然而要看到它对学习的巩固作用。

四、分散学习法:不要“临时抱佛脚”

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并能长期掌握知识,那就要用分散学习法了。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有些人虽然可以考前突击去记住大部分内容,但是没有前者来得牢固和持久。从长远的效果考虑,应把“少量多次”作为首要策略。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而且,研究还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比偶然出现这样的分散学习要好得多。当然,这种方法的运用还是要考虑所学内容的特点。

五、交叉学习法:促进思维快速转换

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如果我们利用交叉学习的方法,会得到比长时间学习同一种内容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题的时候,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样,下次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地把问题归类到不同知识点上。因此,我们不妨把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交叉地排在学习计划中,这样能让我们在快速转换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明确地区分。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编)

链接材料:

学霸王子墨作息时间表(部分)

6:00﹣6:20

起床

6:30﹣6:40

背诵一篇英语短文

6:40﹣7:00

早餐

7:15﹣7:45

识记10个英语单词、背诵一篇文言短文

7:50﹣12:00

上课

12:00﹣12:30

午餐

12:30﹣12:50

每日小练(数学和科学各一道难题)

12:50﹣13:10

午休

13:10﹣16:30

上课

16:40—17:10

阅读名著片段

(1)、下列说法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心理意向法的关键是把具体的东西抽象化。 B、偶尔的分散学习对长期记忆知识而言效果更好。 C、习题检测是用内部主动回忆的方式来巩固学习。 D、交叉学习是利用前面的知识来解决后面的问题。
(2)、阅读链接材料,学霸王子墨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
(3)、老师要求背诵《岳阳楼记》,请你根据选文,结合《岳阳楼记》的内容,挑选两种方法帮助王子墨背诵。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

    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2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需要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有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的永久冻土带。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海底大陆坡上段、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漏。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远离我们。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根据2017年5月25日《中国产经新闻》等资料改编)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 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 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 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 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 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 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 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 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 最为有利。庄子说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作者:梁启超,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材料二】

不久前,“00 后小伙刮腻子得世界冠军”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很多媒体以及网友纷纷称赞。新闻主角马宏达是名学生,他在 2022 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抹灰和隔墙系统项目中获 得冠军。按照普通人的理解,抹灰也就是刮腻子,无非就是将腻子刮在墙上以保证墙面平整。但在世界级比赛中,却有着偏差不得超过 1mm 的苛刻标准。为此,马宏达进行了长达 5 年的艰苦训练,赛前,每天训练量突破 7 小时。

当然,众多褒扬之下,也有别的论调,譬如,“把工地上刮腻子的拿出去比,分分钟摘冠军回来”“拿这个奖有啥用? 告诉更多年轻人以后毕业出来刮腻子?”“我出 350 元一天过来跟我干”……这话难听却值得人深思。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诸多时代因素促使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固化于大众思维内,倘不能通过不断地制度创新来真正提升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就很难夯实建设技能型社会的基础,实现未来经济高质量与高效益发展目标。

事实上,我国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资源仍然比较丰富,但劳动力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国家要提高技术、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更依赖于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而今,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视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是立足于此。

不仅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着重提到了“完善分配制度”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容,其中“坚持多劳多得,促进机会公平”等格外使人振奋。

(来源:光明网2022 年10 月 26 日 有删改)

阅读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以前,就有三种桥。一是河边大树,为风吹倒,横跨河上,形成现代所谓“梁桥”,梁就是跨越的横杆。二是两山间有瀑布,中为石脊所阻,水穿石隙成孔,渐渐扩大,孔上石层,磨成圆形,形成现代所谓“拱桥”,拱就是弯曲的梁。三是一群猴子过河,一个先上树,第二个上去抱着它,第三个又去抱第二个,如此一个个上去连成一长串,将地上猴子甩过河,让尾巴上的猴子,抱住对岸一棵树,这就成为一串“猿桥”,形式上就是现代所谓“悬桥”。梁桥、拱桥和悬桥是桥的三种基本类型,所有千变万化的各种形式,都由此脱胎而来。

应当附带提一下,我国最早的桥在文字上叫作“梁”。《诗经》“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这里的梁,就是浮桥,是用船编成的,上面可以行车。这样说来,在历史记载上,我国最早的桥,就是浮桥。

(选自茅以升《桥梁史话》)

【材料二】

“从世界桥梁建设百年趋势来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看欧美,七八十年代看日本,世纪之交看中韩,而在21世纪的这20多年里,中国建桥的规模和速度可以称得上‘史无前例’。”原交通部总工程师凤懋润表示,目前我国平均每年建造新桥达两万座,凌空飞架的中国桥梁凭借复杂的技术难度震惊了世界。

2018年10月23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据悉,港珠澳大桥是我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首次采用120年标准。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仅主体工程的主梁钢板用量就达到42万吨,相当于10个‘鸟巢’体育场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表示,港珠澳大桥的高质量建成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上升到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

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公路桥梁达91.28万座,其中特大桥6444座,不论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还是泉州湾等海湾地区,一座座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在世界桥梁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桥梁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

日前,全长9.5公里,主跨300米的福厦高铁安海湾跨海大桥顺利实现合龙,至此中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先后成功跨越湄洲湾、泉州湾和安海湾三个海湾,并以一系列技术创新成就了诸多“世界之最”。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高铁桥梁数量已经超过33500座,总长度近2万公里。为满足高速铁路建设需要,我国在高铁桥梁的跨度、结构形式、新材料、施工工艺和装备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高铁桥梁也从跨越障碍、满足列车通行的基本功能需求,到全面解决高速铁路桥梁动力性能、工后沉降及变形控制、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等一系列难题。

泉州湾跨海大桥全长20.29公里,有9公里跨越泉州湾中部海域,为世界首座行车时速超过300公里的跨海大跨斜拉桥。为了扫清列车在大桥通航孔主桥上的“限速点”,设计团队在国内外铁路斜拉桥上首次采用了全联长钢—混结合梁,并采取了一系列气动措施,减小了复杂风环境下的风致振动,避免了异常涡振发生,可实现高速列车在海上按350公里时速飞驰下,硬币稳立不倒。

从20世纪80年代“奋起直追”、90年代“跟踪提高”,到21世纪“创新突破”,中国在铁路桥梁尤其是高铁桥梁上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桥梁建设技术体系。

“目前世界跨径排名前十位的悬索桥中,中国占6座;排名前十位的斜拉桥中,中国占7座;大跨径拱桥中,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以主跨552米排名第一。”风懋润表示,我国桥梁建设逐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一座座飞架南北的中国桥也成为桥梁建设史上一座又一座技术进步、造福民生的丰碑。

(选自《中国桥梁建设:向世界展示“中国建造”的非凡实力》,《光明日报》)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2019 年 3 月 23 日,武夷山第二届花朝节汉服游园会在武夷山中华茶博园举行。当日,游园会吸引了上百位汉服爱好者前来参加。人们身着汉服,游园踏春。

“汉服热”近些年越来越火,国内不少地方都成立了“汉服社”,高校接二连三出现“汉服女神”,小学流行“开笔礼”,大学则流行“成人礼”,许多年轻人甚至选择集体汉式婚礼,在终身大事上玩把“穿越”。

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也热衷于举办汉服活动,在异域吹起“中国风”,甚至连有些老外也成了“汉服粉”。随机采访500 位中国市民的调查问卷报告

你认为以下哪种服饰最具中国特色?

你对汉服的印象是什么?

有机会你会穿汉服吗?

汉服

30%

很好看

64%

一定会

14%

唐装

25%

穿起来麻烦

20%

38%

旗袍马褂

23%

恶心难看

0%

可以考虑

36%

中山装

22%

没有印象

16%

一定会

12%

(材料三)

全国人大代表钱建民:“我去欧洲访问,但凡接见我的官员都说我穿的汉服好看,如果我们都带头穿汉服,民族自豪 感就出来了。汉服不仅仅是服装,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钱建民还表示,文化自信不妨从身着汉服做起。老百姓喜欢穿汉服了,文化自信就体现出来了。

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这几年陆续有人来订做汉服。 喜欢灵便的就选丝绸、全棉的料子,喜欢挺 括的就选麻料。当前,我们正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扬中国梦。汉服浓缩了民族文化要素,身着汉服,就是一种流动的宣传。”

大二王同学:“汉服宽大飘逸、流畅脱俗,它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服饰文化,是一定要保护的。汉服中蕴含着的服饰美学对当代服装设计依然有借鉴意义。”

现代文阅读

奇妙的唾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是由遍布口腔黏膜深处的许多大大小小的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唾液1000-1500毫升。我国古代养生学家称唾液为“玉泉”“甘露”“金浆”,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那么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是我们的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腭或者下腭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可以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和异物,保持口腔的清洁。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还能保持皮肤的弹性。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食物污染带来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们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唾液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结果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此后,又发现唾液具有灭活亚硝酸盐等多种致癌物质的作用。唾液的这种灭毒作用,在于它能消除致癌物所产生的超氧自由基。目前认为,癌肿、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衰老等的发生,均与超氧自由基有关。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唾液),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发现,唾液中确实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____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____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简称AI,是指让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处理、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且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如在智能交通领域,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调控,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在智能家居领域,实现家电设备的智能化控制,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摘编自《科技新时代》)

材料二:人工智能的发展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类完成一些重复性、危险性高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例如,在制造业中,智能机器人可以完成一些高精度的组装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在物流行业,无人配送车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货物配送。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如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等。然而,这种就业机会的创造并非均衡分布,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可能会加剧社会的技能差距。(摘编自《经济观察报》)

材料三: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首先,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一些工作岗位的消失,从而引发就业压力。例如,一些传统的制造业岗位可能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导致部分工人失业。其次,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往往是不透明的,这可能会带来一些伦理和法律问题。例如,在自动驾驶领域,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如何确定责任主体是一个难题。此外,人工智能还可能会被用于非法目的,如网络攻击、诈骗等。而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个人隐私的威胁也日益凸显。(摘编自《科技伦理研究》)

材料四:尽管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它的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例如,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水平;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高教育质量。然而,要实现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伦理和社会问题。(摘编自《未来科技展望》)

返回首页

试题篮